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下班后,我急着赶回家,刚把洗好的鱼炖在锅里,女儿就放学了,我一看挂表:11点50分。没等鱼炖好,女儿就匆匆吃了一碗大米饭,说他们李老师要给同学们补课,她必须在12点之前赶回去,然后就开门走人了。我说要送她,她摆摆手说不用送。女儿走后,我越想越觉得有点不对味儿,李老师称得上是一个敬业的好老师,可也不至于连中午饭都不吃就给孩子补课吧。我并没有坐下来吃饭,而是随后就骑着自行车去追女儿。等我追到学校门口,没见到她的影,倒是看见了他们班的几个小女生在悠闲地走,看样子根本就不存在女儿所说的补课的事。这小妮子到底去干什么去了,我的心中浮起了一片阴影,她一定又在说谎了。
那是几天前的一个下午,我听到女儿喊我的声音,就打开阳台的窗子,女儿站在楼下告诉我,她的一个小同学过生日,她要去送一个小礼物,半个小时后就返回来。我还没来得及阻止,她就一溜烟跑走了。不知不觉中,一个半小时都过去了,天也黑了下来,她还没有回来。我有点为自己的大意后悔时,门响了,女儿回来了。
我并没有直接和她对话,而是径直走进房间里。这时我家的电话响了起来。“李老师,赵彤已经回来了,你别费心了,好,再见。”我放下电话的同时,女儿很不自然地走我的面前,她主动承认她刚才说谎了,不是给同学送礼物,而是去照“大头贴”去了,她没想到会耽误这长时间,所以回来晚了。我说主动承认错误就好,过往不咎了,下不再犯,并让她写了400字的检讨书。
吃晚饭的时候,女儿用眼睛瞟了我一眼,说:“你根本就没找我老师,电话上的手机号是你自己的。” 小东西还不傻,她一翻电话号,就知道我用自己的手机拨通了自家的电话。我说这一次先不告诉老师了,省得她在同学那儿没有面子。
没想到只隔了这么两天,她又故伎重演了。
快到1点时,我又守在他们的校门口,在来来往往的孩子中寻找她,想看她到底干什么去了,可我并没有找到她。
找不到她,我只能悻悻地上班去了。
坐在电脑前,我开始给女儿写信,题目是:写给我说谎的女儿。
你的妈妈很失望,比任何时候都失望,因为她为自己的孩子付出了很多,可孩子回报她的竟是一个个谎言。
妈妈先问你,你看见乡下奶奶家的黄瓜架吗?你仔细看过架上开着的那些谎花了吗?那些花之所以称为谎花,是因为它们仅仅能开出一朵黄色的小花,却不能长成一条真正的黄瓜。你可能明白了吧,那个说谎的孩子就像那朵谎花一样,不能长成真正的人材。
昨天,你把作文获奖的证书拿给我看,我也感到很欣慰的,但你应该知道的,那作文是我帮你改的,不全是你的成绩,即便全是你自己的成绩,你就有了说谎的资本了吗?有时,你做数学题的速度比我快,你是不是以为你长大了,你的智商比我高了,你就可以轻松骗我了?说实话,我很伤心,因为你已经不是第一次向我说谎了,你也应该记得你的上一次说谎后的承诺。你别认为你妈妈是弱智,你向我说的谎,在我看来只是一个很低级的谎话,就算是很高级的谎话,你也应该知道,谎话就像纸团里包的火,尽早要暴露的。
今天,你看到我写的这些字的时候,请你不要踏进我们的家门,你站在门外,好好反醒一下自己,我们家是干净的地方,不欢迎说谎的孩子。如果别人都知道你是一个不诚实的孩子,老师与同学都会用另一种眼光看你,那时你将失去很多好朋友和很多好机会,你知道一个优秀的品质对一个人的人生多重要吧?现在,我仍然不想让你的老师和同学知道这件事,我只想我的这些话能我为你的谎话画上句号。
写完后,我把信打印出来,心还没有完全平静下来。和同事说起此事,同事也说,十二三岁的年龄正是危险的时段,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往往会因为追求个性的自由而说谎,一定不要让孩子养成说谎的习惯,她的孩子也曾说过谎,幸亏她发现得早,纠正及时。我也因此更加认识到说谎的严重性。
下班后,我就等在家里,看她这次能给我怎样的交代。
和每天一样,她兴高采烈地上楼了,把自己带的钥匙放进锁孔。她推门进来时,我面无表情,没有说话,却顺势把她推到门外,打开门灯,把这打印出来的两张纸塞在她的手中,然后重新关上房门。一分钟之后,她开始砸门,我很奇怪她怎么没有自知理亏地去反醒,反倒和我和牛起来了。
“怎么能凭空冤枉人,不信你去问老师,给,这是她的电话号。”女儿一边嚷一边哭,眼泪一对一双地往下掉。她这么一闹,我倒有点心虚了。瞧她那仗义劲,真的不像说谎的样儿。可我还是不服气,很多事实都证明我的判断是正确的。
“你刚下楼不到一分钟,我骑车咋就没追上你?”
“我跑着去的,过了12点学校的大门就关了。”
“那你们班的李可和杨阳咋没去上课?”
“李老师说随便的,没要求同学全部参加听课,今天中午来听课的只有20多人。”
“我问王欢欢中午没上课吗,她摇了摇头。”
“她当然摇头了,她没去上课,她还点头啊。”
最后,我终于弄明白,今天轮李老师值班,她利用中午的时间为在校吃饭的孩子们补了一小时的课,而我的女儿是每天回家吃午饭的,但她还是抓紧时间去听课了。
一种负疚感爬上了我的心头,其实我有一个多么优秀的女儿啊,我却不分青红皂白地对待了她。但在孩子的面前,我还是放不下家长的架子。
“我不用给你老师打电话了,我已经非常相信我的女儿了。”女儿已经止住了委曲的眼泪。我接着说:“就算妈妈错了,这次你也知道诚实是很重要的事了吧。”女儿点了点头,她虽不计前嫌,但她也不是省油的灯,就此提出交换条件,把她一个同学的作文本递给我,让我给打印出来,再用邮件发给《小记者》专版的编辑,以此作为冤枉她的补偿。
睡前我对女儿说:“明天我把今天这件事写成文字想发在我的博客上,那样就会有很多人知道你受了不白之冤了,这样你终于满意了吧。”“还不满意。”女儿紧接着说。“那怎样你才满意?”“今天晚上陪我睡。”
女儿已经睡熟了,可我却异常清醒,凭主观臆断去猜测孩子是件多么荒唐的事啊,幸亏我压住了火气,选择了用文字和她交流。孩子没有说谎,当然不用进行反思,需要反思的倒是我这个自作聪明的妈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