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毕业等于失业,其实不尽然。这里要插一句,原因种种,我不得不承认我比许多同龄人都需要一份工作让自己的经济独立起来,但我并未心急,而是满怀希望地坚持读到了大学。于是,一切如我所愿,在毕业之初,我就找到了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虽然还在培训期,但我相信,我会在这最美的时光里,越走越远……
2013年8月27日,我清清楚楚记得那个日子。那日,我登陆腾讯QQ,收到群消息,某私立学校正在招聘作文老师,信息很详尽,待遇很诱人,最重要的是,专业对口,志趣相投,而且距离我租住的宿舍步行只有10分钟的路。思索再三,我拨通了电话,进行了面试。
说实话,从走进那所学校,到面试结束见那里的领导,第一感觉就是,那里一定是个比公立学校要求更加严格的地方,而我,只能庆幸自己不是一只得过且过的寒号鸟。试用期间,一个人在一间屋子做一份固定的工作,但我并不觉得乏味,反觉给了我一个“慎独”的机会。于是,一颗因刚毕业而略显浮躁的心渐渐沉静下来,脚踏实地去做每一件事。课余时段,我深深感受到了来自这个大家庭的温暖。一声“早呀”,一句“坚持”,一个“拜拜”,一弯善意的浅笑,都给了我莫大的鼓励。考核那日,也许因准备充分,我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于是,顺利进入了培训阶段。
如今,我认识了培训师,结识了新队友,正在进行紧张而有序的培训生活。大家都知道,学文的人比较感性,有了感受总要诉诸笔端才觉得痛快,因而忙里偷闲,挤出一小段时间,写下这几段文字。
最美的时光,在路上,而我,正在这最美的时光里学习,学习,再学习……不断地完善自我,挑战自我,超越自我。这一路深深浅浅的足迹,见证了我的成长。感谢一路走来助我成长的你,你们!前方的路,也许曲折,但我深信:曲径通幽,历尽波折才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虽然,也会羡慕别人早上有人送上班,中午有爱心便当暖胃,晚上有温暖的家可以回;也会感慨一下自己,一个人下班小跑去买饭,晚几步店面就会关门,吃完饭还要赶在宿舍其他人没下班时补上一觉,不然一定是睡不够的。当然,只是偶尔的羡慕一下、感慨一下而已。就像对于工作充满希望一样,对于生活,我也一样怀揣梦想。
在此,诚愿看到这些文字的你,对自己存信心,对生活存希望。不是所有大学生毕业都找不到工作,也不是所有人都比自己过得好。对的时间遇到对的工作,就好好奋斗吧!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就好好生活吧!人生路漫漫,不要白白浪费了最美的时光……
人民公园的盛夏
穿过喧嚣的步行街,就是风光旖旎的人民公园。古槐在轻歌,垂柳在曼舞,郁郁葱葱的爬山虎在精心地编织绿色的瀑布。这里是老人们的“健身房”,也是孩子们的“游乐场”,还是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绝佳去处。
现在是盛夏,雨水充沛。这不,又下雨了!瞧,槐树的叶片有雨珠,柳树的枝条有雨珠,假山上有雨珠,荷叶上有雨珠,人们公园变成了雨的世界。盛夏的雨,虽然没有第一场春雨那般令人又惊又喜,却也不像潇潇秋雨带给人浓浓的凉意、淡淡的清愁。
雨停了,太阳携彩虹一起出现了,人民公园又添一道迷人的风景线。空气格外清新,泥土的气息混合着花草的芳香,让人神清气爽。七色光洒在荷花池里,再现了“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绝美画卷。这一池的荷花,变得愈发清雅。
一枚小巧的花苞,借着晶莹剔透的雨珠展示它别样的风韵。它把雨珠结成一串串水柱,成股流下,落在日夜陪伴它的荷叶上,洒进滋养它生长的池塘。就像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一样,一枚花苞,亦懂感恩。
此时走进人民公园,就像走进清新脱俗的人间仙境。在这里,你会忘了近在咫尺的步行街的喧嚣,也会忘了深埋心底的剪不断、理还乱的丝丝烦恼。何乐而不为呢?
知秋
“一叶落知天下秋”,其实秋的第一片叶落往往是不被人察觉的。当我们踏着遍地泛黄的叶,耳畔传来沙沙的细碎的声响,才发现,云已淡了,风已清了,秋已深了。于是,心醉了,醉倒在浓浓秋意里,醉倒在前辈的秋情中。
秋日的心,是易安的愁。
重阳佳节怎奈愁云永昼?于是乎,“人比黄花瘦”。独守窗儿,望“满地黄花堆积”,“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物是人非事事休”,双溪那单薄的舴艋如何载得动这许多的愁?
伴着潇潇暮雨,迎来又一个黎明。易安那羸弱的身影,幽怨的神情,在脑海里停留,经久不去。儿女情仇也好,国难家恨也罢,都在这秋日里恣意蔓延。
也许,秋,真的是伤感的季节。
因而有了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哀叹,有了柳永“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的别愁,有了白朴“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的凄楚。
然而,秋也并非只有愁。
秋日的魂,是王勃的壮志豪情。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之际,感慨“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他深知“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但这并没有让他意志消沉,因为他深明“老当益壮”、“穷且益坚”。
合上眼,王勃那少年壮志的翩翩风采有如他笔下的孤鹜一般与落霞齐飞,壮志难酬也好,怀才不遇也罢,都在这秋日里烟消云散。
于是,愁苦之中,便有了另一种东西让你怦然心动。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刘禹锡眼里的秋沉稳庄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左春妮更护花”,龚自珍心里的秋情深意浓;“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毛泽东胸中的秋雄浑开阔。
我,醉了。
秋风过处,丝丝凉意,缕缕芳香。
放眼望去,一篇黄色的海洋,一派丰收的景象。玉米黄了,谷子黄了,树叶黄了,尤其耀眼的是那片金色的葵花田,在那里,我看到了大艺术家梵•高的脸。那张脸,并没因割下左耳而显得痛苦,而是如同向日葵一样笑得灿烂。
我的心中荡起了如同葵花的笑靥,奔跑在翩翩落叶残红上面,倾听秋的沙沙声响,倾听这个煽情季节的独特心声。
我知道,秋已很深很深了,带着点点滴滴的愁,但更多的,是丝丝缕缕的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