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南八家子乡的地界,镌刻在大石头的“白川州遗址”五个字,鲜红,醒目,提醒我该慢下步来,仔细寻找先人遗留的点点痕迹。同样生在丘陵高地,人与水的缘分有深有浅,我禁不住羡慕这里的人们偏得山水的青睐,前有罩,后有靠,面河而居,一睁眼就看见大凌河,每晚枕着涛声入梦。一个地方如果仅有当下而没有历史,注定不会有山高水长的未来。时光如流,回溯到1600年前,一只从西拉木伦河走出的游牧民族,就在这里繁衍生息。
大凌河在辽西大地上奔流,博爱包容,一边走一边汇集着各个支流,到了南八家子地段,顾洞河水和红村的一脉清流加盟后,水面变得宁静开阔,宛若处子。在凌河北岸的黑山峡谷与窟窿山屏障之间的辽宁北票市八家子乡四家板村,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五弟明王耶律安端的私城,赐名白川州,是史料中记载的北票地区最早的一座城市,是辽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据说顾洞河是一条神奇的河流,它有很长一段地下暗流,穿过桃花吐镇的几个小村,在南八家子露头后,注入大凌河,因此造就了偌大一片湿地。湿地是大地之肾,生发大地的元气。水与草交织,绿树倒映成趣,歌曲《川州故里白狼川》的优美旋律从水面浮起:我的心爱在河边,河边有一片辽阔的大平川,碧波连连山水间,宜居的小村庄洒落在岸边……
相比于南八家子,其实我更喜欢白狼川这个称呼,古意盎然,意象辽远。大凌河古称白狼水,白狼水滋润的一脉山川,注定留下许多安静的时光和美丽的传奇。慕容湖畔,矢车菊和石竹花摇曳着自己的美丽,慕容鲜卑的贵妇们头上戴着金步摇,走起路来也像花儿一样风姿绰约吗?他们的鎏金铜马鞍和主人一起缔造了三燕盛世,马蹄远去,他们的祖先在四家板村喇嘛洞组的西山坡上静静安息。走过美丽的木栈桥,走近1100年前骁勇的契丹人,湖水的微波里,可倒映着大辽国的辉煌?也正是在这河水旁,慕名远来的蒙古公主爱上了这一方水草,也爱上了一个人。她在凌河湾的上游沐浴,下游的一段河里恰巧贝子也在沐浴,于是公主下嫁,共浴凌河水的两个人结成姻缘。据说跟随公主而来的八大匠人的后代仍在附近居住,公主则长眠在八家子后山。公主坟周边的三座白塔已毁于“文革”,松柏依旧青翠,彰显着皇家高贵的30多株马尾松遮阴蔽日,风过留声。
凌河岸边的长宁寺始建于乾隆元年(1736年),是非常有代表性的北方喇嘛寺庙建筑,大雄宝殿前有一棵古柏,据说是辽代所植。站在千年的古柏树下,我猜想,如果可以和时空对话,我就能询问它的年岁,又是谁人所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朝阳市百年以上古树名木仅一百多株,八家子乡就独占了好几株。这里的古树品种多,有柏树,国槐、橡树,榆树等。八家子的那些树之所以长了这么久,我想是因为它们长在水脉上。八家子文化站长冯学军说,该地仅有3个小村的沟岔常年有泉流出。有些树不乏灵性。长在南沟村南窑组王姓人家院子里的一棵国槐,是老祖宗闯关东过来时栽下的,如今已经穿墙而过,四人合抱粗,戴胜鸟儿在浓阴里做窝歌唱。据说这么多年来,它掉下的枝叶没伤害过猪鸡鸭鹅,如果这棵树的枝干受到损伤,小村就有不祥的事发生。这棵树是否如传说那样神秘有待考证,这样的传说却体现了树与人的和谐相处,更重要的是保护了这棵树不受人为伤害。总之古树能保存下来,是机缘,更是奇迹,它们能逃脱斧斤雷霆之祸,经百年风霜雨雪,是活的历史。长宁寺殿后的悬崖石窟,如果是河水的冲刷使然,那么河道什么时候改道退后而留出一块空地?若干年后又在这里建起一座寺?长宁寺断崖下面石窟里的佛像与绘画,到底是清代所为,还是像凤凰山摩崖佛龛一样北魏就已经存在?是因为大德高僧在石窟里苦修而取名喇嘛洞吗?晨钟暮鼓,经声佛号里,有多少尘事随风而去?
在南八家子,幸福就是毛毛雨啊,会自己从天上掉下来。曾经的南八家子步履缓慢,一条滨河路将她拉进朝阳10分钟经济圈内,让她驶上快车道,飞驰而行。南八家子的红村,是有颜色的村落吗,如果有,那是血与火的颜色。大凌河平日里微波细浪,它暴怒的时候,掠走良田,民不聊生。半个世纪前,红村人与河争田,而且争过来800亩。红村人三战凌河,把两股河水截成一股,逼河让路。在红村纪念馆,一条800米长的石坝、3米高6华里长沙坝的沙盘模型,讲述红村激浪的故事。一条新旧衔接的大坝巍然屹立着,乡人指点着说,远处的那段青石坝就是当年红村人拦河筑的坝。我非常想触摸它,也许还能感知到先辈的体温。据当年大连知青回忆,1969年8月的一天,两宿一天的大雨将大坝冲毁,为了减少损失,保住稻田,村书记王文志和村民、知青一起,用自己的身体堵住了决口。
这是全国第一家村级纪念馆,讲述着“辽西红旗渠”的故事,也保存了辽西的许多记忆。在一床熟悉又陌生的麻花被前,我陷入沉思,很多事物会流逝,许多故事也将会开始。悠悠白狼水,千年古川州。云水间,转眼一幅画,转念一首歌,老故事值得探秘,新故事正上演。探古寻幽,地肥水美、前承后璀的南八家子,懂得分享之美,畅心园给予视觉与心灵的休息,观光园打造品质和味道的传说,他们正在努力把自己打造古老朝阳的后花园、会客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