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精品转载 > 散文 > 爱扭秧歌的婆婆
2018-07-18 14:12:21 

爱扭秧歌的婆婆


沈德红
      每到夜晚,当满天繁星点点,月亮悄悄爬上山顶时,深山老林的一户人家,总是有节奏感极强的秧歌调传来。屋门下悬挂的二百度的大灯泡下,一个身穿粉红色秧歌服,头戴几朵红色玫瑰花的女人,双手挥舞着扇子,随着音乐,在自顾自地扭着秧歌。
      屋里的人都在看电视,没有一个观众。只有几只狗和小猫在身后跟着戏耍。看女人的身段和轻盈的舞步,特别像一个中年妇女,当她跳到灯光下,她满脸的皱纹和有点花白的头发,会告诉你是一个年近古稀的老人,对,她就是我的婆婆,今年已经74岁了。
      今年,辽宁辽西地区,遇到了百年不遇的自然灾害,老天几个月,不肯降下甘霖,家里百十亩地,都是山坡地,浇不上水,地里干埋的种子,经过后期雨水的滋润,没有几颗苗。婆婆是土生土长的辽西人,朝阳区十年九旱,她经历了一生,其中的各种滋味,她已经尝遍。所以当我们每天焦虑不安时,她总是笑着说,不是还有明年吗?庄稼不好年年种,兴许哪年就遇到个好年景,我们就翻身了。
      婆婆四十岁时,因为承包荒山,来到了这个深山沟,一住就是几十年。山里清新的空气,纯绿色食品,还有山野的风、草丛里的花、枝头的鸟、蓝天白云,优良的自然环境,给了婆婆一个健康的身体,单纯乐观派的性格。
     她天蒙蒙亮就起来,去田间劳作,养着几百只鸡,每天光鸡蛋就能捡一大盆。她按时吃饭,早起早睡。遇到烦心的事,就扭秧歌。良好的心态,让她保持了青春依旧。虽然是七十多岁的老人,脸上光滑,没有多少皱纹,她每年都叫在市里化妆品店上班的女儿,供应尚好的化妆品,每天临睡前,都要洗漱化淡妆进入梦乡。她追求时代的脉搏,今年,沈阳的儿子给了她一部智能手机,她也学会了玩微信。每天闲暇时,坐在阳光下,晚霞里上网。她常常说我,德红,跟妈妈学,愁是一天,乐也是一天,干嘛不笑着活着,天塌下来,还有大个替咱顶着!
      我真的佩服婆婆,她养育了五个儿子,抱养了个女儿,再加上特殊的自然条件,她受尽了苦累,却没有过上一天富裕的日子,可她依旧那么乐观向上。她常常说,累不累,看看旧社会,苦不苦,想想红军两万五。婆婆虽然没有什么文化,可她锁定央视一套。特别爱看新闻,喜欢战争题材的电视剧。难怪那么知今通古。
      去年,市作家协会的老师们来我家看我,婆婆席后,和朝阳著名作家魏泽先老师扭秧歌,到现在都过去快半年了,她每天看视频,一看就十几遍。她求我把她和老师们拍的照片,发到朋友圈,特别开心的样子。
      春节期间,她随着村里的秧歌队去各村扭秧歌。早晨老公送她出门,晚上把她接回来。她是团队里,年纪最大的队员,累得她腰酸腿疼。好多人劝她回家,好好享福吧。她楞是坚持下来了,还挣了可观的一笔钱,真是服了。
      今年,孙子回来看她,给她买了台小音响。每到黄昏时,就穿戴整齐的去院里扭上一会。有时候,她会喊我陪着她扭秧歌,她边扭边说,吃饱了,活动活动,对身体好,山沟忒没意思,自己找意思吧。
      晚上,我跳累了退场。我往家里走时,听她对公公说,这年头,孩子们的心里着急上火的,我得带头找点乐子,看孩子们那样我心疼着呢!其实我也是满嘴都是火炮,心里面急死了!
      那一刻,我沉默了。我懂得了,婆婆原来那是笑里藏着泪啊!
      送乐乐不如种乐乐。婆婆总爱说这句话。不管怎么样,我们年轻人遇事要学婆婆。
      今年特殊的天气,营造了一种特别不和谐的氛围,每个人心情都大打折扣。不过,世界上的事情,大抵如此,难得十全十美。当灾难来临时,需要一颗波澜不惊的心,从容应对生活中所有的变数。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该来的挡不住,该去的自然会去。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切都会过去,未来是个未知数,谁也不知道怎么样,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平平安安,快快乐乐的,不管是怎么样的日子,都能感受到家的温馨,亲情的可贵,生活的美好,日子过得依旧有滋有味。
      当你烦了,累了,学学七十多岁的婆婆吧,在夜晚,在星星月亮的陪伴下,让我们扭起来,扭出一个好彩头,扭出一个希望,扭来一个美好的明天。
                      原载《新老年》2018年第7期




朝阳作家网简介 | 管理人员名单 | 投稿须知 | 联系方式 |
主办单位:朝阳市作家协会 版权所有 Copy right by www.chaoyangzjw.com
地址:朝阳市文化路三段4号 联系电话:0421-3605066 | 辽ICP备16005362号-1
朝阳市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