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原创作品 > 评论 > 拥着灵魂取暖--读刘东成长小说《兄弟》
2017-06-28 14:25:18 

拥着灵魂取暖--读刘东成长小说《兄弟》


凌河人家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无兄弟。(《论语》)

兄弟如手足,是一个人情感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兄弟之间的情感那是血浓于水的。兄弟情义,是普世性的,济世性的,是可以拥着灵魂相互取暖的。兄弟情是关爱,也是责任。就如涸泽之鱼,相濡以沫。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刘东的成长小说《兄弟》叫你感受到了灵魂的温度。

成长小说《兄弟》如辽西冬天里的小火盆,时时刻刻温暖着你的灵魂。小说描述了常平平张晓雨两个家庭的变故,赞美了常平平常安安张晓雨龙龙四个小孩弱势环境中的彰显出的人性的光辉。让每一个读者都感受到灵魂的温度与力量。

小说一开始就先声夺人地描绘出张晓雨的自私任性凌厉冷漠的形象,常平平则不同,那是一个善良憨厚沉稳宽容的成熟的小大人的形象。听凭张晓雨的支使,宽容体贴不计较。包括张晓雨用刀片划烂了常平平的本子,不计较,却有智慧的讨要了新本子。用冷智慧,暗较量,改变着飞扬跋扈的张晓雨。

常平平与常安安是双胞胎兄弟,都是早产儿,常安安患有脑瘫。他们一生下来就不记得爸爸妈妈的模样。只是听说他们离婚了,退休的奶奶去世了,只靠爷爷一点微薄的劳动维持生计。在家里,常安安能走十多步路,就得躺下来。常平平是常安安的保护神。在一次常安安点着煤气灶为哥哥煮方便面被误解受委屈,吃饭的时候哥哥吃着热水泡冷馒头,弟弟吃着方便面卧着一枚鸡蛋。在别人看来是害怕恐惧忧愁,常平平却觉得这事是他们最幸福的时光。觉得心里暖暖的,就像流过一条清澈明亮的小溪。

爷爷知道自己的日子不多了,刻意地锻炼他们,希望他们成长起来。也更偏爱平平,希望他更快长大,担负起照料弟弟的责任。有时就故意多给平平一个火腿肠,没有安安的份。还给平平讲述“大牛活下来,小牛才有奶”的哲理。平平硬是推翻了爷爷的哲学,把更多的爱给了安安。无论是在家做康复,还是在医院做康复,平平就是安安的生活之柱,平平就是一个会发光发热的灵魂,就是爱与责任的载体。

平平还是一个正视现实,体贴他人,有自尊的人。在完成第一个疗程的康复后,平平变得成熟了,拒绝张晓雨妈妈的第二次资助。幼小的心灵有感恩,也有自尊与强大。

平平灵魂里的温暖与光明,还慷慨地照亮和温暖着张晓雨那颗受伤的心,是那样的智慧宽厚。张晓雨不愿见到继父家的小弟弟,离家出走。其实弟弟张晓龙生母车祸而死,够可怜了。常平平机智地与张晓雨联系,尊重张晓雨个人尊严的选择和自由。爷爷与张妈妈取得联系,一家人同意张晓雨住在平平家。张晓雨正是在这样的环境里,了解了平平与安安的境遇,感受到了兄弟之间的灵魂取暖。常平平爱人,又爱得有自尊,有温暖。让张晓雨由一个自私任性凌厉冷漠的灵魂变得善良体贴热情温柔。

只有一个常平平的付出,那不叫爱;常安安的懂事可爱体贴感念愧疚,与常平平的爱的碰撞,才绽放出爱的光辉。精神的成长,在于内心的善良坚韧与强大。读到这样的情节,我的泪水都凉了。哥哥夸弟弟聪明时,弟弟安安对哥哥说,我如果不聪明,是不是就好一些。如果我长不大就病死了,是不是生活就不再艰难了。弟弟听哥哥说,双胞胎弟弟,如果弟弟死了,哥哥也会活不长时,弟弟坚强地说,为了哥哥,我要坚强的活着。

爱与责任的力量不仅在与温暖他人,更在于拯救一个或是很多的灵魂,形成一个凝聚正能量的社会场。

古语云: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这就是大同吧。小说《兄弟》结尾充满了阳光般的色彩,平平安安晓雨龙龙都在一所学校,快快乐乐地成长。那种温暖,就该是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的色调吧。

刘东的小说《兄弟》,语言生活化,儿童视角,读来叫人亲切。如平平回家不见安安很惶恐,见了安安才释然。“心也回到了肚子里,竖起来的头发也重新躺下来”语言真切质朴灵动,有生活质感。

小说正文部分,页脚设计独特有创意。右上角是哥哥背着弟弟,与封面一致,贯穿全文主题。左上角是与本章内容相关的小饰物。开篇是张晓雨叫常平平撕开薯条袋子,左上角就是一个撕开袋子一角的薯条,做康复时是一扇病房门,最后一章是两只互握的手。细节之处独具匠心。

刘东的成长小说《兄弟》,如一盆炭火,在精神的暗夜里,给人带来灵魂的温暖。醒来之后,仿佛自己变成了聚能人,有无限的爱和责任,在这个冲阳光般的爱的世界里快乐成长。





朝阳作家网简介 | 管理人员名单 | 投稿须知 | 联系方式 |
主办单位:朝阳市作家协会 版权所有 Copy right by www.chaoyangzjw.com
地址:朝阳市文化路三段4号 联系电话:0421-3605066 | 辽ICP备16005362号-1
朝阳市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