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晚饭,信步来到大凌河畔,想去看看凌河之夏的演出,远远地看到万人广场前没有绚丽的舞台灯光,我想今天怕是没有演出吧。但是人们常说“不到黄河心不死”。终是还怀着一线希望,来到凌凤大桥下面,一看没有动静,确信是真的没有演出。来到舞台前,见工人们正在拆除演出器材,这时才知道近两个月的第五届群众艺术节演出到此全部结束了。
回来的路上沿着凌河岸边独行,巧遇已退休的葛老师,她河的护堤上走过来,我们边走边聊。葛老师今年六十二岁,每天上午吃过早饭就到市政府公园与一群老年人一起打太极拳。她说,她感觉打拳非常好,气血通了,打完一套拳她觉得自己的脸热得发涨,手掌都是红的,浑身轻松。在太极的一招一式中感受到身心与自然的和谐。我说:“怪不得我每天都看到有一位大姐站在花丛中打太极拳,她也是在感受自然与人的和谐吧。”太极拳要求动静结合,在练习的时候还要注意思想集中,让思想处于平静状态。只有这样的状态才能让中枢神经休息,让植物神经解除人为的情绪干扰,令自身功能得到调节,有利于调节大脑。练习太极拳有消除压力的作用,还能让情绪变得稳定,有陶冶性情的作用。听着她在津津乐道,感觉像是太极宗师在上课,我也喜欢上了太极拳。我们又谈到她的儿子,孙子、孙女,老人脸上露出了难以抑制的喜悦,这是一种真正的老有所乐,即有精神愉悦,健康之福,又有天伦之乐。
告别了这位老姐姐,她的幸福笑容还在我的眼前晃荡,我真的为她高兴,退休在家,幸福着,健康着。
走下凌河大坝,看见我们小区的张姐。她正在和一位比她还年长的老人唠嗑,见我过来就和我一起回家。她介绍和她一起唠嗑的老人是以前一起唱歌的。最近没去唱歌,说是自己年龄太大了,改行打麻将了。我说:“其实打麻将更累,对身体还不好。打麻将就会有输赢,赢了会激动,输了会上火,还真的不如去唱歌。”张姐热情地介绍了她们的合唱队,有队长,她是教唱歌的老师,她们队有两位老师,她是其中之一。她是在看孙女的时候,抱着孩子看到有几人在唱歌,她就跟着唱,一位姓张的大哥说,你唱的这么好,和我们一起唱吧,你留下电话我们和你联系。后来她们的队伍越来越大,现在有七八十人了。她们每次印歌篇都印八十多份。每年的二月印四十首歌,半年全部学会。下半年九月再印四十首歌。张姐负责选歌,收集、整理、复印。还有人专门负责抄歌词歌谱,因为老年人眼神不好,他们需要把歌谱歌词放大。她们下午两点半开始,四点回家。上午做家务下午练歌,真是生活娱乐两不误。
夏天在北塔广场的凉亭里唱,冬天在燕北新村的一个浴池二楼补习班的教室里,利用孩子们不上课的时间练歌,然后帮人家搞卫生,她们非常小心,从不乱碰人家的东西。每人一个月五块钱。“你们不演出吗?”我问。以前也演出,又要顾乐队找指挥,还要和声,挺麻烦的,而且老年人外出演出也不安全,我们就是图个乐呵。后来,再有找我们演出的一概拒绝。我想起自己每次经过北塔广场都看见一群老头老太太在唱歌,听着他们悠扬的歌声好惬意,其中还有一位拉二胡的老同志在伴奏。与世无争,唱好自己的歌,心情愉快,别无所求,真的是老有所乐。
告别了张姐,又遇到了我家对门马姐。马姐喜欢练瑜伽,我们一起在北塔广场练瑜伽。马姐今年六十五岁了,她的瑜伽动作做得非常到位。马姐每天早上四点多就来到北塔广场,一个人先跑三圈热热身,然后开始踢毽子,到五点半开始练瑜伽。你看她不论哪个动作都做得十分到位,而且经常给大家纠正动作。用她的话说,就是锻炼身体也要能吃苦,练瑜伽不刻苦不行。马姐每天和大家一起练瑜伽,还购买了瑜伽服,瑜伽垫,腰带。有时早上见她一跳一跳的转圈跑着,那身体的轻巧劲一点看不出她是六十多岁的人。我说:“马姐,看你的身子的灵活劲哪像是六十多岁的人啊!”马姐笑了,人就得锻炼,自己找乐子,现在不是提倡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吗?我就是老有所乐。白天,孩子们上班了,我接送孙女上下学,家里的活都是我的,儿媳妇身体不好,洗衣做饭都是我的,我愿意干啊,我干着乐呵。儿子、媳妇一家人其乐融融,你说我能不乐呵吗?晚上,我还出来跳舞,他们跳的新疆舞我都会,说完马姐露出了自豪的笑容。然后接着说,人就得锻炼,你看我,说着又单腿点地一跳一跳的转了一圈。我有时还跳绳,就是双手摇绳单脚踮起,空跳,其实不用绳的,说着给我示范了一会儿。我拙笨地跳了两下,怎么也没有人家的身子灵泛。人就得锻炼,这是王姐给出的经验之谈。我更喜欢马姐的乐观态度,她真的是忙着并快乐着。
老年人老有所乐确实是一件幸福的事,自己高兴,愉悦身心,还为儿女减轻负担,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