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 书 记
新楼刚装修完,还没等入住,我就迫不及待地买了一个五开门的白色书橱,比我结婚时买的那个黄色书橱气派、精致多了。那时的书不是很多。这些年我改变了许多,但对喜读书的嗜好却没有变,随着嗜好的加深,书便多了起来。居住的空间本就很小,这下便犯了书灾,引得妻怨声载道。有时一狠心想卖掉一些,但等收废品的师傅来时,又总是左挑右选,拿出来放回去,一本也舍不得卖。这回好了,有了大的书橱,这些流离失所的书们终于有了明亮舒适的安身之处。
对于这些书,我一次几十本,装到纸箱里,再用单车小心翼翼地带到新楼房,一本本细致的摆放到书橱里,有时一次又一次为了搬书,累得腰酸腿疼,热得汗流浃背,但一看到这些书整整齐齐,排列在一起,就像蜗居的人终于住上了新房子一样,我看着也高兴。我的书种类很杂,但居多的还是文学书籍。作家中这些年读来读去,还是最喜欢金庸、贾平凹、余秋雨,金庸的侠气、贾平凹的鬼气、余秋雨的文气令我百读不厌,每一展卷,如对挚友,同席倾谈,便觉终身受用,所以他们的书搬来后便摆在了书橱的显要位置。中外名著当然也不可少,但在心理上它们就像高不可攀的大人物,令人崇敬有加,但总觉离我太远,做不得真正朋友。
说真的,我总觉得,搬过来的每一本书都是我的朋友,伴着我一路走来,丢掉哪一本都觉得割舍不掉。有些是欢喜时读过,有些是忧伤时读过,有些是高兴时读过,有些是失意时读过。可以说,在茫茫书海中,精挑细选的每一本书都代表着当时的一种心情。它们凝聚了我平日里的点点滴滴,喜怒哀乐。每每独对书朋籍友时,便分明看到了自己成长的轨迹。生活中有些朋友会伤害你,会离你而去,但书不会,只要你珍惜,它们会始终不离不弃,一辈子伴随着你。
散 竹 情
为了净化新楼房空气,这几天我买了几盆花,其中包括我最喜欢的散竹。说起散竹,对我还真有一份情缘。
大约十多年前,我单位的一位老领导退休了,收拾办公室的时候,把一盆生的半米多高的散竹送给了我,暗红色的花盆泛着亮光,衬着修长、青翠、茂盛的竹干和叶子,远远望去,真如一位亭亭玉立、清秀可人的少女,令人心生爱恋。老领导把散竹送给我。我想,这不仅蕴含着我们多年一起工作的情谊,或许也是对我工作的一种认可吧。
我小心翼翼地把散竹捧回家,那时女儿刚出生,妻正在家休产假,这盆青翠欲滴的散竹很是养眼,对于妻恢复健康,缓解烦躁情绪起了些作用,看着散竹,我更希望我的女儿长大后也能像散竹一样,亭亭玉立、清秀可人。
生活不都是诗意,更多的是繁琐、奔波和累人。为了生计,妻未修完产假,就开始上班,忙了起来。我也如此,整日里忙忙碌碌,就无暇照顾好这盆散竹了。
已近深秋了,寒风骤起,我出差多天刚回来,发现居室里没有了那盆散竹,我到处去找,最后在窗外的吊筐上找到了它,却再也不是原来青翠的茂盛样子了,在寒风的侵袭下,已经干折叶落,光秃的只剩下花盆了。原来天气好时妻把散竹移出来,可忙碌起来,就忘了把它移进来,这可害惨了这盆散竹,我很心疼,但也没什么办法,只好收藏起这个暗红色的花盆,一直放在窗外的吊筐里。
一转眼,女儿现在已经长成大姑娘了,很喜欢舞蹈、唱歌,也很聪明可爱。这天收拾旧物的时候,在吊筐里看到了那个散竹花盆,不禁心生感慨,物换星移,时过境迁,看似无生命的东西其实生命力最强,有了它们,才见证了我们生活的意义。
到了花市,我和女儿买了散竹,栽在那个暗红色的花盆里,这盆散竹依然那样青翠茂盛、亭亭玉立。望着散竹,觉得十余年的光阴在渐渐流转,不由得想起了那位老领导,想起了那段如烟的岁月。望着散竹,也让我学会了爱与被爱,珍惜和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