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原创作品 > 散文 > 卖菜大妈
2022-10-08 11:34:48 

卖菜大妈


王国文
        还没等好好欣赏春光夏景,转眼又到了金秋时节。天高云淡,扑面秋风,凉意浓浓。有朋友发来微信嘱咐:秋风见谅,夜也变长,换季之时,注意健康,保重身体,快乐吉祥。这几句稍有文采的、充满深情厚谊的提醒,却让我想到了那位卖菜的大妈。春起以来,每天早上三四点钟开着“小四轮”来到她固定的地摊,摆开她亲自耕作侍弄的黄瓜、柿子、大葱、小白菜等六七种蔬菜。像她这样郊区进城卖菜的,固定在这个摊点的有十来家。自从认识这位卖菜大妈,我基本上是早五点左右晨练后到她的摊上买菜。因为她的菜干净、新鲜、价格合理。就说大葱吧,别人家的葱根上带着泥疙瘩,而她的却用水把泥涮掉。我问她你把泥涮掉不是减少斤两了吗?她说:“我卖的是葱不是泥,做人办事得对得起良心,上边给咱们好政策,咱富了,也得对得起买家,让人家买个泥疙瘩回去,这叫没德性。”我开着玩笑说:“应该发一个向你学习的决定,你可称得上当代农民道德水准的楷模!”她笑着说:“你可别逗我笑了。人人心里有杆秤,凭良心办事,是祖宗传下来的。”她那轻如云,柔若水很有韵致的语调在耳边萦绕,我想,她肯定是思想里充斥着优良传统意识和文化修养的,这个温柔善良的农家妇女让我敬佩!
        白露过了六七天。早上室外温度降到十一二度,风也不温柔,带着冷飕飕的脾气从北向南飞奔。我来到她的菜摊前,没等我说话,她先和我打了招呼:“这冷飕飕的大清早你还耍单呢。”我说:“我刚运动完不冷。你可应该多穿点。”她说:“你看,我穿的不少,我把薄羽绒服都穿上了。”“那你肯定是还有厚羽绒了。”“那是啊,十冬腊月就穿厚的,到啥时候穿啥衣服。我们现在远远超出丰衣足食的水平,丰衣足食的N次方才是我们的目标。”从她的话里可以听出来现在农民的日子富足程度,更凸显出当代农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她坐在“马扎”上一边支应着买菜的,一边和我说话。她在这个时节穿着衣服还算厚实,不至于冷着。只是头上没戴头巾。留的“五号”头型冷眼看去像是戴个无帽檐的毡帽,周正的瓜子脸让岁月擀的有几抹浅浅的褶皱和微微的黑红,目光炯炯有神,一点也看不出她已是六十五岁的年纪。要不是她那柔若流水、慢条斯理的说话声,很可能让人以为她是刚毅的男子汉。说话间,我猛然发现她的菜摊的一边摆放着二堆带皮的青玉米,这东西少儿时烤着吃烀着吃,都是绝佳的美味,顿感馋涎。“那两堆玉米是你的吗?”“是。粘的,好吃。一元一穗。第一茬种的菠菜,这个玉米不但好吃,生长期还短,收了玉米还可以种一茬。你会唱《我热恋的故乡》这首歌吗?歌词里不是说:低矮的草房苦涩的井水,一条时常干涸的小河,依恋在小村周围,一片贫瘠的土地,收获着微薄的希望。这就是我们村的过去。这些年经过扶贫攻坚,变了,变得地也肥水也美了。”她手不停,斯斯文文地说着,显现了她的智慧、修养和文化。“这二堆玉米都是一样的,为啥分二堆?”我纳闷。她说,“这你不知道吧。这堆是邻居的,这堆是我的。”她指着二堆玉米告诉我。“我这个邻居呀,是多少年的要好了,可以说和亲姐们差不多少。去年秋天她家妹夫上树摘果不小心掉下来了,虽说没摔出大毛病,但是腰担不了重了,干活多了不行,重活不行。家里活计都得靠这妹子。她有俩孩子,俩孩子也有俩孩子,家里好几亩地,哪有时间出来卖玉米呀。我两家房挨房地挨地。她整不过来我就得帮她。这玉米都是我种时给她种的,常常还得帮她侍弄。这是她昨天晚上擗下来,装我车上的。”我说:“你们这种关系难得,你们这种信任难得。”她说:“我们之间啥说的没有。再说,这也是咱中国老百姓的传统啊。老祖宗都能做到穷帮穷,我们新时代的人更应该继承发扬光大。”我用玩笑的语气和她说:“你不简单呐,很善良,是个有文化的人。”她长长叹了一口气说:“什么不简单啊,我就是个高中毕业。”“你没考大学吗?”“谁不想考大学呀?可那个时候家里困难,没有劳动力,考大学只好放弃。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遗憾。这个遗憾,恐怕在这生中是不可能弥补了。好在赶上好时候,我还有点欣慰。我虽没考大学,可我现在是农民农艺师,也可以了吧。你寻思啥呢,修理地球也不是谁都能干得好的。”她仰起头看着我说:“国家不是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吗,国是家的国,家是国的家。我还是那句话,实现丰衣足食的N次方,不拖国家后腿!”
         她的话让我很感慨,她虽六十五岁了,却踌躇满志。我觉得在她身上,蕴含了太多的中国农民的美德。
 
 
 


上一篇:露 营
下一篇:政协岁月



朝阳作家网简介 | 管理人员名单 | 投稿须知 | 联系方式 |
主办单位:朝阳市作家协会 版权所有 Copy right by www.chaoyangzjw.com
地址:朝阳市文化路三段4号 联系电话:0421-3605066 | 辽ICP备16005362号-1
朝阳市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