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温馨的老屋
2017-10-06 20:32:02 

温馨的老屋


杨淑贤

 每当面对城里豪华的高楼大厦时,便不由自主地会想起老家的老屋来,老屋虽简陋破旧,却让我倍感亲切、温馨。

 老屋已有百年历史,虽然是三间低矮的草房,简单的几扇木格窗子。房子上的黄白草在经年的风雨侵蚀下,早已腐朽不堪,它们已经挡不住雨水风霜了,时常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长期没人光顾的老屋就那么坐在灰尘和寂寞里一天天地走向破败。但不管老屋如何破败不堪,如何凄凉荒芜,它在我眼里始终都比城里的高楼大厦暖和、温馨得多,因为那里存留着奶奶和妈妈在坎坷人生岁月里拼搏和奋斗的汗水,存留着我们家从岌岌可危到兴旺发达的全部历程。它更存留着我们童年所有的记忆,它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所以,它永远是我们心里温馨的老屋。

这老屋是我的祖辈和父辈们一砖一瓦,一锨一镐,身背肩扛,一身汗水一身泥地建起来的。在那样困难的年代,能建这样的一座房子,实属不容易,他们吃穿节俭,用从牙缝里积攒下来的一点钱,才建造了这个老房子。

自从我记事起,老屋无论在遭遇大多的不幸时,都不是凄凉的,因为奶奶和妈妈的支撑,它在我们心里始终是温馨的。屋子虽小,每天妈妈都会把它收拾得干干净净。几件不值钱的家具摆放得整整齐齐。小屋里有三口红柜,分别摆放在东、西、北三面。柜子上面摆放着一对胆瓶,还有妈妈结婚时的大镜子,镜子上面画着牛郎织女七七相会的画,那牛郎挑着两个篮子,篮子里面坐着一男孩和一女孩,他们和织女的中间隔着一条天河,双方都眼巴眼望的。因为这个画面,在我家牛郎织女的故事不知讲了多少遍。每个柜子的柜面都擦得像镜子一样亮,几乎都能照进人去。我们个子小,照不到柜子上面的镜子,就常常把柜子当镜子来照。这些家具正对着炕,冬天有时早晨懒得起来,就把下巴戳在枕头上面,反复地端详着每个柜子上面的摆设,端详够了,再起床。这时妈妈就把在灶堂里扒出来的火放到火盆里,端到炕上,顿时小屋增添许多暖意。这时,太阳也出来了,温暖的阳光透过窗户照到炕上,仿佛屋里的所有凉气一下都被赶走了,老屋顿时温暖如春。

老屋的墙和顶棚都是用纸糊的,由于家里困难,买不起白纸,甚至连报纸也没有。无奈之下,只好用我们读过的旧书拆开后糊墙。每逢腊月,糊墙便成了过年时要做的一件很重要的事。妈妈用面做好了糊墙的浆糊,我们就开始动手糊墙。一手拿着糜笤帚,一手拿着纸,站在板凳上,张对张,缝对缝,一张一张地糊,如果糊得歪斜就揭下来重糊,有时边糊边读纸上的文章,糊着糊着,就大声地朗读起课文来了。这活磨叽,一干就是好几天,一天,两天,三天,终于把墙糊完了,看到了用纸糊好的新墙,好像屋里温馨亮堂很多,连年味都提前到来了似的,不论是吃饭还是睡觉前都得往崭新的墙壁上多看上几眼,尤其是睡觉前,躺在被窝里,看着墙上的字,开始做起找字游戏来:一个人在墙上找出一行句子或一篇文章的题目,让另一人猜在哪儿?弟弟是个狡猾的小孩,他在墙上找的句子,都是在偏僻的犄角旮旯,或是字迹很小的,让我很难找得到。这时候,我就把他从被窝里拽出来,让他告诉我他说的句子的位置,可他偏不告诉我,我就拼命地找,结果,在一个很不起眼的位置找到了。这样的找字游戏,几乎每天睡前都得玩几遍,很有趣。温馨干净的小屋,在我们的游戏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春节前,我们还要在雪白的墙壁上贴上年画,年画的内容都是大吉大利的,有预示年年有余的,还有企求身体健康、风调雨顺的……这些年画代表着我们在新的一年里渴望事事顺意的愿望。过年就要喜庆和焕然一新,糊窗户、贴窗花、粘挂钱、炕上再铺上新炕席,就连被垛都要垛得有棱有角,小屋被收拾得又干净又漂亮,过年时的老屋显得更加温馨和浪漫。

房子一共三间,中间的一间屋是厨房,厨房里有两个锅台相对应着,锅台的北面有一盘石磨,石磨是用来研磨粮食或磨豆腐用的,石磨除了自己家用外,也方便了左邻右舍的人们,尤其是到了下雨阴天,石磨就会忙碌起来,到我家用石磨的人们都排队等候,有的磨湿的,有的磨干的,磨湿的主动先让磨干的先磨。人们坐在我家的炕上边等候,边唠嗑。外面的雨下大了,厨房的老屋上面滴嗒滴嗒地漏起雨来,妈妈把盆放在漏雨的地方,不一会儿就接了半盆水,到掉后再接,可小屋的漏水,丝毫没有影响人们等候磨磨的热情,他们唠嗑的唠嗑,磨磨的磨磨,有的人还给磨磨的帮忙,妈妈从来都不厌其烦地忙活着给他们烧水,炒瓜子。热热闹闹的说话声、滴滴嗒嗒的漏雨声和呜呜作响的研磨声交织在一起,像一首欢乐温馨的老歌在老屋里回荡,让老屋显得更加温馨和美。

每到夏天,老屋也仿佛活力四射 ,尤其到了端午节前后,把老屋的后窗户打开,绿油油的小山便进入了我们的眼帘,山上五颜六色的野花开得争奇斗艳。老屋窗外还有一大棵刺玫花、荷包花、牡丹花。这些花的芳香随风飘到屋里,沁人心脾。外屋煮粽子的香味早早将端午节的气息和花香一起送进屋里。妈妈早早起床,去山上采来了各种各样的花和艾蒿,将艾蒿和桃枝放在门楣上,也将艾蒿叶夹到我们的耳朵上,这预示着在这一年里不得病。她希望全家人都身体健康。  

就这样,我们在妈妈的呵护与祝愿中渐渐长大了。当我们参加了工作,来到城市后,就离开了生于斯长于斯的老屋。我们在城市站稳脚跟后,妈妈却说什么都不愿意随我们到城里来生活,与其说故土难离,倒不如说她是离不开她多年居住的老屋。即使来到城里,没呆几天,便想着再回到老家去,她总说想家,她想的就是那间老屋,老屋就是她心里的家。

后来,岁数越来越大的妈妈不得不来到城市和我们一起生活,但是,每年她都要回去住上一段时间。每次妈妈回老家,我们都要把屋里屋外收拾得干干净净。妈妈用柴禾点燃大灶,冬天的时候,她就生起炉子,不大工夫,屋里立刻温暖起来,这时,左邻右舍的婶子大娘,还有和妈妈要好的乡亲都来老屋看望她,妈妈非常高兴,好像见到了久别的亲人,热情地接待大家,把从城里带来的好吃的都拿出来让人家品尝,嘴里还不断地叨咕着:这是城里的东西,比乡下的好吃!并把扒了皮的橘子往人家嘴里塞,塞得人家都说不出话来。过后,我们问她,你对他们为什么那么热情?她说:“回老家高兴,见到老屋更高兴,所以,我愿意给他们吃!”左邻右舍的乡亲也请她吃饭,给她送来他们自己家的土特产。妈妈在老家没有呆够的时候,每次临走时都依依不舍,在老屋里东瞅瞅,西看看,上了车后还不停地回头看。直到老屋和村庄都望不见了为止。

后来妈妈走了,老屋再也没人居住了,长时间不住人的老屋就被尘土淹没了,炕上、柜子上都是土。由于年久失修,老屋上面的黄白草基本上都已经脱落,房子上面好多地方都看不见草的痕迹了。为了保护老屋,能把老屋永久地保留下来,作为老家的遗存,留给下一代,我们把老屋两次进行了维修。把黄白草换成了瓦片,这样使老屋更加地坚固起来。为了保持老屋的原样,老屋里面的东西一样都没动,原来的柜子、早年的炕席,还有那看上去又短又窄的土炕,尤其是用书糊的墙,几乎都完好无损。如今这老屋收拾收拾还能照样居住,躺在炕上照样可以做以前的猜字游戏。我们偶尔也会带上在城里生活的孩子们回到老屋,向他们讲述以前在老屋发生的事,让他们感受一下我们当年的生活,孩子们很受教育。

老屋不老,我们爱老家,更爱这温馨的老屋。


上一篇:砬子山
下一篇:美景在身边



朝阳作家网简介 | 管理人员名单 | 投稿须知 | 联系方式 |
主办单位:朝阳市作家协会 版权所有 Copy right by www.chaoyangzjw.com
地址:朝阳市文化路三段4号 联系电话:0421-3605066 | 辽ICP备16005362号-1
朝阳市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