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听到“格兰生态农业公司”觉得很耳熟,见到端庄大气的女经理又觉眼熟,想来想去,可能是一种缘分,注定在 “酒高粱”将获丰收的金秋九月让我们走近格兰公司。
面对眼前成片的高粱地,起初我没太在意。二十多年前在乡下工作对农作物主要品种高粱、玉米见得多了,这些年搞多种经营,高粱种植面积少,食用的人也少,渐渐地对高粱这一概念有些模糊了。这次见到大片的高粱地觉得挺新鲜,特别是听女经理绘声绘色地介绍,对我这个号称农村工作十几年的“老农”来说是开了眼界,也第一次认真地听到“酒高粱”这一名号。近前用手抚摸着高粱穗,的确和传统的、印象中的高粱不一样,徒然有了一种亲近感。
高粱的字眼冲击着我的脑海。想起四十多年前当知青时常年食用的“晋杂571”高梁米,那是真难吃,黑壳脱不净,煮出饭又硬又涩。农家说因为高产所以普及种植,就是为解决那个年代粮食短缺困难。四年回城后,我曾发誓再不吃高粱米。
细细地端详我手中沉甸甸的高粱穗,特殊用途的新品种高粱又重新占据了我的心。“酒高粱”多么好听的名子,当精种的高粱与酒为伍,那是神奇又美妙的组合,格兰公司正是魔术般地搅动着酒原料市场,让“酒高粱”获得成功。
“酒高粱”的魅力在于它的特殊性和作为酒类专用原料的唯一性。“酒高粱”的学名叫“糯高粱”,之所以会突然出现在我们面前,是它非常适于朝阳这片热土生长。它区别于其他作物才显示出了高贵之处,生长不用农药,手工收割,自然干燥。110天生长期是它在朝阳大地最幸福的时光,每亩五百公斤以上产量又稳定着种植户的心,而淀粉含量百分之七十五、出酒率百分之五十五两个数字就是各知名酒厂看好格兰公司“酒高粱”最好的、无可挑剔的理由,它以独特的品性优势确保了目前种植面积和总产量的供不应求。
很有名气的大金门酒厂和劲牌酒业两份订单已“掠”走了八成以上的产量,怪不得公司女经理说起“酒高粱”眉飞色舞,神奇十足。
做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格兰公司,已打造出“酒高粱”国字号“丰盾牌”的金色招牌。又以崭新面貌与台湾金门酒厂和劲牌、古井、郎酒等国内知名酒厂达成了战略伙伴关系,一个“公司+基地+合作社+酒厂”的新型合作模式,犹如“互联网+”一样,向纵深、广阔拓展。
以订单生产来保证企业发展,缘于格兰公司确立的企业核心价值观“诚信、拼搏、创新、奉献”这个理念本身已走在了大改革、大发展、大竞争的前沿。
以诚信恪守人格,以诚信赢得客户,与农户、与用户建立起良好的链条关系,相互理解和融合,这是女经理讲的商道商德,也展示了她美丽的心灵。
而拼搏精神是每个企业、每名管理者必须具备和做到的。在当今市场竞争力强,经济形势不断变化中,不拼不博就没有出路,就没有生存的空间。格兰公司把它列为核心价值中,体现了公司管理者的雄心、决心和信心。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按女经理说的,谁的思想活跃,敢作敢为,且不断调整、更新,就能独占鳌头,让老同行、老商友们惊叹和赞誉。
而格兰公司的奉献就是责任和担当,它回报的是社会,是百姓。来到木兰和硕乡,邓书记面带笑容地说,这几年种植“酒高粱”尝到了甜头,过去的穷村困难户,这几年种植“酒高粱”品种,七个村年收入七十多万元,农户收入更多。单说“酒高粱”比种植玉米每亩多收入五百元,如细算帐每户十亩、二十亩或更多,那足以让农户走上富裕之路。
每年“酒高粱”收割时候,公司到现场收粮,当场现金结算,那是一个沸腾的、激动人心的场面。收割后湿粮状态每斤一元三角,这个收购价既是保守价,又是保护价,在眼下农副产品价格中也是不可相比的。
到那时,我们一定来见证呈现在眼前的一幅幅感人的场景。公司女经理双手捧着正收割、收购的“酒高粱”,满心的喜悦挂在她风韵犹存的脸上。
种植户瞪大眼珠看着从高粱地里换回的一沓沓百元大票,忘却了春种夏锄的劳作辛苦紧紧地拥抱丰收的硕果。
孙经理满脸喜悦地指着一片片即将收割收购的“酒高粱”充满着得意和自信。听说她有60多岁,事业的历练和经营充满希望的“酒高粱”产业让她年轻了许多,也俊俏了许多,话语间透出女强人的豪气。
真心期望由她领衔的格兰公司再展宏图,使“酒高粱”独占辽宁、东北、全国市场,种植面积从5.5万亩增到10万亩、百万亩,年产量依次增高,达到50万吨以上,建设垄断国内外高粱酒所有原料的最大基地。
华新集团旗下的企业都在努力打造自己的天地。三十年的创业、伟业靠一两次走近接触探究不出孙跃武董事长的雄心大略,也读不懂孙颖珍经理的满腹智慧。只有真正走进格兰公司,走进华新集团,才能把一个在盘锦创业、崛起、辉煌和朝阳大地再度辉煌的“华新”装满胸怀,让感动和激动与格兰公司同步畅想,向更新的目标跨越、远航。
(此篇荣获“华新杯”全国散文大赛优秀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