当前位置:首页 > 原创作品 > 小说 > 乡村闲事十题
2016-06-19 00:00:00 

乡村闲事十题


郑海涛

 

金狗家的门铃

 

金狗的哥和姐在城里工作,进城的机会多,经常从城里带回一些新鲜东西,让村民们眼馋。这次,金狗从城里回来拿个门铃,中间扯条线,一头安在房梁上,一头安在大门框上,以后谁到金狗家再也不用敲门,摁下门铃即可。

金狗家安了门铃,村民都感到好奇。开始,大人一伙儿伙来摁,接着孩子们也一伙儿伙来摁。金狗媳妇开始觉得新鲜,听了几天觉得没味儿,再开门时脸色难看。她回家再三叨咕,金狗一气之下把线拔掉,门铃再也不响。

这天晌午,金狗和媳妇在家吃饭,忽听敲门声响得很急。金狗忙三火四把一碗饭划拉进嘴,跑出去把门打开,见村主任倒背手挺着肚子站在门口,忙说:“主任来了,快、快进屋坐坐。”

村主任一脸黑芝麻相当难看,猛地把一口痰吐向门框,然后眨着小眼睛愤愤地说:“金狗,我摁半天门铃你为啥不开门!为啥?安个门铃就了不起了!”

金狗忙堆起笑脸,说:“我怕小孩子们乱摁,在里面把线掐断通不了电,摁也不响。主任,真、真、真对不起你老人家!”

听了这话村主任像驴似的“嘎嘎”笑了,转身往回走,边走边亮开嗓门:“金狗,我也是闲着没事儿来你家看看门铃好不好使,如果好使明天也让你嫂子进城买一个,玩儿呗!”

 

二槐

 

旮旯村的二槐在人们眼里始终是个谜。

二槐手里有把弓箭,据说这把弓箭是从他太爷手里传下来的。太爷不但传下这把弓箭,还传下射野鸡的绝招:想射公鸡就射公鸡,想射母鸡就射母鸡,而且一箭一个准儿。他的名字在当地很响,说起野鸡人们就会想到二槐,想到二槐人们便会说起野鸡。

二槐有用弓箭射野鸡的本事,乡政府食堂、乡政府当街的两个饭店、城里的几家特味儿餐馆都向他要货,而二槐每次都能按要求供货,他的本事在人们心目中始终是个迷。

村里人看他射野鸡挣了大钱,心里有气,也想学两手到山上射野鸡,不为卖,就是自己吃也方便。当有人说起这个话题时,他就笑笑,并不多说一句闲话。人们说:“二槐的嘴比驴屁眼儿都紧。”

有人说,把二槐用酒灌醉,不信他不胡说。

这个办法挺灵,村东头的三柱子用一瓶白酒便让二槐开了口。二槐说,他之所以要母鸡射母鸡,要公鸡射公鸡,是因为他会学公鸡叫,也会学母鸡叫。想射公鸡,就学母鸡叫,想射母鸡,就学公鸡叫,只要一叫,鸡们就飞来了。

从此,村里人都知道了二槐的本事,于是一些人便上山钻沟学野鸡叫,不但没叫来一只野鸡,把附近的野鸡都叫跑了。

以后,二槐还照常打猎,他想射母鸡就射母鸡,想射公鸡就射公鸡,成了这一带的“野鸡王”。

 

带头作用

 

常家沟村常姓多,家族也大,于是,常虎子在村里南来北往走了几个来回,许了一地“愿”,在选举时终于当上村委会主任。

选举刚结束,村里人一时改不了口,见面仍像往常一样打招呼,张口闭口“虎子虎子”地喊,喊得很响。

每当有人喊他虎子时,他不再像以前那么随便答应了,而是牛轰轰用鼻子“哼”一声了事。他看出来,村里人都瞧不起他这个村主任,既不满也不服。

又过了几天,常虎子晌午从村部回来,母亲正在灶火坑烧火做饭。见儿子回来就急三火四地喊:“虎子快挑水去,家里没水了!”喊了几遍常虎子没答应,母亲很生气,骂道:“虎子,你刚当上几天屁官儿就在你妈面前摆谱儿,快给我挑水去!”

这时,常虎子倒背着手走到母亲跟前,冷着脸说:“妈,我告诉你,我现在是村主任了,以后要喊就喊常主任,不许再叫我‘虎子’!”

母亲一愣,然后生气地说:“家里人还叫什么常主任短主任的,少扯那些没用的,你也学着多做些好人好事!”

常虎子一脸严肃地说:“妈,我今天有言在先,工作干好干坏是我自己的事,用不着你瞎掺乎!但是,自家人啥事都要起模范带头作用,不然我还怎么要求别人!”

母亲一时无话可说。

 

官 树

 

在旮旯树,人们把共用的东西都称为“官”,村中间供全村人吃水的大井便叫作“官井”。

全村一口井,打水的人多,井边老是湿的。有人说,井边应该裁棵官树,夏天好乘晾。于是,人们便一年接一年在井边裁下杨树、柳树、槐树、榆树,裁什么也活不过半年,不是被牲口啃死,就是让人弄死。栽树的人灰心了,说谁再栽树是大姑娘养的。

这年,黑狗当上村民组长。他上任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井边裁棵官树,而且一定要裁活。他上山挖了棵松树裁在井边,写了块“爱护树木”的木牌挂上。他以为这回能护住树,没想到树枝一天天见少,不出一个月成了秃子,气得他踹断树杆,拿回家让老婆当了烧火棍。

第二年春天,乡长到旮旯村检查工作。黑狗看着乡长乘坐的乌黑轿车心生一计,叫人立马上山挖回一棵胳膊粗的松树,在井边挖好坑,买了挂万响鞭,热情地请乡长裁棵树,留作记念。

乡长很乐意做这件事。在村民们的围观下,在黑狗激动人心的开场白中,在震耳的万响鞭声中,乡长挥锨把树裁上。

在以后的日子里,这棵官树没少过一枝一杈,现在仍旺盛地生长在井边,而且越长越大。

 

石 磨

 

刘祥家大门口有盘石磨。这盘磨是生产队散伙时分给他的,放在大门边闲着没用,上面落了层鸡屎。

一天,村里来了个陌生的小伙子,在刘祥家大门口围着石磨转了会儿,进院把刘祥叫出来,指着石磨问:“爷儿们,这盘磨卖吗?”

刘祥脱口而出:“卖!”

“爷儿们,你出个价吧,我买。”

刘祥心想:“这盘磨也没花钱,卖一分钱也是挣的,碰上买主不易!”他试探着说:“那……那就50元钱吧……”

“行!”"小伙子没说二话。

刘祥见对方痛快,便有些后悔,觉得要少了,吱吱吾吾地说:“这么大个东西,50元钱太便宜了……”

“那就给你填上50100元行不?”小伙子倒很干脆。

刘祥很高兴,两人拍手成交。

过了几天,当小伙子开着三轮车来拉磨时,刘祥反嘴了,说啥也不卖。还说,他要用这盘磨做豆腐,用石磨做的豆腐好吃,不出半个月就挣100元钱,一年就是几千元钱。说着把100元钱退了。

小伙子说他不讲信用,很生气地开车走了。

几年后,当小伙子有事经过刘祥家门前时,见那盘石磨还在原地放着,只是上面的鸡屎更多了。

 

翠花赶集

 

翠花好赶集,当了寡妇后更好赶集,不买不卖也要到集上转几圈儿,转得眉开眼笑。

秋天到了。翠花见谷子快熟了,该收割了,便到集上买了把镰刀,一路甩搭着往回走,嘴里还哼哼叽叽地哼着小调儿。走着,她一抬头猛然看见村里和她年龄相仿的光棍汉站在前面直着眼睛看她,吓了一跳,转着脑袋前后左右一看没人,心里更加害怕,赶紧往旁边的小路拐去,大步流星一路紧走。走了会儿,她回头一看,村里的光棍汉紧跟在身后,吓得出了身冷汗。

翠花心里更慌、更乱,抬脚飞跑起来。随后,光棍汉紧紧地跟了上来。她加快脚步,光棍汉也加快脚步;她跑,光棍汉也跑。跑着跑着,翠花便钻进一片高粱地。当她跑出高粱地时,再也抬不起腿了,一屁股坐在地上,

她吓得脸色死白,对着追出高粱地的光棍汉举起了镰刀,气喘吁吁地责问道:“你、你、你究竟想干什么?”

光棍汉红着脸说:“我想和你好。”

她心里一惊,急问:“你想咋好?”

光棍汉脸红脖子粗地说:“像两口子那么好。”

她长长地松了口气,说:“你这死人咋不早说呀,我还以为你要抢钱呢!”

 

村里响起猪叫声

 

村主任老姜连任三届,在村里混了个好人缘,谁家杀猪都请他吃肉,一来二去吃得肥头大耳,肚子整天腆腆着。

素日,村里不时响起撕心裂肺的猪叫声,老姜便有人来请,无论是中午还是晚上嘴巴都油汪汪的。在以后的日子里,他听到猪叫胖脸立马放光,让老婆别做他这份儿饭,呆会儿就去吃肉;听不到猪叫脸立刻拉了下来,老婆让他吃饭也不吃,好像谁又欠他钱似的。老婆睢不起他这副酸样,指着脑瓜门儿狠呆呆地骂:“看你那损样儿,当个破主任一天不吃肉还死了咋的!”听了老婆的话他也不吱声,脸却拉得更长了。

转眼间到了春天,老姜已有好几天没听到猪叫声了,身子日渐消瘦,脸上再也无光,干啥都没有心思,气得老婆吃饭也不叫他,愿吃不吃,死了也没人管他。

这天过响,在家呆了几天的老姜突然听到村东响起撕心裂肺的猪叫声,老脸立刻重放光辉,从炕上蹦起来冲老婆乐呵呵地说:“今天可有肉吃了!”然后换了身新衣服,在院子里走来走去,听着外面的动静,等到天黑也没人来请,脸又拉了下来。

老姜忍耐不住,走出院子到外面打听是谁家杀猪了。一村民笑道:“哪是杀猪呀,是李老二家的猪感冒了,不吃食打了一针,弄得吱哟乱叫的……”

几天后,老姜每当听到猪叫身子便一阵抖动,看见猪肉便呕吐不止。

 

一个意思

 

没文化的老冯当了几十年村主任。他手里攥着大印,村里谁需要介绍信都得找他。

这天,老冯的姑娘小冯到乡中学去应聘教师。小冯骑车子来到乡中学报名,接待人员说没有介绍信不行,必须回去开,小冯只好骑车子急忙往回赶。

小冯到家找到老冯,要了张介绍信往回返。她把介绍信交给接待人员,对方一看乐了,说这介绍信光有公章没有签字,不行。小冯解释人家也不听,又说村主任是他爸,接待人员生气地说:“别说是你爸,就是你爷爷也不行,这是规定。”小冯没有办法,只好再骑车子回家找他爸往介绍信上签字。

小冯生了一肚子气,抓过父亲签过字的介绍信看也没看骑车子就走,到学校把介绍信丢给接待人员,没好气地说:“这回行了吧!”

接待人员一看笑了:“这回更不行。如果村里同意的话应该签上‘可以’或是‘同意’,可是这上面明明写着‘可耻呀’。你还得回去再开一张。”

小冯气得火冒三丈,一把抓过介绍信扭身就走,到家把介绍信摔到老冯身上哭道:“爸呀,你可真丢人,这些年你这个村主任也不知道是咋当的,开介绍信把‘可以’写成了‘可耻’!”

老冯捡起介绍信看了看,很严肃地对小冯说:“写的没错,我以前都是这么写的,‘可以’和‘可耻’是一个意思!”

 

绝 技

 

王铁匠是山沟乡有名的铁匠,手艺祖传,远近闻名,这些年教了几个徒弟,在人眼前身价也就高了起来。

老话说:“官升脾气长。”王铁匠有了徒弟,手艺又高,便开始“摆谱”,一天得喝上一顿酒,而喝起来又贪杯。他的几个徒弟投其所好,时常办些酒肉来孝敬他。唯独徒弟苏大宝是个小气鬼,学手艺时就没孝敬过师傅,出师后又不上门,逢年过节连面都不着。王铁匠特别生气,打定主意要治治这个徒弟。

王铁匠放出风儿来,说他还有个绝技没有教给徒弟,哪个徒弟对他好就教给哪个徒弟。过了些日子,这个消息便传到苏大宝的耳朵里,他一听便动了心,决定抢先和师傅套近乎,把绝技学到手。于是,他赶紧大摆宴席,请师傅赐教。王铁匠却只管入席喝酒,并不提传艺之事,苏大宝只好一请再请。

当苏大宝请到第10次的时候,王铁匠酒足饭饱后把他神神秘秘地叫到跟前,在耳边低声说:“大宝,我告诉你吧,这个绝技最重要,就是铁烧红了后千万别用手去摸。”

苏大宝顿时垂头丧气,肚子里的酒变作冷汗出了。

 

比羊大的是牛

 

在一个春天的上午,阳光灿烂。

山沟乡旮旯村东,祖孙二人在地边慢慢地走着,一会儿便来到一条水渠边。爷爷停了下,一步迈了过去,孙子却迈不过去,爷爷只好又迈回来,说:“孙子,咱不过去了。”

孙子指着水渠问道:“这流水的地方叫啥?”

爷爷说:“这地方叫水沟。”

孙子问:“比水沟大的呢?”

爷爷说:“叫小溪。”

孙子问:“比小溪大的呢?”

爷爷说:“叫河。”

孙子问:“比河大的呢?”

爷爷说:“叫江。”

孙子问:“比江大的呢?”

爷爷说:“叫海。”

孙子问:“比海大的呢?”

爷爷说:“叫洋。”

孙子问:“那比洋大的呢?”

爷爷一时想不起来比洋大的是什么,张着嘴一时说不出来。这时,被恰好走过来的邻居二娃子听见,上前告诉道:“爷爷,这事儿我知道,比羊大的是牛。”


上一篇:黑蝴蝶
下一篇:生活俗事十题



朝阳作家网简介 | 管理人员名单 | 投稿须知 | 联系方式 |
主办单位:朝阳市作家协会 版权所有 Copy right by www.chaoyangzjw.com
地址:朝阳市文化路三段4号 联系电话:0421-3605066 | 辽ICP备16005362号-1
朝阳市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