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原创作品 > 散文 > 苦涩的月亮
2018-05-29 21:55:39 

苦涩的月亮


王学宏

  家,这个幸福而温暖的字语,总是降临不到我身上,而且离我越来越远,家是什么?家…….

  我的命苦,比黄莲还要苦三分。

  那是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确切地说,那是农历十五。是我人生吞下的第一枚苦涩的月亮。就是那一天、那一日,我的亲生爹娘把我遗弃了。出生不久就没家了。因为我是七十年代计划生育政策下的产物,我是一个多余的女孩。

 尽管他们抛弃了我,但我不恨他们,依然感谢父母,感谢他们给予我生命,让我能够平安而健康地来到人世间,体味人间百味。

 我是不幸的但我又是幸运的。那一天,在派出所的打更房里,我养父母家的奶奶,在众多围观的人群注目下,把我从纸箱里抱出来,将我带回了家,从此我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家。那时的奶奶已经年逾六十,可身子骨还算硬朗。不识字的奶奶给我起名叫“警花”,我有了自己的名字。

我爹是个长相平庸,耳朵又背的残疾人,因为听不清楚别人在说什么,话极少,看上去有些呆呆傻傻的。村里没有一个姑娘看得上他,于是奶奶省吃俭用,东拼西凑弄了点钱,为爹买了媳妇。我的养母是个弱智女人,因为是买来的媳妇,他们之间并没有爱情。就是想赚个孩子养,可是结婚几年了,她也没能为这个家添一男半女,周围的人经常在背后议论她,就是一个只会吃饭的傻女人。我的到来,给这个家带来了幸福和欢乐。

 虽然我失去了亲生父母,但是,我从未没有缺失过爱。

 日升月落,时间一天天过去了,我的全部都由奶奶打理包办。在奶奶的小米面加白糖糊糊的喂养下,我会爬了、会坐着了,会蹒跚走路了。一晃我7岁了,爹依旧守着3亩薄田,白天下地,机械笨拙的干着农活,奶奶让他种他就种;奶奶让他拔苗他就拔苗,一切一切都得离不开奶奶的把控指挥。一家四口过着属于各自的那种,平淡正常的生活。

 爹是个沉默不语的人,却极喜欢狗,一日他干活回来后,坐在门坎子上吃苞米面饼子,自家的狗和他抢着吃,当时是狗吃一口,爹吃一口,在爹不注意时,狗咬伤了爹的手、抓破了脸,爹也没在意,几日后,狂犬病发作,送到市里医院,医治无效,不足半个月,爹眼睁睁地看着奶奶、盯着我,闭上了那双恋恋不舍的眼睛,离开了我们。

 我清晰记得,那天是农历六月十五,天边的月亮又圆又亮,我的心却像月全食一样,一点点地变黑。望着天上的月亮,我吞下了人生第二枚苦涩的月亮。

 爹的意外离去,让全家人沉浸在失去亲人的悲痛中,我哇哇大哭,傻娘也跟着嚎啕大哭……70岁的奶奶,众乡亲都为我家捐款、捐物,在他们的帮助下,奶奶和我安葬了爹,白发人送走黑发人。送走了爹,我们子孙三代人似乎恢复了平静的生活。但是,奶奶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了。

9岁那年的中秋节之夜,我被邻居换上素衫,戴上孝帽、穿上白鞋,上下一身白,奶奶病危,也就是死了。大家七手八脚,从南河套放了棵歪脖子大杨树,给奶奶做了一口棺材,听邻居婶婶说,她在花圈店赊来7领的寿衣。当我明白一切时,叔叔和众人把奶奶放到外屋事先搭好灵床上了。奶奶是从灵床上咽的气。当日2点“入殓”,同时,还给奶奶嘴里放了一枚硬币,叨叨咕咕说,“压口钱”,左手拿打狗棍,右手拿打狗干粮,这些都是为奶奶走经阴间路上撵、打狗准备的。灵柩前的马蹄灯和小桌也是村西老马家的。三碗供菜挺丰盛的,清清楚楚的记得,就要起灵了,婶婶急急忙忙让人把棺材盖移开,特意叫上我,及左邻右舍和奶奶见上最后一面,按照丧之礼节,有男有女全科人的婶婶,用白酒擦奶奶的耳朵、鼻子、眼睛,口等,说着我当时根本听不懂的“开光”的话语。然后马上盖棺钉寿钉。不容我想,别人帮着我一起高高举起丧盔狠狠摔碎,扛着灵幡在前引路,刚刚出村,叔叔就让我不许哭了,拿掉孝帽子,站回到大门外,给来人鞠躬施礼,那一天没能去坟茔奶奶墓穴地。没能亲眼看见奶奶下葬。但奶奶是按照老家这儿最高风俗厚葬的,这也是对奶奶一生人品最好的诠释。

 奶奶的去世,我觉得是天上的那轮圆月,跟我开了一个玩笑,是我人生中的一个黑日,让我吞下了第三枚苦涩的月亮。

几十年过去了,我永远记得,邻里乡亲对奶奶的厚爱。对我们一家人的厚爱。

 奶奶离开了,我只能跟着傻娘相依为命,我做什么,娘就吃什么,我要是贪玩没做,她也不知道找东西吃。

 日子一天天过去,幼小的我支撑着傻娘和我组成的这个家。直到10岁那年,我才上学读书,我是在邻居、亲属、乡亲的帮助下,在老师的救助下,读完了小学,念到了初中;又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重点高中。这个时候,傻娘病了,她不吃不喝,呆呆的躺在炕上流泪,看着她那变型的手指关节,知道她患上了风湿病、看着她那又黑又紫浮肿厉害的脸,知道她的肾也坏了。我在姑姑那里借来一些钱,自己又偷偷卖了一次血,送她去了医院,傻娘在医院住了14天,却没能救回她的命,就这样十五岁的我,先后送走了三位亲人,经历了三次生死离别,一大家子人就这样散了,我再一次失去了家人,再一次没家了。

无奈十六岁的我,不再继续读书上学了,走上了外出打工之路。

 我去了县城,学会了理发、烫发、焗油、盘发等一系列理发知识,断断续续自己开过2年理发店。

 在饭店当过服务员,学会做很多很多种小菜,会做各种各样食材的粥,后来自己又开了3年小吃部,经营早点。

 打工期间,我认识了安徽的厨师小杨,他大我两岁,他1.78米的大个,浓眉大眼、能说善讲,算不上高富帅,但也能说得过去,他高中毕业、接受过正规厨师培训学习,是家中的独生子女,就这样经过了解、相处,我们恋爱了,我克服了北方人去南方人,种种不适的生活习惯,在没有任何亲人的祝福下,我去安徽他的老家成婚了,小杨的妈妈就是我的妈妈;小杨的爸爸就是我的爸爸。父母热热闹闹的给我们操办了婚礼,终归我又找到了家。又有了亲人。这一段的生活是人生中最幸福、快乐的。我们天天如蜜月,日日如新婚,两年后我在婆婆和小杨的精心呵护下,十月怀胎,生下7斤8两的乐乐。乐乐的到来给这个家增添了快乐,婆婆公公享受了天伦之乐,一家人其乐融融,那时候的这个家每日、每时、每秒都充满美满和快乐。

天有不测风云,小杨一次例行体检,查出了胃癌晚期,当天丈夫的精神就垮了,从此一蹶不振,次日我们安排安排就去住院了,6个多月的治疗,花光家中的所有积蓄,这个家再也没有了笑声,治疗期间拖垮了每个成员的精力,累坏了婆婆的身体,耗尽了我的全部钱财。那时家不像家样,经营的地不像地样。当他快要不行的时候,紧紧攥着我的手,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好好的活着,把孩子留给这个家。”他是知道,我这个北方人是不习惯南方人的生活习惯,他明白他家的三伯容不下我这个外来人的。

两年后,我离开了小杨的家,净身出户,没有要孩子的抚养权。我知道这个孩子是这个家庭每个成员活下去的支柱。没有要任何财产。面对着孩子我亲了又亲,抱了又抱,牙咬着嘴唇、滴着血、流着眼泪离开了这个家。

宝贝乐乐,妈妈想对你说,就算妈妈走了,妈妈也是爱你的。妈妈一生是在很多很多人照顾关爱下长大的。

宝贝乐乐,逝去的爸爸也是爱你的。

 宝贝乐乐,奶奶、爷爷村里的人是爱你的,很多很多人都是爱着盼着你快点长大。

 离开女儿的那一天,又是一个月圆夜。这是我人生中最苦涩的一枚月亮。

 面对着大千世界,茫茫人海,我该何去何从,哪里是我的家呢?

 坐在南下的火车上,一曲潘美辰唱的歌曲《我多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华丽的地方,在我疲倦的时候,我会想起到它,我想有个家,在我受到惊吓的时候我才不会害怕……听着听着不争气的眼泪顺颊而下,泪水连连,思绪万千…….

  家,谁能给一个呵护我、能够接纳小杨爸妈,能让乐乐健康成长的家呢。

  家,我怯怯盼着有个家!

 车厢的过道上,有人在喊;多余女,不,那个人不是我。几十年过去了,我经历了沧桑岁月,适应生存环境,随遇而安,身体健康,活泼快乐,心地善良,骨子里有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女人。我再也不是多余女了。


上一篇:办公室三盆花
下一篇:难忘梨园行



朝阳作家网简介 | 管理人员名单 | 投稿须知 | 联系方式 |
主办单位:朝阳市作家协会 版权所有 Copy right by www.chaoyangzjw.com
地址:朝阳市文化路三段4号 联系电话:0421-3605066 | 辽ICP备16005362号-1
朝阳市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