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对自己从未到过的地方,也会怀有乡愁吗?------阿吉特。
英格兰似乎很早成了生长乡愁的海岸 ,作家开头连续十七个词语排比,勾画了英格兰全景图,展开了一幅巨幅画卷,绽开了物质的或精神的乡愁的花朵。叫你觉得英格兰并不遥远,似乎就是从故乡走向故乡。海德格尔说,诗人的天职是反乡。诗人一生走在回家的路上,背负着乡愁,一路散发着乡愁的气息。作家一边点燃烟斗,一边阅读英文版《英格兰流年》,仿佛走进了往昔的英格兰。这正如我们此刻捧读高海涛先生的中文散文《英格兰流年》,一忽行走在英格兰海边,一忽行走在辽西的乡村土地上。英文版《英格兰流年》有十二幅物候封面图,有三百六十五篇日记,大都与天气有关。高海涛的散文《英格兰流年》利用十二幅图,精选了十二段日记,遴选了辽西十二个月的乡愁岁月,组成了中西合璧,妙手天成的绝版的乡愁画卷。
小序部分的八月,格尔律治的来奇格落日,就极具辽西特色。“太阳垂落时,伴随着雾蒙蒙的光柱,光柱倾斜于落日。一道璀璨的米色之光------天上的云朵,却华美如焰火。” 有杜甫《羌村》的“峥嵘赤云兮,日脚下平地”的韵味。就像作家的童年落日斜照在努鲁儿虎山上,阳光有时像一地玉米,有时像荞麦花开,有时像金色的水稻。在饥荒的岁月里,孩子眼里的天空就是悬在头顶的原野。乡愁生长在辽西,也生长在英格兰,自觉地行走在乡土与世界之间,行走在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之间,涌动着田野的金色的波光。
一月封面图是猫头鹰与乡间滑雪场。一月的英格兰一片宁静,天气却十分忙碌。先是大雪,雪后有霜,霜后有雾。叫人有一种要寻根的感觉。辽西的腊月天气也很忙碌,于是便有了多少回日暮苍山远,多少家天寒白屋贫,多少次柴门闻犬吠,多少个风雪夜归人。一下子把乡愁简洁经典地描绘出来。那腊月的霜雪,也就华丽起来,华贵起来,有如青铜器上的花纹,有着辽西青铜雨的味道 。
二月封面画着郁金香和高原的羊。郁金香有着酒杯一样的花朵,叫人想到羔羊美酒。选取了一段话,像是英格兰人去科尔瓦,也许是走亲戚。因为辽西的正月正是走亲戚的季节。那是轰轰烈烈的亲情大迁移,气势磅礴。迎春花只开在室内,室外的花朵大概就只有麻雀喜鹊伯劳鸟(辽西叫胡脖喇)。它出其不意地开成一朵涩涩的“东飞伯劳西飞燕” 式的乡愁的花朵。
三月的封面是山兔蝴蝶军号。三月是英格兰出征的季节,辽西的孩子们也在三月开始了学习的征程。孩子们劳动,也喜爱西山农场的兔子。多年后想到了《爱丽丝漫游奇遇记》的三月兔,也想到了勃朗宁笔下的叫碧波的女孩。碧波的春水般的闪烁的眼睛就像两只欲飞的蝴蝶。我以为辽西的报春的使者,不是山花,而是灰的白的黄的指甲盖儿大小的蝴蝶。
四月封面画的是女孩与风信子。华兹华斯在伦敦舰队街发现了落雪,这雪就清风一样的飘落在辽西的清明。就有了雀蒙草味的乡愁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清明是中国式的乡愁,不仅是生者的乡愁,也是逝者的乡愁。
五月里,作家单单写起辽西女人拔地的场面。就像作家的散文《父亲的菜园母亲的花园》 ,也许女人的乡愁更高贵,更神圣。没有劳动的快乐是卑贱的,没有女人的快乐也应该是卑贱的吧。六月风面是麦穗和豌豆。于是就有了豌豆公主一样的立夏姑娘,就有了立秋故乡和河流一样的眼神以及乡愁。
七月封面是海边垂钓和蚱蜢。开头引了一段霍桑的日记 ,塞尔西夸赞家乡的桃子就像西瓜一样好吃。就想起了父亲的高粱米,想起了母亲的窗花一样的夸赞。一样的修辞,把乡愁连绵不断地从英格兰流淌到辽西。八月,作家说家乡把八月的雨称为秋分雨,叫人疑惑。那应该是农历八月吧。还是处暑雨好。说庄稼都割倒了就更值得商榷了。九月,作家选取了故乡的白鹤迁徙,其实人生就是一场迁徙,从故乡走向故乡,一辈子背负着乡愁。
十月画面是海狐狸和雨中猎手。作家忆起了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文化是最好的乡愁。尤其是大学生用英语说向日葵是花中的雄鹰,那向日葵仿佛就生出翅膀飞起来。 仿佛乡愁就一下在飞跃在世界与乡土之间。十一月,作家忆起了辽西的蟋蟀,那是最好的乡音了。又忆起了儿时的格子窗和窗纸上的小人,还有母亲。十二月不在于季节本身,而在于它终于可以迎来一个美好的憧憬。
岁月如流,乡愁就像一条河,从英格兰流淌到辽西,流成了故乡的河。高海涛先生的散文《英格兰流年》就在这珍品中精选了辽西风味的乡愁,点燃了一团乡愁之火,烛照每一个有良知懂得感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