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作家孙超的《朝阳两佛舍利考》终于读完。这本二十一万多字的考据文论,引古籍拓碑文书传说考实物,旁征博引,隔桥索溪,质疑发隐,言出有据,结论凿凿,行文检肃。
一、解题
朝阳:现为辽宁西部的一座地级城市。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五胡十六国时期的前燕后燕北燕都曾建都于此,故有三燕故都之称。是一座已有1700余年历史的古城。顺带说一句:历史上有一些偏见,实在是夜郎自大意识。前燕。其统治地区包括今天河北、山东、山西、河南、安徽、江苏、辽宁各地一部分。同时期西部的前秦前凉南方的东晋,都未必比前燕强大。
两佛:释迦牟尼佛和定光佛
释迦牟尼(公元前565年~公元前486年)。被后世尊称为佛陀(Buddha、意为"觉悟者")、称为佛祖。
定光佛:又叫"锭光佛",燃灯古佛。燃灯"生时,一切身边如灯,故名燃灯太子。作佛亦名燃灯"。燃灯佛于释迦牟尼过去世为其授记,说:"善男子,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根据"劫世"理论,燃灯应生在过去世"庄严劫",并预言九十一劫后,释迦牟尼接班成佛。依据佛教竖三世说,定光佛是过去佛,释迦摩尼是现在佛,弥陀佛是未来佛,因此说定光佛与佛祖释迦摩尼有师徒之谊。
舍利:俗称舍利子,原指佛教祖释迦牟尼火化后留下的遗骨和珠状宝石样生成物,因而又称佛骨、佛舍利。后来亦指高僧死后焚烧所遗之骨头。
考:推求,研究。
二、孙超的考证
释迦牟尼佛舍利在朝阳北塔天宫发现:1988年11月,在北塔第十二层发现“天宫”,在天宫中发掘出一座高约10厘米的金塔,在金塔的玛瑙罐中发现舍利两颗:乳白色的为佛骨舍利,红褐色的为佛血肉舍利。血肉舍利子,是国宝级,目前发现仅此一颗。
北塔舍利发现后,怎能说就是佛祖舍利?这是正常的疑问心理。孙超从北塔身世变迁、北塔出土题记砖、北塔天宫石函门板外侧题记、北塔天宫物账题记砖等有关资料进行详实辨析考证:隋文帝杨坚从小在寺院长大,印度高僧曾送他“一包佛祖真身舍利”,隋文帝称帝后“将舍利分赐天下113个州”,当时朝阳是营州治所,自然有获得机会。据《法苑珠林》、及《集神州三宝感通录》可证:仁寿二年“隋文帝第二次分发舍利,朝阳营州在此之列”。孙超先生很有考据文字功夫。先写朝阳发现舍利、考证舍利来源、论证此舍利就是隋文帝分赐的舍利、简述护持舍利的要员及经过,写清来龙去脉,令人信服。
锭光佛舍利,2004年10月在南塔附近发掘。据出土的《佛舍利铭记》:“藏释迦佛舍利一尊,锭光佛舍利一十八粒。”只是实际鉴定清理出舍利一十四粒。据孙超推测“也许可能有影身舍利,年久变质”。孙超对《佛舍利铭记》文字进行了独到的点断解释,明确了位置所指,舍利数量,辨析了数字不符可能原因,详细考辨姚汉英族系与锭光佛舍利的关系。
纵览全书,尽管考证辨析由于列举阐述多种典籍、碑记文存,使行文稍有纷乱感,但枚举论述是充分的、用语是准确的。只要细读,就会品出主旨所在。
三、推想,很有引发意义
灵感寺何在?“朝阳城内第四塔”?
“灵感寺塔不是东塔”。“南塔不是灵感寺塔”。孙超的陈述是肯定的。这就铺垫出朝阳城内或有第四塔。这推想不是空穴来风。这一问题写入书中,启迪后世,对研究朝阳多彩的佛教文化很有意义。
朝阳三座塔,已是考定的。如果再考出第四座,又将是石破天惊。考古,就要有循着蛛丝马迹刨根问底儿的精神。
四、印刷的小瑕疵和一处疑问:
P93:路龙 应是 卢龙
P119:被他 应是 北塔
P172:懦学 应是 儒学
P213:2014年 应是 2004年
这类点校毛病或因忙或因疏忽,但我觉得孙超这本书对史学对佛教对朝阳都有很重要的学术意义,再版应行勘误。
我的一处疑问是:P67的柳得恭。书中写的是“朝阳历史学家兼文学家柳得恭”。我模糊记得柳得恭是朝鲜历史学家兼文学家,一查,也是。“朝阳”是“朝鲜”之误吧?还是真曾是朝阳人,我不知。
同济的李秉毅教授说:“ 城市文化遗产是城市历史发展的见证,是城市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研究城市、人类发展历史,借古明今,有利于促进城市发展。 在历史科学研究进程中人们发现,历史古城、建筑、构筑物(如中国的赵州桥、都江堰,埃及的金字塔)等有很深奥的科学道理,有的甚至是现在人们还不清楚的科学理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尤其是保护凝聚了3000多年历史文化的中国历史文化遗产,对科学研究有重要的意义。”朝阳,红山女神的故乡;朝阳,“乃中华文明肇兴地之一”。对“佛教文化作为朝阳诸多文化现象之一”的研究,孙超先生的《朝阳两佛舍利考》意义是巨大深远的。
文化的发展需要传承。政治经济人文的继承扬弃不是机械地照抄,更不能是盲目地否定。文化积淀的可取处很多,因地制宜与时俱进地学习发展,才有利于社会国家民族的发展。从这切实地角度领会,才能认识朝阳价值、民族价值、中国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