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原创作品 > 散文 > 五月槐花香
2018-06-13 15:57:22 

五月槐花香


倪华杰

五月,是一年四季中最好的季节,桃红柳绿,草长莺飞,携侣出游,不亦说乎?于是,朝阳市诗词学会采风小队便堂而皇之成行,目的地:龙城区联合镇山嘴子村槐花谷。

面包车在曲曲弯弯的水泥路上轻快的行驶着,驾驶员是槐花谷老板的助手小毕,也许是常年往返于这条路上的缘故吧,技术娴熟,没有一丝颠簸之感。下了乡级路,拐入村级路,顿时令人有一种山路十八弯的联想,如果谁想拍此类视频,这蜿蜒的十几里山路,尽可取景。道路的两侧,扑面而来的是赤橙黄绿,初夏已在肆意渲染它的风采,展示它的多姿,不时有农舍在绿荫中时隐时现,令人目眩神驰。

“槐花五月漾琼花,郁郁芬芳醉万家,春水碧波飘落处,浮香一路到天涯。”不记得这是谁写的诗了,总是写出了槐花的盛开季节和槐花的浓郁香氛。“槐花雨润新秋地,桐叶风翻欲夜天。”这是白居易的赞颂。历代的文人墨客对槐花也是多有偏爱,魏王帝曹植,唐代王维、杜甫都有咏槐花诗章。

   古人最崇敬槐树,在古代,槐树通常是宫廷府里吉详、富贵、尊优的象征,在《周礼》中曾有“面三槐,三公位焉”,即栽三棵槐树象征司马、司空、司徒的品位。三槐就是三公,代表国家最尊贵的三个职位。古人用槐第来代指三公的宅第,也是科第吉兆的象征,常以槐指代科考,考试的年头称槐秋,举子赴考称踏槐,考试的月份称槐黄。槐象征着三公之位,举仕有望。槐树能生存数千年,且不怕旱涝、不畏寒暑,生命力极强。槐树是中国的国树,也称国槐。

记得在老家的小山村中,后山坡上有一处槐树林,每到开花时节,时而有一缕缕花香随风袭入村里。每家每户大门口都有一到二棵槐树,不仅仅是槐树的花香,是好的风水之地,也许更是吉详、富贵、尊优的象征吧。村里大姑娘小媳妇们,哪能错过花开的美好时机,把槐花采回家,家里的小牲畜们似乎也闻到了花香,正在抬头张望。槐花晒干做成养生保健茶,味道美人人都喜欢喝。包上一顿槐花饺子,素而不腻,蒸出的槐花馒头,让人口齿生香。做成槐花油饼、槐花炒肉丝,槐花闷米饭,嫩嫩的槐花足以让人们尝尝鲜解解馋。

时代不同了,槐花在挨饿的年代,可帮了人们大忙,五到六月份是青黄不接的季节,愧花做为新粮填饱肚皮,用米糠做成的槐花饼,做成槐花榆树皮面汤,是人们生活中离不开的主食,好吃与不好吃,那个年代又没有什么油水,谁家会用肉炒得起槐花吃呢?起码可以不致于挨饿,解决了人们的温饱。每每想起以前的往事,心里总有些心酸,怎能忘了那个年代的糠槐花饼的味道啊。

“山路十八弯”终于到了尽头,半山坡上一片房舍遥遥在望,小毕介绍说,那就是养鸡场了。车子驶过一座小石桥,停在了鸡场的院子里,“呼啦”一下子,一群鸡呀呀尖叫着跑远,一只大黑狗扯着铁链子嘶吼着向陌生的客人扑来,在主人的不断“镇压”和“安抚”下终于安静下来。至于嘛,我们又不是鬼子进村,我们只不过采一采你们不稀罕的“风”而已,何至于用这种态度“欢迎示威”?

不得不说,诗人墨客骨子里的浪漫情怀总是不安分的,时不时的会有所显露,还没等国宏秘书长讲完注意事项,就拿着刚到手的塑料袋,三三两两的“拉帮结伙”,迫不及待的寻找目标和“自由”去了。

方圆千亩的槐花谷,群山环绕,大北山梁更是像一面屏风,兀然高耸。纵横交错的十几道沟谷,槐荫匝地,花香缓缓;荆棘丛生的山坡上,野花烂漫,演绎着鲜为人知的故事;蛤蟆石、屏风石、石中树、小桥流水、幽谷鸣蝉-----兴致勃勃的骚客们,挥洒着汗水,收获着喜悦,享受着欢乐,启迪着灵感。

十余万株槐树,铺满这槐花谷的沟沟岔岔,虽说我们来的晚了点,但雅兴不减,晶莹剔透的槐花,一串串,一绺绺,缀满枝丫,从树枝上垂下来,象贵妇人带的银发卡,花儿开的和谐,开的前仆后拥,花蕾娇羞俊美,绿叶淡雅清新,远看大山里洁白如雪,近看满树的花与叶都美到了极致,好一派槐花仙子翩翩飞舞的景观!

我顺着山坡寻找着那棵见证了董永和七仙女爱情的老槐树,终未如愿。是啊,槐花谷还是一片新开垦的处女地,这里多的是十几年的新生代,他们还没有资格佐证那古老神圣纯洁的爱情。不过,这不影响红男绿女们的光临,他们尽可在槐林中徜徉,在槐荫中牵手,在醉人的花香中拥抱,让槐花谷作证,写一首新的爱情诗。

带着沉甸甸收获的队员们,散坐在绿荫斜洒的小桥上,品点着各自的收获,清风徐来,疲劳尽消,舒闲惬意。国宏秘书长适时拿出了会旗,相机忠实地记录下这温馨和谐的一幕,留下倩影,留下思念,留下牵挂,一缕神魂,就这样留在了槐花谷。

意犹未尽的房老师,就着养鸡场简陋的书桌,拿出随身携带的笔墨,甩腕挥毫,即兴疾书,“大展宏图”“流香沁韵”“路侠槐卿”“风清月霁”“鸡鸣翠谷”------一幅幅墨宝写给了槐花谷,充实丰富着槐花谷的底蕴,也预示着槐花谷生机勃勃的喜人前景。

倦鸟入林,游子当归。再见了,槐花谷!真诚的希望,同时也百分之一百的相信,明年我们再来时,槐花依旧笑东风!

 





朝阳作家网简介 | 管理人员名单 | 投稿须知 | 联系方式 |
主办单位:朝阳市作家协会 版权所有 Copy right by www.chaoyangzjw.com
地址:朝阳市文化路三段4号 联系电话:0421-3605066 | 辽ICP备16005362号-1
朝阳市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