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原创作品 > 评论 > 乡愁芬芳唇齿间--读高海涛散文《青花榆钱饭》
2018-04-10 10:36:04 

乡愁芬芳唇齿间--读高海涛散文《青花榆钱饭》


凌河人家

    

如果说世上还有耐得住咀嚼的东西,那一定是时间和乡愁。就像蓝色底子,点缀着白色的漆花,那一方青花布裹着飘香的榆钱饭。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会忆起那种滋味,找到一种归属感。用文字表达出来,那就该是高海涛的散文《青花榆钱饭》的感觉吧。

在辽西,有一些村子是以树木命名的,榆树林子,杨树湾子,柏杖子,槐树洞,枣山沟------辽西有很多的槐树柳树榆树,年纪大了,有些灵验,就拴起了招摇的红布条,或是有求必应,或是一些孩子的干妈。甚至有些树木,和故乡年纪一样大,它们就成了一种标志,一种仪式。《青花榆钱饭》,就是在辽西这块土地上生出的透着悠悠香味儿的淡淡乡愁。

乡愁不止是男人的下酒物,举杯邀明月,劝君更尽一杯酒,或是高海涛《青铜雨》里的蓑衣斗笠,以及浓烈辣味的烟丝。乡愁也是女人们的爱物,就像窈窕淑女,所谓伊人,以及戴望舒笔下的结着愁怨的丁香花一样的姑娘。高海涛的《青花榆钱饭》,是窈窕的瘦瘦的女性化的乡愁。

榆树永远是树木家族的富裕户,有着数不尽的铜钱一样的榆钱。年轻时,一定是像欧也妮·葛朗台的女儿一样漂亮善良的,为了爱毫不在意自己的一切。现在,更像老祖母一样疼爱着土地上的所有儿女。青花布,榆钱,都透露着女性的温馨。

表姑的青花布,包裹着榆钱鸡蛋。那是故乡土地上结出的仪式性的亲情,那是暖暖的幸福。亲情的维系,很大成程度上女性的温馨奉献。小凤妈妈的青花布裹着榆钱,或许是简简单单的换了样式的食物,那是淳朴的辽西乡情。在辽西,一家的客人也是全村庄的客人,就像鲁迅笔下的鲁镇。小凤的青花布里裹着的是榆钱饽饽,那是纯洁的初恋。乡愁就在这样的仪式里芬芳着。

榆钱,可以做各式各样的食物。榆钱饽饽,榆钱布拉,疙瘩汤,格格豆,饸饹条------每一种食物都是忘不掉的滋味。有一种乡愁,叫忘不掉的饥饿。老榆树就像慈祥而坚韧的老祖母。榆钱面汤,盛在青花细瓷碗里,真有“玉碗盛来琥珀光”的感觉。那是一种幸福的乡愁意识。

榆树,生长在辽西,也生长在美利坚或是英格兰。乡愁是没有界限的,只要是想起故乡,就月是故乡明了。

高海涛的散文《青花榆钱饭》,泛着幽幽的乡愁,叶芬芳着女性的味道。那是人类的老祖母,留给世界最好的点心。

 




朝阳作家网简介 | 管理人员名单 | 投稿须知 | 联系方式 |
主办单位:朝阳市作家协会 版权所有 Copy right by www.chaoyangzjw.com
地址:朝阳市文化路三段4号 联系电话:0421-3605066 | 辽ICP备16005362号-1
朝阳市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