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局长的难题
钱局长的家离单位不算太远,他早就想步行上下班减减肥,顺路观光一下城市风景。
这天傍晚,车子驶出单位大门没多远,钱局长突然拍了下司机小张的肩膀,让他把车停下。车子停稳后,钱局长拉开车门走了出去。
钱局长上班下班整天坐单位的专车,猛地站在风光无限的大街上,感觉有些莫名的新奇和兴奋。他深深地吸了口大街上的生活气息,背起双手,左顾右盼地向家的方向走去。
司机小张鸣了几下喇叭,打开车门喊局长上车。局长回头笑着摆了摆手。小张急了,慌忙下车追到局长前边。
“局长,你怎么不上车呀?”
“我想一个人走走,你开车回去吧,不用再送我了。”
小张又让了局长几次,局长还是那句话。
“局长,你是不是对我的工作不满意?假如是这样请你给我指出来,我今后一定改正。”
“小张呀,你想到哪儿去了,我就是想一个人走走。”钱局长认真地说。说完又补充道,“以后下班你就不用开车送我了,我一个人走回去就可以了。”
晚上,小张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来看钱局长……
第二天下班,钱局长叹着气又坐上了小张开的专车。小张边开车边轻松地听着车里的音乐,坐在后面的钱局长看着车窗外的车流和人流,心里却闷闷不乐,一点也不感到轻松。
组织部来的电话
县委组织部打来电话,通知副局长老万到部里去一趟。
副局长老林听到这事儿后很敏感地想:“赵局长退休了,副局长里面我排在第一位,到上面开会总是我去,怎么今天让老万去了呢?难道局长的位子会让老万来坐……”
老万去组织部后,老林一天坐立不安,晚上也没睡好。第二天,老万向老林问起昨天组织部让他开会的内容,老万很随便地说:“也没什么大事,是想让我担任个职务。”老林听了这话立时紧张起来,试探着问:“老万,是不是让你主持……”老万说:“是呀,是让我主持……”
老林惊呀不已,心想:“这下子可完了,盼了多年的正职还是黄汤了,老万要当上‘一把手’我这辈子可就没了戏!”想到这里,老林身上的汗下来了,脸也黄了,心情更加不好,转天便住进了医院。
老万到医院去看老林,关切地说:“老林,你这第一副局长一病,局里的工作不好办了,没人来主持呀,对工作可是有一定的影响。”
老林说:“组织不是要提拨你主持工作吗?”
老万愣了下后恍然大悟,笑道:“老林,你可能听误会了,组织部那天找我谈话,是叫我主持一个老干部的婚礼,因为他是我在部队时的老首长,说我主持比较合适。”
老林听了这话全身顿时轻松,决定立即出院。
死亡之谜
老科长退休后,小王被局党委任命科长主持工作。
以前,科里的同事一致认为小王是科里最年轻、工作能力最强的干部;这之后,科里的同事一致认为小王是科里经历最少、最没经验的干部。
小王上任后,最有气的是科里年龄最大、都叫她“秦姐”的秦香莲女士。她黑天白日地想,如果不是小王当上科长,轮八遍轮九遭轮十回也该轮到她了。可是偏偏最年轻的小王挡了她退体前的前途,让她家里科里局里都没面子,气得牙往死疼。
几天后,科里传出小王得了乙肝的消息,而且加号挺多;很快,局里人也都知道小王得了乙肝,而且加号还挺多。
小王每天早早上班,把地拖得镜面一样干净,把开水打满,给每个人的水杯沏上茶。此后,科里就没人再摸过拖布,也没人拎过暧壶,谁也不碰自己的水杯,渴得难受就到别的科室外串门混口水喝。
小王不解,想和别人勾通,人们却尽量离他远些,生怕粘柒上什么;递烟人们不接,倒水人们不喝,都敬而远之,见面笑而不答,一闪而过。小王心里特别苦闷,度日如年,不知自己错在哪儿。
一天下午,小王跳楼自杀了,是从6楼跳下去的。
科里人后悔了,局里人也后悔了。都说乙肝也没啥了不起的,能治,不至于要命。小王这年轻人自尊心太强了!
秦姐哭得很伤心,哭得鼻涕一把泪一把。
科里人都说:“咱科属秦姐对小王有感情,哭得最伤心。
老范的手机
老范是我的同事,我们经常在一起喝酒。
这天是周末,晚上下班后,我和老范约了几位朋友到政府机关附近的一家酒店聚会。刚点完菜,老范的手机便响起了欢快的乐曲。老范拿出手机对我们点点头,说:“不用看,一定是朋友打来的。”说着便把手机接了。
菜上齐后,我们开始吃吃喝喝,说说笑笑。这时老范的手机又响了,音乐是紧张的《义勇军进行曲》。一位同事笑道:“老范,这回是你老婆来的吧,快接,接晚了回家要跪着的。”
老范对我们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没说什么,把手机接了。听声音果然是他老婆。
我们边吃边聊,说着说着便扯到单位的话题。大家都对局机关办公室胡主任不满,每个人都能说出胡主任一些说话做事比较出格的事情。尤其是老范,一说起胡主任便不住地摇头,把胡主任说得一无是处,狗屎一堆。正说着喝着,老范的手机又响了。这回的彩铃声设定是个童声:“爸爸,接电话啦!”我们都笑了。不用问,一定是老范的儿子打来的。
老范接了手机后,干咳了下清清嗓子,小声地说:“胡主任您好,请问您找我什么事?”
老李和小李
老李和小李是同事,在一个科室工作,坐对桌。
老李嘴勤,好说,手脚懒,光说不动,倚老卖老。
小李勤快,眼睛里有活儿,是单位里的机灵鬼儿。
小李每天来得最早,先把单位走廊拖了,再把本科室的地拖了,然后把科室的5个办公桌抹了,喘口气后便拎着两个暖壶一遛小跑下楼打开水。
在单位人的眼里,小李这青年人不错,以后能有出息,因为能从小事儿干起的人以后能干大事儿。
老李却不这么看,对人们给小李的看法他有不同意见。当有人在科室又说起这话时,他品着香茶接言道:“我就不这么看。我可以说是老机关了,看人是不会走眼的。从打开水这一点来说,小李这人毛愣。一次拎一壶开水还不行嘛,拎两壶干什么?又不是搞打开水比赛!我看他有时拎两壶不算,走到半路还帮助比他年记大的同事拎一壶,这不是错上加错嘛!我看呀,咱们科室的暖壶早晚得让他摔了!”
对老李的看法,同事无话可说。
一天早晨,老李走进科室刚刚坐下,就听走廊“砰”的一声爆响。人们出来一看,见小李打水回来失手摔了个暖壶,地上热气腾腾的水迹里散着些亮片。
老李冷着脸回到科室,转着脑袋拿眼睛往同事脸上看:“咋样?我老李可是有言在先,这暖壶到底还是让他摔了!”
民主生活会
这个单位从来没开过民主生活会。
章局长上任一段时间后,在他的组织下,单位召开了一次民主生活会。在这次民主生活会上,局长老章先是大讲特讲召开民主生活会的重要性,并说这次民主生活会大家只能给他一个人提意见,别的领导先不要涉及。只有给他这个单位的一把手把意见提好了,把问题找准了,才能真正解决问题,把单位的各项工作搞好。
大家听了章局长的话一愣,接着便是一阵私下议论,接下来便豆干钣焖起来了,好一阵没人发言。章局长着急了,一再启发大家,说提意见不抓辫子,不打棍子,还是没有人开口。
突然,办公室主任老江咳嗽两声,清清嗓子,说道:“我给章局长提个意见,而且还是个严重问题,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他见大家都在发愣,便一脸严肃地接着说下去,“章局长一向不注意身体,忙起工作不要命。要知道你的身体不是你自己的,而是大家的,为了党的事业你得好好保重身体。这就是我对你的意见!”
听了这话,会场上的气氛活跃起来,你一句,他一句,给章局长提了很多让他保重身体的意见。最后总结时,章局长高兴地说:“咱们单位这次民主生活会开得生动活泼,开得很成功,下次还这么开,要一直开下去!”
下 棋
宋局长和孟副局长是一对棋友。如果不是秘书张亮有时在关键时刻给宋局长支招儿,宋局长是很难胜过孟副局长的。
上个月县里机构改革,宋局长退居二线,孟副局长前移一步扶正,成为局里的一把手。虽然职务变了,但两人仍是棋友,只要有时间便玩上几盘。
这天中午,两人在食堂吃完饭回到休息室,又摆开架势开战,张亮在跟前沏茶倒水,观看局势。
出车、走马、飞象,两人很快到了难解难分时刻,双方攻击的速度慢了下来。这时,处于劣势的老局长情不自禁地扫了张亮一眼,而张亮却像没看见似的,只顾往茶杯里倒水。老局长在关键时刻没了依靠,把心一横,不再抱任何幻想,拿出破釜沉舟的架势和孟局长战下去。
常言道:置于死地而后生。老局长一路勇往直前地冲杀,很快出现柳暗花明的局面,孟局长有些沉不住气了。老局长笑道:“咋样?姜还是老的辣吧?”
没等孟局长开口,张亮抬手抓起孟局长的车往对方的士角一放,大叫一声:“将!”
两人一看,这关键的一步改变了整个局面。接着又走了几步,最后孟局长挺进“大堂”,老局长败下阵来。他搓着双手笑道:“老孟的棋艺大有长进,我不是对手喽!”
“哪里哪里,还是张亮棋艺高深,你我都不是对手呀!”
对孟局长的话,张亮愣愣地琢磨了几天。
好人老陈
单位上班数老陈来得早,进屋就拖地,拖完自己的办公室接着拖走廊,然后把几位领导的办公室也拖了。在单位,人们都说老陈是个好人,而且是个大好人。
一天早晨,老陈正在拖领导办公室的地,秘书在身后长声怪调儿地说道:“好人呀,你把活儿都干了我干啥昵?整不好领导让我下岗,到时候上你家吃饭去呀!”
老陈听这话不对味儿,回头看着秘书不好意思地说:“我来得早,闲着也是闲着,没成想帮倒忙了。”说完生气地回到自己的办公室。这时人们陆续上班了,边走边说:“你看,这又是好人干的,咱们单位谁退体也不能让好人退休。”这时,听着外面的话,好人在生气,秘书也在生气,一上午两人都气得够呛。
老陈照常早来晚走,抱着拖布拖办公室,拖走廊,只是不再拖领导的办公室。他这样拖来拖去便拖到退休。
老陈走后,走廊便由秘书拖了,但是拖得不干净。单位新来不久的大学生激动地说:“老陈退休了,咱们单位再也没有这样的好人了。”话音落地,大家无话可说,但心里别扭,还堵得慌。
后来,人们便渐渐把老陈忘了,偶尔有人提起,还要想一会儿才能记起这个好人。再后来,人们就记不起了,走廊几天不拖也没人说
单 位
他和她是大学同学,毕业后一起参加部门招聘,双双录取,然后成家立业,既是一个单位的同事,也是一对夫妻。
单位大,事儿也多。大家上班后过10点便“开扯”,东扯西扯没完没了:今天你孩子升学请他喝酒,明天他孩子结婚请你吃饭;后天他爸烧周年请你捧场,大后天你搬家请他观光;大大后天他妈过生日请你光临……几个月下来二人苦不堪言。
他和她结婚多年未育。闲时两人磨牙,她说:“你去医院检一检。”他说:“你到医院查一查。”然后一笑了之,都没当回事儿。他们家在外地,近年来没啥亮点,也没生育,在单位演不出“节目”,几年来“随礼”支出上万元,且无分文回报。两人来气形成统一战线:单位谁整事儿也不“随礼”,只要干好工作就行。
此后,单位有人邀请,大家应邀前去喝酒,下午单位无人,二人也不上班,在家里自己寻开心;再此后,单位人便说他俩“不讲究”,也“没人情”,逐渐“臭”了起来。他和她眼见心烦,在单位感到别扭,便打电话和到南方创业的同学商量,决定双双离岗创业;再再后来,他和她从北方到南方创业成功的事迹上了大报,上了电视,单位人知道后哑然无语。
单位有好长一段时间听不到笑声,三吹六哨的明显减少。
科 员
废物局闲杂科7个人,一个科长,5个副科长,一个科员,都在一个办公室办公。
科员小庞每天来得很早。他先是把办公室的地面拖了,然后从5楼跑下去到水房打来两暧瓶开水,再然后把科长和副科长的水杯涮了,有的放入红茶,有的放入花茶,一一沏上,盖上盖儿,这时上班时间也快到了。
几位科长副科长先后来到后,坐下来喝着小庞沏的香喷喷的热花,笑咪咪地听小庞给他们一一分配工作。这位去开那个会,那位去开这个会;这位去参加检查团,那位去上检查组,很快一一走人,办公室里就剩下了小庞。这时,他也沏上一杯热茶,翘着二郎腿,看着报纸,接着电话,把科长和副科长们第二天的活动内容按照各自的分工记下来,准备第二天上班时给他们分配工作。
科长和副科长们不在,小庞在办公室一统天下,呼风唤雨,很是自豪,一天工作下来心情很好。
别的科室的科员有时过来闲唠,见小庞在科里一手遮天,笑道:“庞科长,你把6个科员都打发走了?”
小庞笑道:“哪里哪里,官多奴自大,奴大官自小。老兄,庞科长谈不上,小小科员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