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精品转载 > 散文 > 邻家旧时光
2024-03-03 15:58:28 

邻家旧时光


郑玉忠
         村子是不规则的平行四边形,一条路蜿蜒着,如蚯蚓穿村而过,爬向更遥远的另一个村子。村路的北边,一座老宅,藏在时光里,显得沧桑而又寂寞。守着时光,守在村口,看着进进出出的孩子们。
        石墙斑驳,留有风雨来访的痕迹。院子显然已是草的世界,曾经的路瘦在时光里,已然是窄窄的一条,时光把它雕琢得曲曲弯弯,没有规律可循。屋门已老,木制的板裂着拇指粗的口子,张着嘴,好像要说些什么,却欲言又止。窗子是秋天的颜色,深褐,木讷,如今看上去没有一丝表情,破损处如老宅的眼,洞察着小院的风吹草动。风来时,窗棂呼啦啦作响。屋顶上的石子挤落檐上的草,青瓦式的烟囱高佻地站在檐上,默不作声。这是邻居李奶奶生活大半生的地方。
       老宅满院生尘,李奶奶在的时候,绝不允许这样的萧瑟景象发生。每年开春,李奶奶都要将土墙的帽(墙最上端的部分)翻新,先是去掉旧的墙帽,再挎来新土,土壤里要加些高梁种子的壳,防裂。和好泥,覆在石墙上,抹成拱形。取出冬日从山中砍下的圪针,中间一截两段插入拱形泥里,天然的防盗护院措施完成。院子里看不见草的踪迹李奶奶总是拔得干干净净,屋门修得结结实实,窗子擦得明亮。李奶奶说这才是过日子的人家,有人间的烟火气息。
        童年,我是老宅的常客。闲暇时,就拉着母亲冲到李奶奶家的院子,一进院子,就能看见慈祥的李奶奶站在院子里,冲着我笑盈盈说:“大宝,又来陪奶奶说话了。”蹒跚的我,在院子里奔跑。那时李奶奶总要在院子里总是养一些芦花大母鸡。悠闲地溜达在时光里,只要我一来,芦花鸡就惊惶失措地四处疾驰,钻进草棚,跳过石墙,眼神里充满了愤怒和恐惧,咯咯地喊个不停。有时,我还会冲进李奶奶家的耳房,撵走正在生蛋的母鸡,母鸡一脸的不解,咯咯地跑开,我得意地捡起新生的蛋给李奶奶。每次李奶奶都会煮上几颗与我。芦花鸡的蛋是红皮的,个大,一个足以令我满足。
        在老宅的窗前,还有一盘石磨,泛着青幽的光。这可是李奶奶做美食的法宝。泡好的黄豆,放入磨眼,石磨的侧面,李奶奶绑上一根手腕粗的槐木杆,然后围着石磨划着圆,过一会儿,白色的豆浆,流出石磨的缝隙,淌入外圈圆弧形的磨盘,再流进李奶奶事先放好的铁桶。起锅生火,锅中放油,烹入石蒜,小葱,再舀入豆浆。木柴的热情催生着大豆蛋白的凝聚,泛着油花,夹杂着葱蒜以及大豆的香气,弥漫着整座老宅。每每这时,我都赖着不走,李奶奶笑吟吟地说:”等大宝吃完了小豆腐,才能喊大宝回家。”每次,母亲都被弄得不有些不好意思。除了小豆腐,我还喜欢李奶奶做的石磨煎饼。嚼着劲道,有着粮食的清香在里面。
        李奶奶做的煎饼,有玉米的,小米的,高梁的,每次回家时,李奶奶还会让母亲带一些给我。在李奶奶家的光总是温馨的,充满着爱意。我时常回忆珍藏在童年里的旧时光,纯真,质朴里,给人温温暖暖的感觉。
        如今,李奶奶搬走了。是被城里的儿子接走的。
        空下的老宅,一下子失去了烟火气。孤独地守着,岁月里的尘一点儿一点儿地侵蚀着。连平时不敢越雷池半步的草,也一下子涌入。平添着几分孤寂。
        有时,从老宅身边路过,我也会驻足片刻。凝视着,回忆里总是泛着小豆腐的清香,煎饼里的米香以及欢乐的时光。仿佛看见,一张慈祥的脸悠然走出老宅,亲切地喊着:“大宝,又来陪奶奶说话了”。
 
                      原载《西安晚报》2024年1月31日


上一篇:村庄叙事(外一篇)
下一篇:浴火成器



朝阳作家网简介 | 管理人员名单 | 投稿须知 | 联系方式 |
主办单位:朝阳市作家协会 版权所有 Copy right by www.chaoyangzjw.com
地址:朝阳市文化路三段4号 联系电话:0421-3605066 | 辽ICP备16005362号-1
朝阳市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