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原创作品 > 散文 > 话秋
2017-12-14 20:36:22 

话秋


周艳丽

“立秋”过了,秋乘风而来,走过村庄,跃上山岗,曳着植物老迈垂垂的衣襟跳舞。早晚外出的人忽然觉出了凉意,抬眼望去,最老的草已显出枯黄的况境。树木们浓妆艳抹,富丽堂皇的打扮,像盛装的皇后。高粱、玉米眼神挑逗地望着农人收割的身影,等待回家的焦躁催得农人起早贪晚地忙碌。一声雁鸣,由远及近,一个大大的“人”字被舞动的翅膀写上天空。

 枣子熟了,梨子黄了,苹果红了,采摘、精挑细选地装框运走,像远嫁的女儿,既欢天喜地,也依依不舍。果树谢下果子,穿上黄马褂,站在远处凝望,小巧精致的雀子在叶片间跳上跳下,歪着脑袋,看树的心事,可心事却藏在深处,看不懂也猜不透,卖果人的心事也猜不透,揣着卖果子的钱,他想着男大当婚的儿子,眉头皱成一座山,是啊,日渐飙升的彩礼钱,要卖多少个秋天的果子才攒得够啊?

 秋风乍起,“秋分”将地球一分为二,日子不再昼长夜短,有雨凄凄沥沥,凉意随风而至。农人秋收的身影从张扬的喜色里退出,载着一捆捆雨淋霜打的秸秆回家,倚上墙头,院子显得臃肿许多,跟着院子臃肿的还有屋檐下的仓囤、园子里的菜畦。萝卜、土豆出了,堆在地上,大白菜被子一样盖着垄埂,仿佛在捂着一个欲说还休的秘密。积菜的大缸张着嘴巴等在里屋,储菜的暖窖也张着嘴巴隐在庭院里。院子里的喧嚣被一只拴住的黑狗诠释着,看见大门外过路的人,狂吠。看见进院的鸡、狗和邻家的孩子也狂吠。风吹进院子,云压下来,雨又来了,再出门,像是撞见了冬天,冷风劈头盖脸地打来,想起那句老话“一场秋雨一场凉!”

乡下的收成和秋天一起运进城里,城里就显得嘈杂许多,大车小车运来的白菜、大葱、萝卜、土豆、芥菜堆进蔬菜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也走街串巷地推销叫卖。买菜、积菜,腌咸菜是居家过日子的符号和标志。从古至今,一代一代地延续,是传承也是习惯。但我却游离其外,因为运输的四通八达及蔬菜大棚的崛起,让秋天不再是储备冬天的跳板和起跑线。我不买菜,也不积菜,更不腌菜,任人评说,背负着“不会过日子”的贬义之词,却不羞也不臊。这样的心性不只在我,还会影响到我的儿孙。过日子的走向——由我开始,从此不再按部就班!

城里的秋,和春天一样,除了气温的变化,在视觉上没有大起大落的震撼,因为树木和花草太少,楼宇太多,被楼宇和街道热情围观的树木及花草,尴尬地处在无法收场的境地中。往往乡下的秋天谢幕、退场了,城里的秋天却依旧热辣辣地演绎着。小公园里绿意茂盛,荷花枯萎,菊花却分外地招摇妩媚。太阳在高处,柔和鲜亮。风里荡着精致的温暖和柔情“金风送爽,硕果飘香”秋天的唱词在风筝飘飘摇摇的羽翅里跌宕。

城市的秋天在哪里?在花里,在果里,在风里,在一个又一个转瞬即逝的日子里,唯独不在我们的心里,我们的心太乱,太嘈,已无法盛下秋的丰盈和饱满!





朝阳作家网简介 | 管理人员名单 | 投稿须知 | 联系方式 |
主办单位:朝阳市作家协会 版权所有 Copy right by www.chaoyangzjw.com
地址:朝阳市文化路三段4号 联系电话:0421-3605066 | 辽ICP备16005362号-1
朝阳市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