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职业叫军人,有一种职责叫保家卫国,有一种态度叫对党忠诚,有一种选择叫甘于奉献。
当你居于温暖的楼房里,当你和家人团聚在餐桌旁,当你为孩子盛上一碗饭递给他时,当你酒足饭饱坐在沙发上看新闻联播时,你是否想起在前线站岗放哨的士兵,一群九零后的孩子?
在乌苏里江的岸边,在三沙市的孤岛,在帕米尔高原的冰山顶上,在漠河以北的雪原里,都有我们的子弟兵,他们时刻都在紧握钢枪,顶风冒雪,像钢铁一样守卫在祖国的前线。不要问我是谁,当祖国和人民需要时,我会挺身而出;不要问我为了谁,当祖国和人民呼唤我时,我会毫不犹豫地献出自己的一切。这不是一个孩子的豪言壮语,而是一名军人的真实写照。
红军时期的方志敏,抗战时期的杨靖宇,解放战争时期的董存瑞,抗美援朝时期的黄继光,无数革命的先烈,都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军人的精神。
在和平年代,1987年大兴安岭火灾现场里,1998年长江抗洪中,2008年汶川地震废墟里,2015年天津危险品仓库爆炸声中,第一个冲上去的都是军人。他们不知道珍惜生命吗?知道,当然知道,但他们更知道,军人的价值不是追求荣华富贵,而是恪尽职守、报效国家、服务人民。
正是有了他们,我们才安心地工作,老人才安度晚年,孩子才安心上学,大家才安心地享受生活。
有人曾无知地指责“军人优先”,结果被一位老人给反问住了。老人说,你走过桥吗?你看过桥上的栏杆吗?你过桥的时候需要扶栏杆吗?撤掉桥上的栏杆行不?那人说,没有栏杆过桥的时候我很害怕。老人说,军人就是桥上的栏杆,就是保护我们的栏杆!
来自前线的军人说,越是人民群众需要安定的日子,越是我们的紧张时刻。军人家属说,既然孩子选择了军人这个职业,就不会考虑一家人是否过团圆年的问题。祖国的安定,就是最大的团圆。
军人,你把青春献给了军营,你把汗水流给了训练。军人可以没有金钱,但不可没有信念;军人可以没有权势,但不可没有追求;军人可以没有名望,但不可忘却使命。军人,注定为荣誉而战!这正是:
听党指挥,抗美除倭挥利剑;
应民召唤,救灾抢险保家园。
原载《中国政府采购报》2018年8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