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众所皆知的大事件,老爸今年没回家过春节,儿女们心里很难受。五年前,老妈去世后,老爸自己选择了县城一家敬老院,不管儿孙们怎么劝也不能阻止他背包走进那个县里条件最好的公办敬老院。他说,在这里是和老人们一起参与各种娱乐活动,吃住行也方便自由,自己很快乐。
打那以后,我每周去看望老爸两次,送去适宜老年人的吃喝和日常用品以及换季、换洗的衣物,对送去的东西老爸都欢喜地收下,还经常向其他养员炫耀儿孙们孝顺。
去年,八十九岁的老爸突然患耳鸣很快聋了,换了两个助听器也没管用,我们与他的交流就只能靠纸笔来进行了。他说,耳不听,心不烦,按自定的养生方法做,每天挺忙乎,也很充实。
逢年节我们把老爸接回家欢聚,也是我们四代人最开心幸福的时刻。今年刚进腊月,我和哥哥筹划好,腊月二十八接老爸来我家过春节,正月十五送回敬老院。老爸还像往年那样不同意早去晚归,他今年要在敬老院过九十岁的春节,和这里的老人们一道喜迎新春,一定很热闹,有情趣,也有意义。
几经商量,最后达成“协议”,腊月二十九晚接回,正月初五送回。为尊重老人的意愿,我们只能妥协。
当腊月二十九傍晚去接老爸时,突然接到通知,为防控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县里已采取紧急措施,敬老院从即日起“封院”,外来人员一律不许入内,若接走养员要正月十五以后再进行三天医学观察确定没有状况方可回来。
我们通过护理员向老爸传话,就按这样的安排接他回家。一听正月十五以后才能回来,老爸发火了,生气地把小闹表也扔在地上。就目前这个形势,要求这么严格,只好随了老爸的心思,我们心里也很难受。老爸耳聋我们无法用语言谈论一些事,在一个小时里靠写纸条由门卫转护理员再转给老爸。那时的门卫师傅成了我们与老爸的“联系员”。
除夕前夜,我的心一直很痛。六十多年的春节都有老爸在家,给我们念“讲话稿”,发“压岁钱”,与我们放鞭炮看花玩扑克,一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今年老爸好像有预感一再说不回家过春节,没想到真赶上因严重疫情而无法回家。难过的是我们不能进去探望,他的手机只是看钟点的装饰,所以也无法听见他的声音。
大年三十,媳妇起早做了老爸最爱吃的“炸小黄花鱼”和“溜饹馇”,包了十五个鸡蛋虾仁饺子,装了两个保温壶,让我同儿子开车送到敬老院。当把饭盒交给门卫让他马上转给老爸时,我的眼泪流了下来,门里门外相隔几十米却不能相见,这是怎样一个场景啊!千家万户喜气洋洋过大年时,我们却是送年饭,又见不到老爸,真是百感交集,伤感不已。
门卫师傅把老爸昨晚写的一封信交给我们,看着内容,我的心里直哆嗦又有所感动。信上说,政府为防控疫情采取紧急措施非常正确,要坚决服从,儿孙们也要多理解,多支持。年饭,敬老院安排得很好,不要担心。家里准备那么多好吃的,等,渡过难关,疫情过后,如果自己老命还在,回家尽情享用。看完这几句,我的心更痛了。
老爸是一生为党工作任劳任怨、退休也不忘公益事业的老党员,他想的是自己年龄大了,属于易感染人群,不能给政府添麻烦,只要他人好,家人好,大家好,在哪过年一样的开心、满足。
正月初一中午,我去敬老院让门卫转信给老爸。门卫师傅说,你爸起早捎话了,非常时期,院里规定严格,不要送东西了。
我明白老爸的心思,理解了他这样做为什么,只好恋恋不舍地离开。期待正月十五以后疫情能基本控制,战胜了疫情,环境清净了,我们可以毫无顾忌地走进敬老院接老爸,老爸也会轻松自在地走出来回家团圆,享受祥和的幸福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