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英文the Belt and Road,缩写为B&R,国际民间称为“1216”。“一带一路”分为两条:一是陆上丝绸之路,另一条是亚太海上“丝绸之路”,也成亚太滨海经济带。“一带一路”是中国新世纪的基本国策,也是中国新世纪向世界播撒的友谊之花。
长期以来,虽然中国图书市场上关于“一带一路”的图书选题,鳞次栉比,遍地开花,但大多都是学术研究性、理论性和通过历史资料编著性的图书。
特别是在大众和儿童阅读图示市场上,一直难以寻觅到一套读者喜欢的长篇小说阅读形式的、以用优美的文字塑造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和一环一环紧扣读者心扉的动人故事的“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的新书。从图书市场销售情况调查分析入手,我们惊喜地发现,我们的选题非常适合未来中国图书市场的需要,可以满足读者的阅读需要,我们这套书的出版会成为图书市场的畅销书、畅销书和读者喜欢的经典图书。这样的一套图书选题也是我们作为策划者、创作者和出版社为人民大众服务的量级,也是对我们党和国家新世纪“一带一路”发展的契机。
我们经过对图书市场关于“一带一路”选题一年多的调查、考察和分析后深刻感知:我们有必要为中国的读者,尤其是全国3亿多中小学生,还有数百万的中小学老师和无数的家长,策划、主编一套适合大众阅读的、以有趣的故事、栩栩如生的人物和精美的语言为主的长篇小说,来表现中华民族开拓“丝绸之路”这个伟大主题,用文学的形式来诠释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的“一带一路”思路精华。
这个十分清晰的图书选题思路成熟以后,我和山西教育出版社主任编辑李梦燕,一拍即合。她凭着职业的敏感感觉到这套图书选题是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重大选题。于是,她决定马上和社里领导请示、汇报。山西教育出版社总编辑刘立平,在我们提供的十六本图书选题书名、书目人物中,最后确定10本图书选题。这套选题,可以说的上“十全十美”。
其实,“一带一路”这个选题,全国好多出版社多年来大家都想做,也都知道这是一个绝对重大的选题。但是,面对浩如烟海的资料、人物和事件,都难以梳理出头绪,无所适从,老虎吃天,无从下手。其实,做重大图书选题真的很需要策划、主编齐心协力,厚积薄发,慧眼识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强手如林出版过程中,突出重围。我们面对这样的重大选题,没有退路,只有进取。于是,我们齐心协力,广采博闻。通过近百个人物和数百个历史事件中,精选出10个代表人物,以一带一路陆路和海上丝路的历史人物为主要立足点、挖掘点,深挖素材,博览历史人物传奇的人生,串联我们的选题。最终,我们决定以长篇小说的创作形式,重新演绎“丝路”人物的传奇故事,塑造丝路人物传奇的一生!
要写好这10本书,创作难度之大是可想而知,操作起来难度,远远出乎我们的意料。每一本书,每一个人物,每一个章节,每一个故事……我们就都要反复推敲、反复研究,这10个历史人物的经历、故事传奇。因此,我作为主编为参与创作的作家、作者,提供了有关一带一路之“丝绸之路”的详细路线图。
其实,“一带一路”其实包涵的地域十分广阔,几乎囊括了大半个地球。
陆上丝绸之路,东汉起自中国古都洛阳,西汉起自古都长安(今西安),经凉州、酒泉、瓜州、敦煌、中亚国家、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等而达地中海,以罗马为终点,全长6440公里。这条路被认为是连结亚欧大陆的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之路,而丝绸则是最具代表性的货物。
一条北线:北京——俄罗斯——德国——北欧一条中线:北京——西安——乌鲁木齐——阿富汗——哈萨克斯坦——匈牙利——巴黎。
丝绸之路经济带圈定:新疆、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广西、云南、西藏、重庆13省市。
海上丝绸之路,是指古代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进行经济文化交流交往的海上通道。2000多年前,一条以中国徐闻港、合浦港等港口为起点的海上丝绸之路成就了世界性的贸易网络。唐代,我国东南沿海有一条叫作“广州通海夷道”的海上航路,这便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最早叫法。
有了十分精准的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路线图之后,我们就围绕着这个“思路”追寻创作素材,深挖创作人物背后的故事。我们正是通过对数百个历史人物的筛选后,确定了10个有代表性的人物进行创作,才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期待!
我们这套书的作家都是中国一流的中青年作家——
《丝路使者》作者李铭,男,原名李民。辽宁省文化艺术研究院作家编剧。小说作品两次获得辽宁省文学奖。两次《鸭绿江》年度小说奖。首届《星火》优秀作品奖。广东省优秀期刊好作品二等奖。
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中篇小说选刊》《作品与争鸣》《作家文摘》等转载,多部作品被改编为影视剧和舞台剧。有作品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出版《民办教师》《村官李八亿》《辽宁民间文化》《尘世中到处是风景》《每天幸福一点点》《幸福在春天招手》等十余部著作。
他笔下的丝路人物张骞,字子文,汉中郡城固(今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人,中国汉代杰出的外交家、旅行家、探险家。故里在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城南2公里处汉江之滨的博望村。
张骞富有开拓和冒险精神,建元二年(前139年),奉汉武帝之命,由甘父做向导,率领一百多人出使西域,打通了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即赫赫有名的丝绸之路,汉武帝以军功封其为博望侯。
张骞是丝绸之路的开拓者,被誉为“第一个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中国人”。他将中原文明传播至西域,又从西域诸国引进了汗血马、葡萄、苜蓿、石榴、胡麻等物种到中原,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张骞病逝于长安,归葬汉中故里。
张骞不畏艰险,两次出使西域,沟通了中国同西亚和欧洲的通商关系,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往西,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到安息(今伊朗高原和两河流域),再从安息转运到西亚和欧洲的大秦(罗马),开拓了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史学家司马迁称赞张骞出使西域为“凿空”,意思是“开通大道”。张骞被誉为伟大的外交家、探险家,“丝绸之路的开拓者”、“东方的哥伦布”。
这部长篇小说就是本着这样的创作理念,再现了张骞这位“丝路使者”波澜壮阔的一生。小说文字优美,情节紧凑,适合广大青少年读者和家长阅读。
《羊皮手记》作者范墩子,1992年生,陕西永寿人。陕西文学院签约作家,鲁迅文学院第32届作家高研班、西北大学作家班学员,中短篇小说见《人民文学》《西部》《青年作家》《小说林》《广州文艺》《朔方》《山东文学》等期刊。
青年作家范墩子笔下的明神宗万历年间,意大利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带着自己传教的一份梦想,从印度起航,远洋万里,乘船来到了中国澳门港,然而当时传教环境极其艰难。利玛窦认为,只有得到大明皇帝的允准,他的传教范围才能遍布中国各个地方,于是,为了早日能实现他进京面见皇帝的愿望,他从澳门出发,一路辗转肇庆、韶州、南昌、南京等地,直至到了北京,这一路他遭遇种种刁难和艰险,整整跋涉了十多年,直至到了北京,后来经过他千方百计的努力,最终永久留居在北京,直至去世。利玛窦的一生,是追求梦想的一生,其间的种种故事,感人至深,催人奋进!
《智取真经》作者若金之波,本名金波,河南新县人,居京工作二十余年。2014年起从事儿童文学创作,已出版小说专著共24部,其中《妈妈的眼泪像河流》等四部图书获2009年度冰心儿童图书奖。
若金之波笔下的主人工法显是一位著名的高僧。东晋年间,佛教在汉地盛行,却缺少一部统一的、权威的佛法戒律,以规范僧尼的法事活动和日常行为。为了结束各行其是的混乱局面,年过花甲的高僧法显,从长安出发,沿着前人开辟的丝绸之路一直西行,立志去佛教的发源地——天竺求法,历尽坎坷,几经凶险,终于到达目的地。他一边学习竼文,一边抄录佛经,于75岁高龄沿海上丝绸之路乘船东归,几经生死,才回到阔别已久的祖国,并投于经书的翻译工作。他带回并翻译的《摩诃僧祇律》等律藏,成为佛教最基本的典籍,被广大佛教徒引为立身的准则。法显一生追求正法的壮举,无疑是支撑那个时代乃至后世佛教发展的中流砥柱,成为古丝绸之路上的传奇佳话。
《妙笔丹青》作者叶雪松,原名叶辉,满族,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生于辽宁北镇,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家协会第十届签约作家,鲁迅文学院第二十届少数民族作家班学员,小说北2830成员,主要从事小说和剧本创作。1992年写作迄今,已在《中国作家》《民族文学》《芙蓉》等文学期刊发表多种体裁的文学作品500多万字,出版本版作品集5部,长篇小说1部。
叶雪松笔下的郎世宁(1688—1766)生于意大利米兰,原名朱塞佩•伽斯底里奥内。清康熙帝五十四年(1715)作为天主教耶稣会的修道士来中国传教,随即入宫进入如意馆,成为宫廷画家,曾参加圆明园西洋楼的设计工作,历任康、雍、乾三朝,在中国从事绘画达五十一年。
由于郎世宁带来了西洋绘画技法,向皇帝和其他宫廷画家展示了欧洲明暗画法的魅力,他先后受到了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的重用。他是一位艺术上的全面手,人物、肖像、走兽、花鸟、山水无所不涉、无所不精,成为雍正帝、乾隆帝时宫廷绘画的代表人物。
1715年,郎世宁以传教士的身份远涉重洋来到中国,就被重视西洋技艺的康熙皇帝召入宫中,从此开始了长达五十一年的宫廷画家生涯。在绘画创作中,郎世宁融中西技法于一体,形成精细逼真的效果,创造出了新的画风,因而深受康熙、雍正、乾隆器重。
郎世宁来华五十一年,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在皇宫里当画师的故事。从康熙年间,为了皇帝喜好不得不学习中国画的技法,到雍正年间向中国宫廷画家传授欧洲油画技艺,最后到乾隆年间,创造出“中西合璧”院画新体的这么一个过程。作品融入中国的历史文化,宗教、民俗,风土人情,以及少量的政治。给读者呈现出康雍乾三朝真实形像的历史风貌。因是小说,里面的人物和事件,或和历史有误,或有杜撰成份。
《丝路女神》作者慕榕,本名詹亮浈,1985年10月生于福建长汀。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会员、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现供职于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2009年开始儿童文学创作,出版有《三根金条》《一个人的西岸》《闽中八府》《人间最美是柳词》《秦时明月汉时关》《一带江山如画》《铁血红二师》《前方也在下雨,何必匆忙赶路》等,主编有《中外道德童话精品》等,曾获首届海峡两岸文学创作网络大赛三等奖、中国寓言文学“金骆驼奖”等奖项。
慕榕笔下的林默娘,实有其人,为我国北宋年间生活于福建沿海莆田的一位杰出的女性。千百年来,在人们口耳相传中,她被塑造成了镇海安国的女神形象,人们亲切地称呼她为“妈祖”。本书以小说的形式,描述了林默娘平凡而伟大的一生,再现了林默娘舍己为人,以天下苍生为己任的美好品德及伟大精神。新形势下,在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伟大事业中,妈祖精神将继续发扬光大,鼓舞世人,增强人们对和平与发展的信心。
《丝路奇侠》作者周莲珊 儿童文学作家,儿童图书策划、主编。短篇少年小说《雪狼白蹄儿》2000年获全国第八届冰心儿童文学奖·大奖;2003年短篇少年小说《送白狐狸回家》获全国首届“中日友好儿童文学奖”一等奖。曾策划、主编《少年铁血关东魂》(12本)《当代中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佳作》(21本)《铁血忠魂》(10本)《红军红 长征长》系列儿童图书130多部(本。)策划、主编的图书多次荣获“五个一”工程奖、冰心图书奖等。出版长篇小说《赵尚志传奇》《夜蝶》等30多部。
周莲珊笔下的马可·波罗是“丝绸之路”上传奇人物,著名探险家、旅行家马可·波罗和波罗家族尼克罗、马菲奥,从西方威尼斯出发,一路艰辛,历经三年跋涉到达东方蒙古帝国。到达东方之后,和元朝忽必烈大汗同舟共济,为国家效力,为民谋福祉的故事。在一次次艰难险阻旅途中,塑造了马可的智慧和顽强,尼克罗的沉着和老练,同时,也刻画了作为东方大国大汗的忽必烈豁达、博爱和英勇等一群中华儿女的形象。往事历历在目,人物栩栩如生。这本书,语言唯美,人物形象鲜明,史料翔实,情节曲折。这本书是“一带一路”题材中绽放的最美丽的故事画卷。
军旅作家张曙光,男,1964年11月出生于豫西洛宁县,1983年10月入伍到武警北京总队,历任排长、干事、指导员、宣传股股长,《人民武警报》社编辑、副主任等职。现在武警总部政治工作部《人民武警报》社工作。1984年开始发表小说,迄今坚持业余文学创作不辍,以中篇小说为主,先后发表中短篇小说50余篇,著有中短篇小说集一部,中篇小说《好姑娘等着我》被《小说月报》《中华文学选刊》转发,中篇小说《台长》被《领导决策》等。
张曙光笔下的《楼兰 楼兰》是以瑞典著名探险家斯文·赫定的探险人生为主线,突出描述了在中国新疆大漠探险的历程,作者以文学创作的手法,笔触聚焦在特定的探险场景和典型人物形象刻画,营造出浓厚的典型氛围,喧染了主公斯文热爱探险事业、把此作为推动人类进步和发展的毕生追求和宠宏大政治抱负,克服千难万险,最终实现梦想,获得成功,取得发现楼兰古城等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对中西方文化传播交流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
作品紧紧围绕探险之旅展开了人物形象塑造和故事情节设置,通过生动质朴的语言、富有特色的人物个性,细腻逼真的心理刻画,大量的人物对话,以及具有传奇色彩的故事情节,有声有色地展现了探险之旅的苦乐人生,故事情节扣人心弦,引人入胜,人物形象血肉丰满,尤其是主人公斯文坚毅、果断、睿智、博学,在圆梦路上百折不挠、开拓前行的形象跃然纸上,让读者从中触摸到主人公的思想脉动,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文学性思想性。
《巡洋出海》作者陈华清全国十佳教师作家、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专家库成员、湛江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已出版长篇小说《地火》《海边的珊瑚屋》,以及《啄着阳光的鸽子》《榕树下的秘密》《快乐花朵咪兮兮》《行走在城市上空的云》等9部散文集、小说集、童话集。其中旅行文化散文集《有一种生活叫“江南”》、情感散文集《爱到卑微处,才是看清自己时》上京东热卖、评为“人气好书”。
《圣殿之路》作者赵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六届高研班学员。曾获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华语科幻星云奖、冰心儿童新作奖、冰心儿童图书奖、大白鲸世界杯中国幻想儿童文学奖、读友杯少儿类型文学大赛奖等。
《圣殿之路》是一部适合青少年阅读的长篇传记体小说,以细腻真实的笔触再现了玄奘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历经十九年,行程五万里,途径五十六个国家和一百一十个城邦,终于取回六百五十七卷经文的过程,再现了玄奘传奇瑰丽的一生,展现了这位中国脊梁坚持信念,终有所成的伟大精神。
《盛唐诗仙》作者贾月珍是一位蒙古族儿童文学作家,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鲁迅文学院第12期少数民族作家班学员,内蒙古大学第6届文学高研班学员。已出版儿童心理成长小说《小豆芽心灵成长系列》、少年励志小说《天使补习班》、儿童心理日记体小说《小孩兵法》、绘本《快乐兔宝宝》《咕嘟咕嘟冒的童话》少儿国学类等作品五十余本,在《中国校园文学》、《儿童文学》、《童话世界》、《语文报》等杂志发表作品二百余篇,在多家少儿及儿童心理杂志有专栏。曾获内蒙古自治区最高文学奖第11届索龙嘎奖,获赤峰市首届文学艺术奖百柳文学奖。多次在社区、学校等地进行家庭教育讲座,接受家长、儿童、青少年、高考考前咨询近百例。
《盛唐诗仙》生动地记述了诗仙李白的一生。年幼好学,早而颂诗,喜剑术,为追求理想辞家远游,一生之中都怀着爱国之心寻求着一展才能的机遇。然而命运多舛、社会动荡,使得他的一生起起伏伏,愿望终没能实现。然而坎坷的人生迹遇成就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巅峰位置。他的豁达、洒脱、执着而不放弃的精神,直至被牵连流放,至死仍不忘初心的情怀,比诗词更珍贵,更值得后世人学习。
在这套《一带一路之丝路传奇》图书策划、主编过程中,山西教育出版社从社长刘国平,到艺术部主任编辑李梦燕,还有编辑朱旭等,都和我保持了经常性的沟通和交流。大家共同向往一个目标:把这套重大选题做成精品书、长销书和经典图书!
大家在共同的事业发展过程中,始终牢记习总书记有关“一带一路”的经典论述和精心描绘的宏伟蓝图!大家悉心领会国家主席的英明决策和宏观之举,共建“一带一路”致力于亚欧非大陆及附近海洋的互联互通,建立和加强沿线各国互联互通伙伴关系,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的互联互通网络,实现沿线各国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续的发展。“一带一路”的互联互通项目将推动沿线各国发展战略的对接与耦合,发掘区域内市场的潜力,促进投资和消费,创造需求和就业,增进沿线各国人民的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让各国人民相逢相知、互信互敬,共享和谐、安宁、富裕的生活。
经过山西教育出版社的坚定支持下,作家、作者们齐心协力,共同努力,经过一年多的调研、考察和策划,终于,在一带一路这个伟大的洪流中,精选出10个丝路传奇人物的创作,使这些历史人物,在新时期换发出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我们在研究、阅读大量的历史书籍和资料之后,决定用长篇小说形式来表现这些丝路传奇人物。因为小说属于文学创作,可以把历史梳理的更透彻,把历史人物写的更生动,把历史故事讲述的更动听,把中国文学的精美语言发挥的更加淋漓尽致。这样,会更利于我们的读者接受和理解,更利于我们在“一带一路”发展过程中,更激起我们的国家人民,砥砺奋进,开拓进取!
我们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为我们的祖国,为我们的人民,为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够过上美好的日子,为我们的民族繁荣富强,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因为时间仓促,可以参考的历史资料有限,书中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不足或错误,请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发现错误批评、指正。作家、作者创作准备过程中,研究、阅读、参考了国际、国内有关历专家研究、出版的图书和资料,在此,我们真诚地表示衷心的感谢!
谢谢大家!
2017年10月20日 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