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山,称不上一座山,不险峻也不巍峨,仅仅是辽西丘陵上的一个小小的隆起,但它却算得上秀丽婀娜。观察一个人,自古就有南人北相或北人南相的说法,在我而言,观察一座山也是,这座山便是是我眼中的北人南相了。
其实这座山就是一道岭,名字叫金鸡岭,坐落在北票市南八家乡四家板村朝阳沟组。
我去的那天是蓝天白云携来一缕缕清爽的7月3号。早5点30分,我独自骑车,没有通知朋友的原因是,我在三年之内都没有长途骑行过了,我不知道这次从家到四家板近三十公里的路程,还能否抵达,若把人都约了去,我中途回返,说不过去呢。晚上下过雨,晨起空气大好,没戴面罩,通透呼吸久违的清新。入东外环,很长一段顺着河湾的路,然后向右拐进滨河路,路两侧的庄稼点点泛光,而呈现在眼前的大面积的绿,则是这斑驳的光点的背景了。这大面积的绿是被众多的叶片托起的,在晨阳中,它们轻轻地摇曳,像是感知了今年的丰收似的。
依旧沿着大凌河骑行,而心就在此间悠然。虽然我不是农人,但一片片的庄稼,会牵动所有热爱它们的人的心,苍鹭在上下盘旋,水鸟在凌波微步,锦鳞偶尔跃上水面。每次骑行在这条路上,我都有下车观览的欲望,这次也不例外。站在路边的碑界处,面向东北,是隶属于北票市的南八家子乡;面向西南,是隶属于朝阳市桃花吐乡。沿着石坝下到河边,短短的十几步远,我就听到了啄木鸟啄树的声音,还看到了长脖老等单腿站立水中静待小鱼来到嘴边的夸张姿势,更有黑头褐脖白身的叫不上来名字的飞禽荣辱不惊地站在苇草和河水的交界处遛遛跶跶,它们以各自拿手的绝活在欢迎我的到来呢。
二官到了,又是一个旅程的节点,用不着休息。南八家乡政府到了,我知道梅乡长、张乡长、宣传助理小韩,文化站长老冯在今天会陪我进山。在乡政府门前环行一圈,还不到上班时间,于是穿越苞米地,直奔四家板村喇嘛洞村民组的长宁寺,这是我的一个灵魂的驿站,在那里,稍事休整等待冯站长开完会一起去朝阳沟金鸡岭。
沟里的房屋废弃了,水井默默,碾盘默默,沿沟的蒲棒、小树、小草、小花自在生长,充盈着原始的氤氳之气息。沿着季节的小河向上,左边是风化酥松的沸石,那上面铺有一层细细的风化了的粉末,可以让人驻足恣意书写,而我却不忍去触碰上天赐予它的这幅真实的面目。然后我转身便走。渐渐有了石板路,石板上就有了大大小小数不清的三爪印,我努力地一个一个地数着,可数也数不过来。三爪印有上行的,有下行的,有横向的,有纵向的,小的比手掌还小,小的旁边肯定有大的,大的跟40码的鞋差不多。我脱鞋用脚和爪印比较着,我以我的肉身亲近它,而金鸡岭上的三爪印已经有了一亿四千万年,它是小鸟龙足迹化石。我想它们肯定是一个大家族,老祖母领着一群子孙在河潭边游玩时火山烈焰翻腾,一大家子就以这样的造型定格下来了。
恐龙曾统治过地球。北票是第一只鸟起飞的地方,第一朵花绽放的地方,有一群小鸟龙绝对不足为奇,我猜测就在沸石层中间,肯定有大型恐龙生存过。朝阳人有气魄,敢招惹世界人的目光,不仅仅是朝阳的历史文化、佛教文化,更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为丰富的古生物化石宝藏。小村里的农人常常拿着化石垒个猪圈砌个墙啥的,不过现在化石炒得热,农人也把手里的化石当成宝贝似地供起来,我猜想北票的谁家都兴许有一两块值钱的宝贝,只不过不像城里人那样张扬,有点好东西就装神弄鬼。不过眼前,我看到这些爪印还是振奋的,雁过留声如人过留名一样,痕迹最不容易抹去,如果我的著作能给人以印记,那便是我做为一个作家的最为恰当的履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