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朝阳的雨(外二篇)
2017-08-03 14:56:04 

朝阳的雨(外二篇)


梁立娟

听雨,是一种情感的宣泄,看雨,则是一种心灵上的解压。有人说,不懂得欣赏雨的人,是没有品味的人。那么,不喜欢雨打窗棂的人,就是不解风情的人喽。其实,人爱上的不是雨,而是看着雨点滴落的瞬间,将思绪一点一点地融入到雨水中的过程,这里,不单单有雨的情份,还有一份开心、一些回忆、一抹哀伤、一丝想念和一大堆无以言表的心事。托腮凝思,把所有的无奈和伤感都融入到雨水中,待到雨过天晴,心情必然会豁然开朗!
       由于地理环境的关系,朝阳是十年九旱的代名词,父辈们都有牛马年好庄田的愿景。而春季的几点雨滴也是少得可怜,那日我想:春雨贵如油是不是从咱们朝阳流传出去的呢?朝阳的雨是没有规律的,时而如宅女,一两个月不照面、时而如小孩子的哭闹,干打雷不下雨、时而如抚弄琴弦的少女,淅淅沥沥!时而如河东狮吼,顷刻宣泄!
       2017年7月7日这一天,大家经历了一场罕见的大雨。这场雨有如一位小妇人,憋憋屈屈地闹了一阵情绪,没有得到及时的化解,越积越深,以至于,由最初的伤感到后期的脆弱、然后就控制不住了。雨在哗哗地下着,大而急,惊醒了多少睡梦中人,也为多日干旱燥热的朝阳带来了些许凉意。同时给上班族带来了出行的不便,也给有车族带来了那么多的伤害(网友疯传:捡到若干的车牌子,有的车飘在深水路段)大家在那一刻,恨不得有个皮筏子。当时就有朋友发圈:这哪里是路呀?这根本就是河、有车还要有船、怪不得买车还要缴纳车船购置税呢!你看看,都在这等着呢!这样的雨也在检验朝阳的排水系统。 有的地方发河了,水顺着树空流,顺着沟壑流。无处宣泄的则顺着村庄流。往日清澈的大凌河瞬间揭去了温柔的面纱,波浪翻滚,一路呼啸。人们说当时的情景堪比黄河。
      这种雨是很害人的,它不会滋润大地,水里裹着泥,泥里夹着水,纠缠不清。只会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老百姓苦不堪言。一年的光景现在就心中有数了。如果不是出去打工。靠天收,是不会有白米饭吃的。
      有特点的朝阳雨有时还是有暴脾气的,大人孩子都知道,阴云密布时,就不是什么好雨了,老人们说:屁在屎头喽,风在雨头喽!话粗理不粗。聪明的先人们,凭借自己的智慧,总结着倔强的本土的风雨。就是这样!如果有特色的朝阳的风吹不散那块乌云,大家就要做好防备了。在一个闪电撕开天幕的同时,紧随其后的一个炸雷,就会有瓢泼似的大雨夹带着冰雹来害人,好不容易长出来的庄稼被冰雹砸得像架杆、地里的西瓜、香瓜也是千疮百孔,更有甚者,今年夏天的雨中雹像极了机关枪,突突坏了好多车,砸坏了楼顶上热水器的管。雹子大得像鹅蛋。多得没脚面。
       都来朝阳看雨吧!适合各种性格的人。只要你有足够的耐心,雨总会来的。  
                                                                                           初 行 记
      傍晚,老姨来电话告知:她的婆婆过世了。对于白事,我是从来都不通知父母的,因为他们年纪大了,应该多接触一些高兴的事。而我家只有姊妹两个。身为老大的我,理所当然的就要出席一些爸妈不适合的场合了。有事的时候,主人更愿意有人前来捧一个人场。老家的话,叫壮堆。人客多,说明这家人缘好。
       老姨还在电话里说,大舅也有些不适。姥姥生育了9个子女,奶奶育有8个子女。之所以要这样说,是因为大家都很宠我。因为我的身上有个哥哥,身下有个妹妹都夭折了,大人们把他们的过早离世归咎到我的身上。都说是我“方”的。所以我在姥姥家过了3个年,破绽一下。当了6年的独生女。姥姥家的好东西都要在腊月吃,(因为一进腊月门,我就被连哄带劝的,背到了姥姥家)而奶奶家的好嚼股就自然而然地都留在了正月。他们总是哄着我,脸红地说:也是我从小乖巧的缘故吧!所以,父辈与我之恩,我打小就铭记于心,对他们的感情自然就深。大舅有恙,这还了得,不看个真切,我是不会心安的。
       心像着了火一样,我在客厅里转磨磨。身体一向很好的大舅平时连一粒药片都不吃,怎么就不舒服了呢?不行,我要回老家。一查,最早的火车要到22:49,联系上线车,他们都回来了也不及时,一咬牙、一跺脚。我决定自己驾车前往。自从有了车,我每天两点一线:家-----单位、单位 ----家。如果不是修路,恐怕我就只知道有一条路通往单位了。                                           

老公说:打个车去吧!早晚都要有这一过程,我还是决定自己开,练练手。大哥知道后(大舅家的,和自己的亲哥哥一样)关切地说:“不许走高速,就在101线上慢慢开吧!不要着急,你大舅挺好的,啥事没有”。我十分听话,也感觉很温暖。
       从家到西大营子,我是熟悉的。路上的车很多,驾车人也很焦虑,许是急着归家。有的不良司机还走着蛇形路线。钻空、穿行,很是讨厌。一路行驶,我的注意力也很集中。要安全第一,一路疾驶!有了高速,司机们为了方便快速,大都选择了高速路,缓解了101线的压力。只有我这样的菜鸟才会这样走吧!我在想。一些大车嗡嗡地走着。骑摩托的也都艺高人胆大,为了凉快,不带头盔也就罢了。有的竟然敞着怀,衣襟飘飘的,有的干脆就光着膀子。
       夕阳西下,天空出现火红的晚霞。路上的车更少了,有的司机急着超车狂奔。前面有一辆闷罐车,就像大大的推土机一样,扫平前方的障碍,在他的保护下,我也不疾不徐地紧跟其后。感谢这位车牌号为辽NN0322的司机朋友,是你在前边开路,我在后边幸福地跟行。可是,他到了东大道就拐走了。前边没有车,我的心也空荡荡的了。整条马路,连个做伴的车都没有了。
       天幕降下,周边有些黑了,我也无心观赏沿途的绿化了。打开窗子,微风徐徐。听着音乐,和着韵律,我一路狂奔。遇到拐弯,我就减速慢行。大哥说了,速度不能超过70,我十分乖巧地控制在60左右。大哥打来电话,我大胆地接听了。“娟儿,到哪里了?”“到公营子了,大哥!”“才到那儿?没有事,慢慢开!”什么话呀!还才到公营子。“也不知道夸夸我,我这么努力,都到公营子啦!”我十分高兴地回答。我现在不是追求速度。我要的是安全。省得大家两头惦记!
       前面是一个大长坡,几台重载大货车在艰难地爬行。我的小车灵巧地越过,经了解,这里是努鲁尔虎山山脉—老虎山。不知道原来是不是真的有老虎出没还是山的形状像极了老虎或者指此路难行呀!没去考究。(努鲁尔虎山,坐落在蒙古高原东南部,东北平原西部的辽西丘陵地域,绵长220多公里,是辽宁省与内蒙古自治区的界山,也是老哈河与大凌河的分水岭。平均海拔高度500米以上。辽西地区因为此山脉才有了辽西丘陵之称。也因此有了丰富的山林资源、水力资源和多种类的矿产资源。过了这座山就看到“建平欢迎您”几个大字了。我的心也豁然开朗了。
       打开夜行灯,减速、下坡、过万寿大桥、驶过东环岛、来到西环岛。哈哈!我到了。大哥的车就在路边等我,不知道他有多着急呢!还不敢给我打电话!到了,我到了!停在大哥的面前,我们哥俩悬着的心全都落地了。
      人们吃完晚饭,陆续出来纳凉,西环岛很热闹。有摆夜摊的、有叫卖的、有正在撸串的、有身穿小丑服饰卖冷饮的、有摆上小娃娃套圈的、还有脚踩闪灯跳舞的年轻人、有奔跑的孩童、有两伙跳吉特巴的中年人、还有美滋滋的大妈们在扭秧歌!可是,他们都不知道,刚刚有一位初次跑了这么远、艺不高,可是人却很胆大,从朝阳开往叶柏寿足足用了两小时的路人正在欣赏他们呢!
      之所以现在才发出来,是因为大舅痊愈出院了!大家也不用惦念了哈。我就说,大舅这么好的身体用点药,歇一歇就会好的!
                                                                           观苍鹭偶感
       三月初的一天,忽闻行者户外要组团去苏家营子看苍鹭,我连忙报名参加,跟团玩、 看苍鹭都是我多年的夙愿,以前,因为孩子小,使我有了托辞,如今,我已经升为大学生的妈妈了,对于出行,再也不需要有那么多、那么多的理由来推脱,不就是市内一日游吗?有什么割舍不了的呢?走出去,也就走出去了,报名后的我,还是要有那么一丢丢的忐忑,就怕酝酿已久的行程会因为这样那样的事情而耽搁。   
      昨晚临时建群,把同行的姐妹召唤在一起商榷看苍鹭的事情,吃的、喝的、用的、几点下楼、几点出发以及一些细节统统商量了一遍。   
       今日早早起床,和要过年的孩子似的,先看看小群的动静,再瞅瞅自己的装束,一咬牙、一跺脚也就真的参加了,哈哈,我参加了户外运动了,耶!悠哉游哉,我们乘坐的大巴在欢歌笑语中,很快就到了苏家营子苍鹭聚集地,苍鹭保护站的牛子奇老人为我们详细地讲解了苍鹭的习性,苍鹭又称灰鹭,为鹭科鹭属的一种涉禽,也是鹭属的模式种,是欧亚大陆与非洲大陆的湿地中极为常见的水鸟。只见全身青灰色的苍鹭,前额和冠宇白色,顶冠有两条像辫子似的黑羽毛,长喙,淡黄色,顶端略弯,大点的体长大约90厘米或嬉戏、或盘旋、或引颈高歌,喜欢吃鱼、蛙、虾、蛇,家族群居于杨树上。大家有的站在高处瞭望,有的借助望远镜观察,有的爬上高高的瞭望台近观。每个人都被这些神奇的大鸟感动着,欢呼声此起彼伏,鸟们似乎并不怕人,一点也没被我们这一群陌生的游客所打扰。
       喜欢远足的伙伴们还结伴向附近的磨盘山进发,大家自觉地排成一字长龙。“磨盘山”顾名思义,从村庄向远山望去,一个大大的磨盘盘卧在山的尽头。户外的大旗一路招展,群员们英姿勃发,相互鼓励,帮扶。
      很快的,我们就结束了这次旅行,为今日之游,也为今天能够结识这么多的好兄弟好姐妹做个总结吧:行者组团苏家营/我们四人忙报名/一路欢歌又笑语/马上结束半程旅/结伴远登磨盘山/苍鹭头顶紧盘旋/众人驻足保护站/子奇老人更可赞/大葱煎饼特色餐/赶紧围桌吃得欢/ 和风旭日格外爽/此游堪比北上广!
 





朝阳作家网简介 | 管理人员名单 | 投稿须知 | 联系方式 |
主办单位:朝阳市作家协会 版权所有 Copy right by www.chaoyangzjw.com
地址:朝阳市文化路三段4号 联系电话:0421-3605066 | 辽ICP备16005362号-1
朝阳市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