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北,姥姥不叫外婆,就叫姥姥,甚至直接称呼姥儿,将一个“姥”字儿化,透着亲切透着温暖。在东北,有一个地方,叫 “姥儿家”,姥儿家门口经常“唱大戏”。“姥儿家”是一个存放童年,收藏快乐的地方。“姥儿家”是一个惹人思念、惹人回忆的地方;“姥儿家”更是让我疼惜,却再也回不去的地方。
1、梨花深处
我家与姥儿家是临村,距离相当近,走着也就十分钟。如果在春天,你想欣赏一下松软的土地,想去看看刚刚冒出的小草,你可以放慢脚步,因为,即使你放慢脚步,也不会耽误行程,那路啊,真近啊!如果在夏天,你讨厌憋闷的炎热,或是走在庄稼地儿,有些害怕,你可以连跑带颠儿,到了姥儿家,一会儿就消汗了;如果在秋天,你又想快点儿到姥儿家,你可以穿越庄稼地,只不过地上还存留着庄稼的根部,那叫“茬子”,虽费些力气,却有如武林高手,在练习脚法,横闯武林。
冬天里,我去姥儿家的次数比较少,因为天黑得快,又冷。姥儿家的后院里,也装点着冬天特有的样貌,堆满了庄稼秸秆,但总有堆不着的地方。那是两棵大梨树。一棵是香水梨,一棵是花盖儿梨,品种不同,却都格外好吃。
在冬天里把拉回来堆在后院的柴禾烧完了,春天也就到了。都说“春江水暖鸭先知”。在姥儿家,梨树才是春的使者,就像邮差一样,不知不觉就来到你面前,告诉你,有一封信,是春天来了。春天里,梨树叶朝着天空撅着,像一张张小嘴儿,吸收着久违了一年的新鲜空气。过些时日,梨花儿开了,像雪一样,还可能让人纳闷儿惊呼,冬天还没过去吗?梨花的味道淡淡的,但你在很远的地方都能闻到它的芬芳。
对于小孩子而言,淘气的天性不会因为季节而改变;淘气的技能也不会因环境变得生疏。春天里,我总是喜欢爬到树上摘梨花儿。姥儿看见了,总是面带凶相地冲你吼,“给我下来,就知道爬树,你不疼,树不疼吗?一朵花儿坐一个果,到时候看你吃啥!”而我,总是在姥儿训话之后,还是笑嘻嘻地摘下一朵儿。最后,姥儿会用眼睛瞪我一眼,我总会说,姥儿的脸上全是皱纹,就像这梨树皮。姥儿的训斥声更大了。
姥儿喜欢吃梨,也就特别喜欢这两棵梨树,就像姥儿疼爱她的五个子女一样。这两棵梨树的年龄也不小了,姥儿伺候孩子时,也不忘照顾着两棵梨树。姥儿常和我说,“这梨树长这么粗不容易,经历风,经历雨。有时看着快要不行了,第二年春天还是照常开花结果,真是不简单。”小时候,听不懂这些大人话,现在想想,姥儿的话富有很深的哲理。至于什么哲理,我竟然也说不全面,就是觉得。或者没什么哲理,或者真有很深的哲理。
姥儿过世多年,总是在梦里梦到姥儿,也总是在想起姥儿时,想起姥儿家后院的那两棵梨树,想起姥儿关于梨树的叙述。
梨花深处是姥儿家。
冬天里,我去姥儿家的次数比较少,因为天黑得快,又冷。姥儿家的后院里,也装点着冬天特有的样貌,堆满了庄稼秸秆,但总有堆不着的地方。那是两棵大梨树。一棵是香水梨,一棵是花盖儿梨,品种不同,却都格外好吃。
在冬天里把拉回来堆在后院的柴禾烧完了,春天也就到了。都说“春江水暖鸭先知”。在姥儿家,梨树才是春的使者,就像邮差一样,不知不觉就来到你面前,告诉你,有一封信,是春天来了。春天里,梨树叶朝着天空撅着,像一张张小嘴儿,吸收着久违了一年的新鲜空气。过些时日,梨花儿开了,像雪一样,还可能让人纳闷儿惊呼,冬天还没过去吗?梨花的味道淡淡的,但你在很远的地方都能闻到它的芬芳。
对于小孩子而言,淘气的天性不会因为季节而改变;淘气的技能也不会因环境变得生疏。春天里,我总是喜欢爬到树上摘梨花儿。姥儿看见了,总是面带凶相地冲你吼,“给我下来,就知道爬树,你不疼,树不疼吗?一朵花儿坐一个果,到时候看你吃啥!”而我,总是在姥儿训话之后,还是笑嘻嘻地摘下一朵儿。最后,姥儿会用眼睛瞪我一眼,我总会说,姥儿的脸上全是皱纹,就像这梨树皮。姥儿的训斥声更大了。
姥儿喜欢吃梨,也就特别喜欢这两棵梨树,就像姥儿疼爱她的五个子女一样。这两棵梨树的年龄也不小了,姥儿伺候孩子时,也不忘照顾着两棵梨树。姥儿常和我说,“这梨树长这么粗不容易,经历风,经历雨。有时看着快要不行了,第二年春天还是照常开花结果,真是不简单。”小时候,听不懂这些大人话,现在想想,姥儿的话富有很深的哲理。至于什么哲理,我竟然也说不全面,就是觉得。或者没什么哲理,或者真有很深的哲理。
姥儿过世多年,总是在梦里梦到姥儿,也总是在想起姥儿时,想起姥儿家后院的那两棵梨树,想起姥儿关于梨树的叙述。
梨花深处是姥儿家。
2、大石头
姥儿家附近一户人家的大门外拐角处,靠一条路的位置,被称为“大石头”。许是方言的缘故,或者是人们不懂发音的规则,村里人总是把“头”读成一声,还没有儿化韵,好像只有这样读,才能固定成村子里的一个位置。还真是,如果把“头”读成轻声,好像真的没有了地点方位的感觉。
姥爷饭后经常去“大石头”那里呆着。每次姥儿找不到姥爷时,总是让我去“大石头”喊姥爷回家。我每次和姥爷回家,都会问姥爷,这里为啥叫“大石头”。姥爷总是说,“姥爷的年纪不小了,经历了很多事情,可是这个问题我也不知道怎么回答。”时光飞逝,现在我也没弄明白“大石头”的来历。许是很久以前,这里出现两个村子,以“大石头”为界,后来人们相处融洽,把 “大石头”挪走了,没了障碍界限,两个村子相处融洽,这里便成了共同乘凉闲叙的地方。
“大石头”没有特别之处,能够引起孩子关注的就是路边的一个小卖店儿。我和大姨家的姐姐是居住姥儿家的常客。姥儿经常给我们拿几毛钱,去小卖店儿买两袋儿瓜子,一人一袋儿,那时的瓜子比现在的好吃。不是我对那时瓜子味道的记忆有多深,而是吃现在的瓜子,怎么也找不到那时的感觉。反而,那时的瓜子包装很简单,小小的透明塑料袋儿,如果花费点时间,不用开封儿,都可以数完里面的瓜子。但是,就是那样简陋的包装,完全满足了我儿时的贪婪,因为再没有别的零食更值得品尝,那更是姥儿的一片疼爱。
“大石头”,这个名字还凸显出这个地方的宽敞。夏天里,这个宽敞的地方被人们极度需要着。庄稼自顾自地生长,人们也总要闲一阵子。晚上,扭秧歌便在“大石头”上演。不在姥儿家住时,我每次看秧歌都会去姥儿家呆一会儿。锣鼓一敲,唢呐一吹,我就坐不住了,倒不是我会扭秧歌,而是我喜欢那份热闹。会扭秧歌的人听着唢呐锣鼓心里都会痒,连看秧歌的人都会跟着鼓点儿颠起脚儿。女人们有说有笑,不时还被扭秧歌的人拽上一把,希望她们加入五彩缤纷的秧歌队伍;男人们扛着孩子,孩子骑在他们的脖子上,欢笑,拍手,吃着雪糕,如果雪糕化了,滴到男人们的头上,还会惹得男人们几句训斥。你看那队伍里,“孙悟空”在大闹天空,“猪八戒”腆着肚子,却不再脚步蹒跚,“张果老”倒骑驴,依旧不紧不徐……
穿越悠远的岁月,那一声声唢呐,吹出了火热的日子,那一通通锣鼓,敲响了圆满的生活。这是“大石头”赐给人们的娱乐生活,更是成为我珍贵的记忆。
大石头,大石头,刻着多少岁月悠悠!
姥爷饭后经常去“大石头”那里呆着。每次姥儿找不到姥爷时,总是让我去“大石头”喊姥爷回家。我每次和姥爷回家,都会问姥爷,这里为啥叫“大石头”。姥爷总是说,“姥爷的年纪不小了,经历了很多事情,可是这个问题我也不知道怎么回答。”时光飞逝,现在我也没弄明白“大石头”的来历。许是很久以前,这里出现两个村子,以“大石头”为界,后来人们相处融洽,把 “大石头”挪走了,没了障碍界限,两个村子相处融洽,这里便成了共同乘凉闲叙的地方。
“大石头”没有特别之处,能够引起孩子关注的就是路边的一个小卖店儿。我和大姨家的姐姐是居住姥儿家的常客。姥儿经常给我们拿几毛钱,去小卖店儿买两袋儿瓜子,一人一袋儿,那时的瓜子比现在的好吃。不是我对那时瓜子味道的记忆有多深,而是吃现在的瓜子,怎么也找不到那时的感觉。反而,那时的瓜子包装很简单,小小的透明塑料袋儿,如果花费点时间,不用开封儿,都可以数完里面的瓜子。但是,就是那样简陋的包装,完全满足了我儿时的贪婪,因为再没有别的零食更值得品尝,那更是姥儿的一片疼爱。
“大石头”,这个名字还凸显出这个地方的宽敞。夏天里,这个宽敞的地方被人们极度需要着。庄稼自顾自地生长,人们也总要闲一阵子。晚上,扭秧歌便在“大石头”上演。不在姥儿家住时,我每次看秧歌都会去姥儿家呆一会儿。锣鼓一敲,唢呐一吹,我就坐不住了,倒不是我会扭秧歌,而是我喜欢那份热闹。会扭秧歌的人听着唢呐锣鼓心里都会痒,连看秧歌的人都会跟着鼓点儿颠起脚儿。女人们有说有笑,不时还被扭秧歌的人拽上一把,希望她们加入五彩缤纷的秧歌队伍;男人们扛着孩子,孩子骑在他们的脖子上,欢笑,拍手,吃着雪糕,如果雪糕化了,滴到男人们的头上,还会惹得男人们几句训斥。你看那队伍里,“孙悟空”在大闹天空,“猪八戒”腆着肚子,却不再脚步蹒跚,“张果老”倒骑驴,依旧不紧不徐……
穿越悠远的岁月,那一声声唢呐,吹出了火热的日子,那一通通锣鼓,敲响了圆满的生活。这是“大石头”赐给人们的娱乐生活,更是成为我珍贵的记忆。
大石头,大石头,刻着多少岁月悠悠!
3、河套
在“大石头”附近,延伸着一条小路,拐上几个弯儿,不算远,走到尽头,就是河套了。河套是水的另一种存在形式。水是庄稼人的命脉。可以说,庄稼人没有不爱水的。我喜欢去姥儿家,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喜欢河套,离河套特别近。
夏天里,经常和大舅家的大哥和老舅家的弟弟去河套抓鱼,说是抓鱼,更贴切的说法应该是憋鱼。用铁锹铲些淤泥,再用一些水草,或者在岸上薅一些草,将一块儿不大且比较浅的水面围起来,当然,一定要高出水面,让水处于不可流通的状态。这样,鱼就被憋住了,抓鱼便成了唾手可得的事儿,忙碌了大半天,或许只为了一顿欢快的笑声。而一旦时间过长,就会听见姥儿在喊我们。现在回想,这笑声已经穿过了将近三十年的光景,而我,却再也听不见姥儿的呼喊。
姥儿家所在的村子盛产粉条。而晾干粉条就需要在河套边完成。河套边干松的地方,会支起架子,将湿着的粉条挂在架子上面的木棍上,让风吹,吹干粉条。每当我看到粉条,就想起了酸菜。在东北,猪肉酸菜炖粉条,可是名菜,里面是热乎乎的香气,盛满了家的味道。现在,偶尔回老家,还会经过那个河套,看见晾粉条的人在忙碌着,总会想起小时候。
“姥儿家门口唱大戏”,几乎是一句人尽皆知的东北俚语。为何在“姥儿家门口”,我却一直在思索。但小时候过年,河套边确实经常搭戏台子唱戏。那时候,虽听不懂咿咿呀呀的是什么内容,好奇心却没有半点儿的流失。总想看看“生旦净末丑”的妆容是怎么画出来的,总想从台下走上戏台,去看看水袖到底有多长,看看男演员穿的鞋是不是泡沫做的,去看看幕布后是怎样的场景。热闹的年里,在戏台下,萌发了太多古怪的想法。
戏台上,看得见人愤怒的表情,听得见人哀叹的气息,也看见过掩面而笑的欣喜。台前把幕落,幕后人穿梭。如今看来,那一方小小的戏台,唱不尽的却是人间的悲欢离合。就像戏台两边悬挂的对联,“台上笑台下笑,台上台下笑惹笑;看古人看今人,看古看今人看人。”四季更迭,光阴流转,生命也该在有限的生命里呈现最初的本色,恰似农村的博大,农村人的质朴。
过了河套,直接走到头,会看到一座小桥,那已经是另一个村子。村里人,每次从村里走向村外,需要在那里等车;从外面回到村里,也要到那座小桥下车。小桥记录着村里的人来人往,已经成了车站的代名词。我的生命中走过很多车站,这座车站却在我心底散发着无穷的魅力。每当从这里下车,穿过姥儿家所在的村子,就到家了。那种愉悦感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比拟的。小站是离家的起点,也是回家的终点。人,不论在外面飘多久,终究还要回到生养他的地方,那里是根。这话虽然朴素又普通,但我仍然要写出来。
夏天里,经常和大舅家的大哥和老舅家的弟弟去河套抓鱼,说是抓鱼,更贴切的说法应该是憋鱼。用铁锹铲些淤泥,再用一些水草,或者在岸上薅一些草,将一块儿不大且比较浅的水面围起来,当然,一定要高出水面,让水处于不可流通的状态。这样,鱼就被憋住了,抓鱼便成了唾手可得的事儿,忙碌了大半天,或许只为了一顿欢快的笑声。而一旦时间过长,就会听见姥儿在喊我们。现在回想,这笑声已经穿过了将近三十年的光景,而我,却再也听不见姥儿的呼喊。
姥儿家所在的村子盛产粉条。而晾干粉条就需要在河套边完成。河套边干松的地方,会支起架子,将湿着的粉条挂在架子上面的木棍上,让风吹,吹干粉条。每当我看到粉条,就想起了酸菜。在东北,猪肉酸菜炖粉条,可是名菜,里面是热乎乎的香气,盛满了家的味道。现在,偶尔回老家,还会经过那个河套,看见晾粉条的人在忙碌着,总会想起小时候。
“姥儿家门口唱大戏”,几乎是一句人尽皆知的东北俚语。为何在“姥儿家门口”,我却一直在思索。但小时候过年,河套边确实经常搭戏台子唱戏。那时候,虽听不懂咿咿呀呀的是什么内容,好奇心却没有半点儿的流失。总想看看“生旦净末丑”的妆容是怎么画出来的,总想从台下走上戏台,去看看水袖到底有多长,看看男演员穿的鞋是不是泡沫做的,去看看幕布后是怎样的场景。热闹的年里,在戏台下,萌发了太多古怪的想法。
戏台上,看得见人愤怒的表情,听得见人哀叹的气息,也看见过掩面而笑的欣喜。台前把幕落,幕后人穿梭。如今看来,那一方小小的戏台,唱不尽的却是人间的悲欢离合。就像戏台两边悬挂的对联,“台上笑台下笑,台上台下笑惹笑;看古人看今人,看古看今人看人。”四季更迭,光阴流转,生命也该在有限的生命里呈现最初的本色,恰似农村的博大,农村人的质朴。
过了河套,直接走到头,会看到一座小桥,那已经是另一个村子。村里人,每次从村里走向村外,需要在那里等车;从外面回到村里,也要到那座小桥下车。小桥记录着村里的人来人往,已经成了车站的代名词。我的生命中走过很多车站,这座车站却在我心底散发着无穷的魅力。每当从这里下车,穿过姥儿家所在的村子,就到家了。那种愉悦感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比拟的。小站是离家的起点,也是回家的终点。人,不论在外面飘多久,终究还要回到生养他的地方,那里是根。这话虽然朴素又普通,但我仍然要写出来。
4、老院子
姥儿家的后院有梨树。姥儿家的前院很宽敞。但姥儿家的房子很老很老,终归还是走向了岁月深处。梦
姥儿家的房子年龄很大了,在姥儿去世后没几年就卖给了别人。我没能看老房子最后一眼。直到我前天做了一个梦,见姥儿和姥爷坐在老院子里,我才猛然间意识到,我真的没有正式地和老房子道别。
在那个熟悉的院落里,我住过,早晨醒来看见鸟儿在枝头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我还不耐烦地伸着懒腰,说它烦人;在那个熟悉的院落里,我玩过,爬上院墙被杨树上的杨辣子弄伤,姥儿拿着大酱涂抹我的痛处;在那个熟悉的院落里,我怕过,腊月里杀猪,猪血喷涌而出,而我躲在屋子里,半天不敢出门;在那个熟悉的老院子里,我乐过,好多亲戚在正月里给姥爷过生日,热闹非凡;在那个熟悉的院落里,我也安静过,大黄狗趴在我身边,用舌头舔我的手,它的舌头很粗糙,我的手很痒。老院子里发生过太多的故事,以至于我无法描绘得更为详细,只能用我熟悉的排比勾勒出最初的模样。
后来,姥爷和老舅一家搬离了老院子,住到了另一个地方,我也经常去,却再也没有姥儿家的感觉。我的心告诉我,那根本就不是姥儿家。
那个熟悉的老院子,如今却再也找不回。卖了后,已经新建了房屋。自从老院子卖了后,我从来没有去过,不是怕触碰曾经的记忆,只是迈不开自己的脚步。虽说脚步是自己的,可是心却总是羁绊着脚步。无数次地尝试,终是没有成行。
院子老了,没了。姥儿和姥爷老了,没了。而我最终也会老去,也会没了。但我现在很庆幸,我的内心还收藏着关于老院子的记忆,这些记忆是鲜活的,仿佛就发生在昨天,让我心底生暖,暖如春阳。
在那个熟悉的院落里,我住过,早晨醒来看见鸟儿在枝头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我还不耐烦地伸着懒腰,说它烦人;在那个熟悉的院落里,我玩过,爬上院墙被杨树上的杨辣子弄伤,姥儿拿着大酱涂抹我的痛处;在那个熟悉的院落里,我怕过,腊月里杀猪,猪血喷涌而出,而我躲在屋子里,半天不敢出门;在那个熟悉的老院子里,我乐过,好多亲戚在正月里给姥爷过生日,热闹非凡;在那个熟悉的院落里,我也安静过,大黄狗趴在我身边,用舌头舔我的手,它的舌头很粗糙,我的手很痒。老院子里发生过太多的故事,以至于我无法描绘得更为详细,只能用我熟悉的排比勾勒出最初的模样。
后来,姥爷和老舅一家搬离了老院子,住到了另一个地方,我也经常去,却再也没有姥儿家的感觉。我的心告诉我,那根本就不是姥儿家。
那个熟悉的老院子,如今却再也找不回。卖了后,已经新建了房屋。自从老院子卖了后,我从来没有去过,不是怕触碰曾经的记忆,只是迈不开自己的脚步。虽说脚步是自己的,可是心却总是羁绊着脚步。无数次地尝试,终是没有成行。
院子老了,没了。姥儿和姥爷老了,没了。而我最终也会老去,也会没了。但我现在很庆幸,我的内心还收藏着关于老院子的记忆,这些记忆是鲜活的,仿佛就发生在昨天,让我心底生暖,暖如春阳。
5、有一个地方
梨花随风飘落了,大石头的谜底还未解开,河套几乎完全干涸,老院子也走向了岁月深处。姥儿家,真的成为我人生路上的一个小站,让我幸福地休憩,幸福地回想,幸福地坚信。坚信这世间,真的有一个地方,叫姥儿家!
原载《唐山文学》2021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