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于乡村,常在锅灶间的缝隙里居几只蟋蟀,深秋时节,夜静人闲时,便可彻夜聆听蟋蟀的鸣唱。这鸣唱伴着儿女和老人入睡,烘托着他们安详而恬静的梦。那是绝美的轻音乐,流水落花般的交响,或轻柔,或急促,珠落玉盘,泉水淙淙,落入心底,整夜不息。
我不禁为之感动。是什么动力让蟋蟀有如此长久如此无悔的鸣唱呢?我想,这就是天地间最朴素的自然、本真,不计成本,绽放生命,只感恩于锅灶的一点温度,只感恩于那一点生存的缝隙,只感恩于那一隅自由呼吸的空气,就可歌唱一生,至死不渝。
胜者王侯败者寇,人们为名利而趋之若鹜,最终却成历史的一抔粪土,埋进历史的深渊里。
我豁然明白,生命的过程,就是一个感动的过程。
人一旦连感动的能力都没有了,就到了可怕的极点。若“心若死灰”,必然就“身若槁木”了。
生活中,有太多的值得我们珍惜、感动并心甘情愿为之付出的事物。用情越多,付出就越多,常常是收获也越多,成就也越大。因而,我们应常存感恩之心,努力寻找我们内在的感动的情感,感动于动物、感动于山水、感动于花草,感动于人世,感动于自在而快乐的境界,少看得失,多拾己责,让感动的心有温度,有光明,有方向。
青少年、儿童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快乐,就源自他们的本真,源自他们对世界的感动。成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快乐越来越少,就因为他们的感动日渐减少,精神麻木,思想钝化,意志消沉,有志者毕竟少数,多数人就变得沉沦,几轮挫折,甚至万念俱灰了。也有的仇视日渐增多者,那就可能修炼成欺名盗世的老妖精老狐狸了。
生命也从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曲折中发展,这是规律。事业、婚姻、家庭、人际交往都是如此,从来都是矛盾重重的。风浪再高再大,都要从中寻找令你感动的情节,既是宿命,不可舍弃,只有认真经营,你就会更健康,更美丽,更有诗意。
像蟋蟀一样感动的歌唱,人人都有自己的绝唱。
风清月白,清平浊世,长河滔滔,烟云过目,不感动难道还仇视吗?
努力感动吧,为生命感动,为世界感动,为身边的人感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