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母亲语录
2018-01-06 10:54:19 

母亲语录


杨淑贤

 小时候,母亲常说的一些话,很多还时刻回响在耳边,这些话语,有的是代代相传的“陈年古语”,有的是教我们如何做人做事的格言警句,还有的是鼓励鞭策我们成长的俗言俚语,这些话看似平常却使我们受益终生,因为这些话,使我们明白了为人处事的准则和道理,教我们认真做事,诚实做人。也是我们克服一切困难的动力和信念,它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进步。

 母亲在劳动时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干啥务啥,身上就有使不完的劲!”这句话虽然平常,却是母亲认真做事,善始善终的体现。母亲做起活来,从不偷懒,主动积极,任劳任怨。平时我和她搭手一起干活时,往往我干一会儿就累了,累了就想坐下来休息。推土或推粪的时候,我最爱说的话是“我身上没劲了,想歇一会儿。”我总休息,就会影响到她。母亲担心活干不完,就对我说,“上点心,干啥务啥。你看,我身上就有劲!”她说完这些话后,只见她用铁锨往推车里装满土或粪,推起来一溜烟似地走了,其实,她推的车子不时地左右摇晃着,也是很吃力的样子,有时车子还翻倒在半路上,但是她还是咬着牙坚持着。我知道,其实母亲身上也没劲,更需要歇会儿,只不过她为了干完这些活,才硬撑着的。“你看,我身上有劲!”这句话是干活时听她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每次和她一起干活,几乎都会听到她这么说。受这句话的熏染,我想歇歇也不好意思了,感觉累时也坚持着。就这样,多少年来,母亲凭借着“我身上有劲”这句话,以干啥务啥的精神,干了一辈子农活,为了我们这个家,她累着,却无怨无悔。

  在吃粮困难的年代,到了夏天,火辣辣的太阳照在身上,炎热的天气像下火一样,可不管怎么热的天,午饭我家基本都吃热粥,粥很热很热,一喝一身汗。而水饭只是偶尔才有一顿,但母亲却舍不得吃,她都让给了我们吃。在地里劳动时,别人都用玻璃瓶子灌水,随身带着,只有母亲没有带水,因为别人家中午的主食都是干的,而我们家吃的是稀粥,她不渴。当别人让她喝水时,她只好低着头回应说:“我不渴。”这时,母亲的情绪很低落。别人再次追问:“今天是署伏,你家没吃格豆子吗?”母亲回答说:“吃了,但我不渴,我真的不渴。”夏天,在地里劳动时,母亲说的最多的话语就是这简单的三个字“我不渴”,她嘴上说“我不渴”实际上,那时我家的困难程度,却是非常饥渴的。但母亲的性格,决不会把饥渴表露给外人看,她以她的坚强在心里承受着所有的苦难。

 母亲在教育我们好好念书时经常说的一句话是:“爹有妈有,不如自己有,什么东西都有可能被别人抢走,只有文化知识装在自己的脑袋里,到什么时候别人都抢不走,它永远都属于你自己!” 这直白的话语,却蕴涵着很深的道理。是啊,知识是自己的,一个人的本领决定了他的一生,父母给你一座金山,你没本事的话,到最后也是坐吃山空。而要有本领就得好好学习,认真读书,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母亲时时都在鼓励我们要坚持读书,即便在因缺少劳动力,拖欠生产队口粮款时,母亲也没让我们半路辍学,她时常叮嘱我们说:“不论怎样,你们都不能辍学,除非学校什么时候不让念了。”这质朴的语言,我们时刻牢记于心,自觉学习,都很勤奋用功,最终,我因为高中毕业,当了老师,而两个弟弟考上了大学,我们都因为读书有了工作,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母亲说,人要懂得尊卑长幼,对长辈要有礼貌。她常告戒我们:“当你坐着的时候,突然来了长辈,你必须站起来,把座位让给长辈,这叫懂文明又懂礼貌。”有时,我们忘了给长辈让座,她会悄悄暗示我们起来。在她严格的教诲下,我们从小就养成了礼让尊长的习惯,直到今天也没有忘记和改变。

  母亲的孝顺是有目共睹的,她孝敬公婆,尊敬长辈,堪称是言传身教的样板。她常说:“老猫房上睡,一辈传一辈”这既是告戒,也是自律,她自己尽心尽孝,也要求我们对长辈要孝顺、尊敬。说,如果你不尊重孝顺你的长辈,你的子女也不会尊重孝顺你。她希望我们的孝顺世代传承。

 母亲种田时最经典的语言是“庄稼是朵花,全靠粪当家,种地不上粪,等于瞎胡混”。念叨着这样的俗言俚语,每年种田时,她都会千方百计地多弄一些农家粪,为的是让自留地和园子里的庄稼长得壮实些,秋天多收获一些粮食。在没有化肥的年代,种地用的都是农家肥。每年种地之前,母亲会不辞辛苦地积攒一些农家肥,这些农家肥一部分是猪粪,其余都是自己家的大粪。夏天的中午,她有时不午睡,而是去淘厕所。厕所里臭气熏天,苍蝇成群,呼呼地直往脸上扑。便池里的虫蛆成群结队地往外爬,见了让人作呕。母亲换上一身破衣服,用自制的淘粪勺,一勺一勺地往外淘大粪,然后再用土把淘出来的大粪搅拌一下,攒成堆,外面用泥抹得光光滑滑的,这样就闻不到臭味了,还能使大粪很好地得到发酵。母亲冒着酷暑淘大粪,汗水顺着脸颊直往下淌,她一边用破衣服袖子擦脸上的汗水,一边头顶烈日,闻着恶臭,一勺勺地往外淘,一直坚持把厕所里的粪便淘完为止。母亲说:“别看大粪味道臭,但它却是庄稼最好的肥料,臭一时,却丰收一季,所以挨薰挨累都是值得的。”小小的我们看到此情此景,既心疼又佩服,我们从心里佩服母亲吃苦耐劳的精神。

母亲的俗言俚语很多,说的都是一些实实在在的道理,我们听着母亲的俗言俚语一天天地长大,非常受益。这些并不华丽的语言,不是经典,却胜似经典,很多时候,它成了我们做人做事的准则。有了母亲的些话,我们不管做什么都感觉踏实,有力量。


上一篇:大自然的童话
下一篇:我被拴上了



朝阳作家网简介 | 管理人员名单 | 投稿须知 | 联系方式 |
主办单位:朝阳市作家协会 版权所有 Copy right by www.chaoyangzjw.com
地址:朝阳市文化路三段4号 联系电话:0421-3605066 | 辽ICP备16005362号-1
朝阳市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