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随笔
(一) 九头山
董国娟
桃粉散落九头巅,翠玉相傍青色连。
游人驻足忘回返,远离喧嚣尘世间。
(二) 望春
姜艳春
千红万紫是春天,杨柳飘飘袅袅烟。
细雨丝丝伸手望,犹如仙女下凡间。
(三)其一 深秋随吟
郑英明
秋深渐觉露华凉,落叶纷飞满地黄。
雁字排空声渐远,幽怀独对暮天长。
其二 初冬随想
郑英明
初冬木叶舞寒风,雾霭沉沉掩碧空。
心向远方思暖意,期春早至百花红。
其三 盘锦游感
郑英明
盘锦风光入眼新,芦花似雪舞秋晨。
红滩碱地呈奇景,胜迹悠悠醉旅人。
(四)初冬
马燕
冬日暖阳沐心房,孤廖黄叶划耳旁。
不舍旧时秋已过,蓦然回首往事殇。
(五)其一 寒雨疾
吴晓媛
寒江孤鸿月朦朦,笛声凄切云层层。
无情银针倾泻下,杀尽残叶落满城。
其二 岁砂
吴晓媛
春赏梨花冬望雪,朝听杜鹃暮闻鸦。
岁月赠我一道疤,且作眉间一朱砂。
其三 相思引
吴晓媛
一朝相识十年思,十年相思一朝失。
满枕清寒梦难成,青丝霜坠君不知。
其四 叹痴女
吴晓媛
流云掩月月不语,浮水照影影自怜。
常叹世间多痴女,且问情深深几许?
(六)秋归
毛东星
卷地风来黄叶飞,袭人寒意劝君归。
春花秋月俱成往,柳绿桃红已是非。
(七)其一 晚秋
马英江
红枫金柳历寒霜。秋风雨露田野茫。
叶落飘舞似争香。远眺稻熟几片黄。
其二 勤学
马英江
教师谆谆传授深,学子虚心疾书奋。
书山凿路勤为径,学海作舟励志奔。
其三 四时杂兴
马英江
春日盎然万物苏,夏雨缠绵百花簇。
秋风送爽黄叶纷,冬雪皑皑银装素。
(八)其一 叹秋
韩水英
秋风生性本疏狂,搂叶耍枫情意长。
人生聚散本无常,犹抱落叶舞一场。
其二 赞秋
韩水英
岭南秋光景如春,雁来峰上绿谷深。
天光云影花胜景,醉饮诗韵自陶影。
其三 晚秋
韩水英
晚秋山径叶纷飞,寒露凉风染层林。
满目秋光山色好,石阶通幽醉花俏。
其四 秋水
韩水英
日暮秋水落彩澜,芦花舞清欢满园。
斜阳疏林映秋光,水蝽涟漪静无边。
其五 秋画
韩水英
久居闹市心烦躁,秋来兴起山中绕。
抬头见峰云先到,秋如顽童画斑斓。
(九)其一 沟通之桥
左经娟
话语轻轻搭桥梁,家长心间我探访。
理解之钥手中握,沟通之门豁然张。
情深意切话家常,误会烦恼渐消亡。
共识共筑成长路,携手同行向辉煌。
其二 桥悟
左经娟
言轻搭心桥,家长情我晓。
钥匙解千愁,共识筑辉道。
(十)其一 初冬吟雪
丁文彬
初冬昼雨夜飞霜,几树寒梅著玉妆。
月过溪桥牵蝶影,烟迷岸柳着鹅黄。
风鸣塞外频惊雁,日落关中少牧羊。
梦逐天心犹恋枕,愁随江路踏兰芳。
其二 重阳节
丁文彬
雄鸡唤醒三春梦,破晓重阳九月秋。
带雨梨花曾浪漫,经霜枫叶亦风流。
疏枝柳影知君意,寂水莲痕解我忧。
莫使琼华空对镜,霞烟一捧向天酬。
其三 寒露
丁文彬
荻花带露欲凝霜,北雁呼朋待远翔。
晓月天边悬半璧,花堤柳岸迓三光。
鸣虫助唱丰收曲,䴕鸟帮弹喜悦章。
盛景桃源非世外,白云芳草自村乡。
其四 金秋
丁文彬
三杯玉露洗秋阳,一捧金风沽画堂。
月殿情浓追梦旅,婵娟意笃客还乡。
莲池雾散莲花落,柳岸霜开柳叶荒。
碧水微波翻落日,冬颜褪尽换春妆。
其五 思乡
丁文彬
登高临远眺乡关,半载奔波尚赋闲。
久坐堂前唯静守,难逃客影莫追攀。
攻书未解人间诡,处事方知世态悭。
谁遣青丝千缕弱,漫言白雪少时还。
(十一)其一 冬夜
付永达
寒风吹散雪飘舞,枯枝摇曳霜沁浮。
炉火熊熊慰人心,冬夜漫长寻归路。
其二 月夜遐想
付永达
月牙半弯悬夜空,星光点点散天穹。
银河金水交辉映,苒物华休岁华匆。
其三 柳思
付永达
柳絮飘舞随风扬,思念无声寄远方。
山水阻隔情不变, 余生相守共月光。
其四 惜友
付永达
山河壮阔情谊长, 知音难觅望远方。
时光划过不改色, 高山流水话清凉。
其五 逆流而上
付永达
思如泉涌润心田,坚韧若铁不等闲。
漩涡逆境持守定,踏步向前展宏篇。
(十二)西丰柳
张冰
西丰柳,飞花雪。撩乱春日旧愁。
人常瘦,水常东。常常独自留。
有少年,曰青春。自顾二十不归。
终不是,少年游。归来忆君否?
(十三)其一 独孤義澄
刘福筠
海非海,雾非雾。峰回在歧路。
海上海,梦中梦。沙洲里,寻梦去。
酒筵歌席,终有归去处。
其二 三燕赋——独孤義澄
刘福筠
前燕:
鲜卑出嘎仙,悠悠三千年,宇文拓拔慕容。
自元真、有龙颜,平内乱,败石虎,
定都龙城,拓地千里!威震华夏。
后燕:
自古英雄多悲壮,忆往昔,淝水岸边、参合陂头。
家祸乱,西走长安,
秉竹节,遇明主,木秀林、金刀计,丧子痛,其可悲;
淝水边、尽忠义,大器晚成,复国慕容。
北燕:
文起出、诛奸佞、匡正义。
和龙山下、弘光门外、重振慕容。
噫吁嚱,一瞬千年,南北二塔今在,不见当年慕容。
其三 三燕赋——后记
刘福筠
赋能新时代、三年新突破,历久弥新、三燕故都,龙城朝阳!
(十四)瑞鹧鸪慢
董文惠
前朝多事后人书,横生妙趣笔锋孤。
尽述贤达,古翼幽州记,爱恨情仇笑语殊。
七旬长者儒家范,寻根问底难除。
传承不避多艰,立马扬鞭志、耀征途。
问询谁人不敬服?
(十五)其一 洒脱人生
张闯
笑傲江湖泼画墨,洒脱人生意气多。
山川广阔任我行,世间繁华醉酒卧。
其二 夏日听雨
张闯
雨打芭蕉烟绿柔,风送水花晶莹透。
夜深无人对谁言,屋檐滴落意解忧。
(十六)煮茶
刘杰
炉中炭火映窗纱,水沸轻烟绕紫砂。
香叶翻腾香满室,茶烟袅袅似仙家。
(十七)二宝趣事
刘金娜
二宝刷碗乐陶陶,家务能手可真妙,
洗洁精泡起舞蹈,水花四溅笑声高。
(十八)乡河
黄瑾
春风鸭戏水波兴, 冰块岩下水落花。
夏架彩虹优雅状, 云霞柳树奏嘀嗒。
秋来河着羊毛衣, 风和涟漪水墨画。
冬河沉睡雪花吻, 夕照金波爱生芽。
(十九)其一 深秋
董志敏
深秋叶落满地黄,寒风轻拂心微凉。
岁月匆匆人易老,珍惜当下好时光。
其二 致女儿
董志敏
青春道路岁月长,白驹过隙莫彷徨。
信念如灯照前程,辛勤耕耘硕果香。
其三 致幼子
董志敏
小小书包肩上扛,徜徉校园心情畅。
探索奥秘你最棒,快乐无忧寄厚望。
其四 冬日恋梅
董志敏
梅花凌寒迎风开,清香傲骨展风采。
思绪飞雪飘远处,别有风韵期冀待。
(二十)咏柳
张齐
枝头吐绿掩篱墙,倩影怡情享艳阳。
柳丝垂挂止客步,欣然入眼话国强。
(二十一)银杏颂
宝石玲
秋之使者着华装,金色乐章街道旁。
叶舞风中韵律长,古树年轮写沧桑。
凉意渐浓层林染,岁月长河闪荧光。
默守时光痕迹显,杏叶满地铺金黄。
(二十二)紫春踏玉絮
李欣遥
瑶芳未落银雪起,寒酥霜华盖芳仪。
同是花中好颜色,与君相逢须何日。
(二十三)望冬
暴艳丽
雪花飘舞洒空中, 千里银装映日红。
寒风咆哮幽谷重, 枝丫摇曳寂望冬。
(二十四)春趣
常荻
桃有娇容柳有姿,月下观赏正当时。
满园春色无限好,怡情追趣皆成诗。
(二十五)其一 立冬
王淑娟
凌河月色波光粼,初冬银装镜面新。
枯叶漂泊逐流去,待到新年觅春音。
其二 登木兰山
王淑娟
木兰入云天地宽,凌水临波银带弯。
繁林茂密巍巍峰,四季攀者不计年。
(二十六)其一 美玉织秋(其四)
张美玉
金秋吹笛桂蕊香,枫叶洒霜佳貌扬。
闲暇煮景邀君醉,悠然啜饮梦久长。
其二 美玉织秋(其五)
张美玉
秋深牧笛锁晚篱,黄花瘦影舞风痴。
余晖褪色披幽径,落叶铺锦染桥立。
冷露微粘牵魂梦,寒霜添韵映墙衣。
流逝韶华情何寄,独倚栏杆望月思。
(一) 九头山
董国娟
桃粉散落九头巅,翠玉相傍青色连。
游人驻足忘回返,远离喧嚣尘世间。
(二) 望春
姜艳春
千红万紫是春天,杨柳飘飘袅袅烟。
细雨丝丝伸手望,犹如仙女下凡间。
(三)其一 深秋随吟
郑英明
秋深渐觉露华凉,落叶纷飞满地黄。
雁字排空声渐远,幽怀独对暮天长。
其二 初冬随想
郑英明
初冬木叶舞寒风,雾霭沉沉掩碧空。
心向远方思暖意,期春早至百花红。
其三 盘锦游感
郑英明
盘锦风光入眼新,芦花似雪舞秋晨。
红滩碱地呈奇景,胜迹悠悠醉旅人。
(四)初冬
马燕
冬日暖阳沐心房,孤廖黄叶划耳旁。
不舍旧时秋已过,蓦然回首往事殇。
(五)其一 寒雨疾
吴晓媛
寒江孤鸿月朦朦,笛声凄切云层层。
无情银针倾泻下,杀尽残叶落满城。
其二 岁砂
吴晓媛
春赏梨花冬望雪,朝听杜鹃暮闻鸦。
岁月赠我一道疤,且作眉间一朱砂。
其三 相思引
吴晓媛
一朝相识十年思,十年相思一朝失。
满枕清寒梦难成,青丝霜坠君不知。
其四 叹痴女
吴晓媛
流云掩月月不语,浮水照影影自怜。
常叹世间多痴女,且问情深深几许?
(六)秋归
毛东星
卷地风来黄叶飞,袭人寒意劝君归。
春花秋月俱成往,柳绿桃红已是非。
(七)其一 晚秋
马英江
红枫金柳历寒霜。秋风雨露田野茫。
叶落飘舞似争香。远眺稻熟几片黄。
其二 勤学
马英江
教师谆谆传授深,学子虚心疾书奋。
书山凿路勤为径,学海作舟励志奔。
其三 四时杂兴
马英江
春日盎然万物苏,夏雨缠绵百花簇。
秋风送爽黄叶纷,冬雪皑皑银装素。
(八)其一 叹秋
韩水英
秋风生性本疏狂,搂叶耍枫情意长。
人生聚散本无常,犹抱落叶舞一场。
其二 赞秋
韩水英
岭南秋光景如春,雁来峰上绿谷深。
天光云影花胜景,醉饮诗韵自陶影。
其三 晚秋
韩水英
晚秋山径叶纷飞,寒露凉风染层林。
满目秋光山色好,石阶通幽醉花俏。
其四 秋水
韩水英
日暮秋水落彩澜,芦花舞清欢满园。
斜阳疏林映秋光,水蝽涟漪静无边。
其五 秋画
韩水英
久居闹市心烦躁,秋来兴起山中绕。
抬头见峰云先到,秋如顽童画斑斓。
(九)其一 沟通之桥
左经娟
话语轻轻搭桥梁,家长心间我探访。
理解之钥手中握,沟通之门豁然张。
情深意切话家常,误会烦恼渐消亡。
共识共筑成长路,携手同行向辉煌。
其二 桥悟
左经娟
言轻搭心桥,家长情我晓。
钥匙解千愁,共识筑辉道。
(十)其一 初冬吟雪
丁文彬
初冬昼雨夜飞霜,几树寒梅著玉妆。
月过溪桥牵蝶影,烟迷岸柳着鹅黄。
风鸣塞外频惊雁,日落关中少牧羊。
梦逐天心犹恋枕,愁随江路踏兰芳。
其二 重阳节
丁文彬
雄鸡唤醒三春梦,破晓重阳九月秋。
带雨梨花曾浪漫,经霜枫叶亦风流。
疏枝柳影知君意,寂水莲痕解我忧。
莫使琼华空对镜,霞烟一捧向天酬。
其三 寒露
丁文彬
荻花带露欲凝霜,北雁呼朋待远翔。
晓月天边悬半璧,花堤柳岸迓三光。
鸣虫助唱丰收曲,䴕鸟帮弹喜悦章。
盛景桃源非世外,白云芳草自村乡。
其四 金秋
丁文彬
三杯玉露洗秋阳,一捧金风沽画堂。
月殿情浓追梦旅,婵娟意笃客还乡。
莲池雾散莲花落,柳岸霜开柳叶荒。
碧水微波翻落日,冬颜褪尽换春妆。
其五 思乡
丁文彬
登高临远眺乡关,半载奔波尚赋闲。
久坐堂前唯静守,难逃客影莫追攀。
攻书未解人间诡,处事方知世态悭。
谁遣青丝千缕弱,漫言白雪少时还。
(十一)其一 冬夜
付永达
寒风吹散雪飘舞,枯枝摇曳霜沁浮。
炉火熊熊慰人心,冬夜漫长寻归路。
其二 月夜遐想
付永达
月牙半弯悬夜空,星光点点散天穹。
银河金水交辉映,苒物华休岁华匆。
其三 柳思
付永达
柳絮飘舞随风扬,思念无声寄远方。
山水阻隔情不变, 余生相守共月光。
其四 惜友
付永达
山河壮阔情谊长, 知音难觅望远方。
时光划过不改色, 高山流水话清凉。
其五 逆流而上
付永达
思如泉涌润心田,坚韧若铁不等闲。
漩涡逆境持守定,踏步向前展宏篇。
(十二)西丰柳
张冰
西丰柳,飞花雪。撩乱春日旧愁。
人常瘦,水常东。常常独自留。
有少年,曰青春。自顾二十不归。
终不是,少年游。归来忆君否?
(十三)其一 独孤義澄
刘福筠
海非海,雾非雾。峰回在歧路。
海上海,梦中梦。沙洲里,寻梦去。
酒筵歌席,终有归去处。
其二 三燕赋——独孤義澄
刘福筠
前燕:
鲜卑出嘎仙,悠悠三千年,宇文拓拔慕容。
自元真、有龙颜,平内乱,败石虎,
定都龙城,拓地千里!威震华夏。
后燕:
自古英雄多悲壮,忆往昔,淝水岸边、参合陂头。
家祸乱,西走长安,
秉竹节,遇明主,木秀林、金刀计,丧子痛,其可悲;
淝水边、尽忠义,大器晚成,复国慕容。
北燕:
文起出、诛奸佞、匡正义。
和龙山下、弘光门外、重振慕容。
噫吁嚱,一瞬千年,南北二塔今在,不见当年慕容。
其三 三燕赋——后记
刘福筠
赋能新时代、三年新突破,历久弥新、三燕故都,龙城朝阳!
(十四)瑞鹧鸪慢
董文惠
前朝多事后人书,横生妙趣笔锋孤。
尽述贤达,古翼幽州记,爱恨情仇笑语殊。
七旬长者儒家范,寻根问底难除。
传承不避多艰,立马扬鞭志、耀征途。
问询谁人不敬服?
(十五)其一 洒脱人生
张闯
笑傲江湖泼画墨,洒脱人生意气多。
山川广阔任我行,世间繁华醉酒卧。
其二 夏日听雨
张闯
雨打芭蕉烟绿柔,风送水花晶莹透。
夜深无人对谁言,屋檐滴落意解忧。
(十六)煮茶
刘杰
炉中炭火映窗纱,水沸轻烟绕紫砂。
香叶翻腾香满室,茶烟袅袅似仙家。
(十七)二宝趣事
刘金娜
二宝刷碗乐陶陶,家务能手可真妙,
洗洁精泡起舞蹈,水花四溅笑声高。
(十八)乡河
黄瑾
春风鸭戏水波兴, 冰块岩下水落花。
夏架彩虹优雅状, 云霞柳树奏嘀嗒。
秋来河着羊毛衣, 风和涟漪水墨画。
冬河沉睡雪花吻, 夕照金波爱生芽。
(十九)其一 深秋
董志敏
深秋叶落满地黄,寒风轻拂心微凉。
岁月匆匆人易老,珍惜当下好时光。
其二 致女儿
董志敏
青春道路岁月长,白驹过隙莫彷徨。
信念如灯照前程,辛勤耕耘硕果香。
其三 致幼子
董志敏
小小书包肩上扛,徜徉校园心情畅。
探索奥秘你最棒,快乐无忧寄厚望。
其四 冬日恋梅
董志敏
梅花凌寒迎风开,清香傲骨展风采。
思绪飞雪飘远处,别有风韵期冀待。
(二十)咏柳
张齐
枝头吐绿掩篱墙,倩影怡情享艳阳。
柳丝垂挂止客步,欣然入眼话国强。
(二十一)银杏颂
宝石玲
秋之使者着华装,金色乐章街道旁。
叶舞风中韵律长,古树年轮写沧桑。
凉意渐浓层林染,岁月长河闪荧光。
默守时光痕迹显,杏叶满地铺金黄。
(二十二)紫春踏玉絮
李欣遥
瑶芳未落银雪起,寒酥霜华盖芳仪。
同是花中好颜色,与君相逢须何日。
(二十三)望冬
暴艳丽
雪花飘舞洒空中, 千里银装映日红。
寒风咆哮幽谷重, 枝丫摇曳寂望冬。
(二十四)春趣
常荻
桃有娇容柳有姿,月下观赏正当时。
满园春色无限好,怡情追趣皆成诗。
(二十五)其一 立冬
王淑娟
凌河月色波光粼,初冬银装镜面新。
枯叶漂泊逐流去,待到新年觅春音。
其二 登木兰山
王淑娟
木兰入云天地宽,凌水临波银带弯。
繁林茂密巍巍峰,四季攀者不计年。
(二十六)其一 美玉织秋(其四)
张美玉
金秋吹笛桂蕊香,枫叶洒霜佳貌扬。
闲暇煮景邀君醉,悠然啜饮梦久长。
其二 美玉织秋(其五)
张美玉
秋深牧笛锁晚篱,黄花瘦影舞风痴。
余晖褪色披幽径,落叶铺锦染桥立。
冷露微粘牵魂梦,寒霜添韵映墙衣。
流逝韶华情何寄,独倚栏杆望月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