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精品转载 > 散文 > 我觉得
2020-11-18 11:55:11 

我觉得


丛日贵

近日,联想起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几件小事发现:即使是自己“觉得”,也不一定是事实。

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举办“首届小戏小品剧本征集活动”,并将获奖作品结集出版,作为内部资料,免费交流。我去文化大厦办事,顺便去索要作品集。王主编热情招待:“大哥,你要几本?”我想自己留一本,钟老师、闫老师两位文坛“潜力股”各一本,就拿了3本。回来后,将闫老师的那本托人送去,我便觉得,钟老师的,我也给他了。

第二年,我与钟老师探讨起写剧本的事,提起“你看看咱凌源人写的剧本”,钟老师表示:“你也没给我书哇!”是钟老师“记不清了”,还是我弄错了?仔细寻找,家中竟然有两本《凌源市首届小戏小品剧本集》!

唉,“我觉得”,居然不是事实!

类似的情况时有发生。让我不禁反思:“我觉得”,仅仅是个人的主观印象而已,未必就是现实。

某位自诩为阅读达人的老师,自己并无文章在大刊大报发表,但谈起身边教师的文章,总能挑出瑕疵来:“我觉得……”一次,我实在忍不住了,怼了句:“写文章,‘你觉得’远远不行。必须让编辑老师觉得好!”

经历过有关部门办理政协提案的过程,我也发现:“我觉得”这几个字离真真正正落实,还有一定距离。作为行政管理部门,领会提案意图,周密部署,下发文件,“觉得”已经管理了,其实不然。

孔子曰:“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意思是:即使修为圣人,也要杜绝四种毛病,即不主观臆测、不绝对肯定、不拘泥固执、不自以为是。南怀瑾先生在《论语别裁》中解释道:毋意,是说孔子作人处世,本来想这样做,假使旁人有更好的意见,他就接受了,并不坚持自己原来的意见。毋必,是他并不要求一件事必然要做到怎样的结果,能适应,能应变。毋固,是不固执自己的成见。毋我,是专替人着想,专为事着想。

什么是“我”,是最大的问题,“我觉得”的“我”应是“不自以为是”,包括不自以为是和不以自己的得失、利益为原则或准绳。

你觉得呢?

        原载《辽宁职工报》2020年11月6日

 


上一篇:烟火的味道
下一篇:我们的黄金时代



朝阳作家网简介 | 管理人员名单 | 投稿须知 | 联系方式 |
主办单位:朝阳市作家协会 版权所有 Copy right by www.chaoyangzjw.com
地址:朝阳市文化路三段4号 联系电话:0421-3605066 | 辽ICP备16005362号-1
朝阳市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