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日啖桃花守住春(外一篇)
2019-05-07 12:06:23 

日啖桃花守住春(外一篇)


柳海鹰

 提起桃花,人们会想到桃花诗,想到黛玉葬花,想到桃花笺,想到桃花源。其实还是《桃花源》里“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这些文字更吸引人。人们不但喜欢这样的美景,更迷恋这里的宁静,偏居一隅,独享其乐,真是快哉!

陶渊明用文字勾勒了一处隐逸之地。桃红柳绿,风光旖旎,黄发垂髫,熙熙而居,着实让人想探寻而去。然而那里远离闹市,他们如何怡然自乐?

有朋友说:“陶渊明食桃花,村中人肯定也食桃花。”我们相对而笑,相视颔首。倘若当时有人考察,在落英缤纷之时,村中肯定有人在摘桃花,洗桃花,蜜桃花,煮桃花,说不定“桃花宴”是村中人的美餐。

日啖桃花,掬以为茶;日啖桃花,煮粥入花;日啖桃花,饴以为饼;日啖桃花,淹以为菜。桃花不仅是生活的点缀,还是息息相关的生活伴侣。我忽然想,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时,他身边的桌上是否还放着难舍的桃花茶呢?菊丝桃花相伴,红蕊黄脉相间,那一定是上好的美味。

“桃花具有养颜、健脾、消化、利水、活血、通便、排毒、消炎等功效。”

“野生桃花的采摘必须在每天清晨伴着晨露开始,采摘至上午九点前后便须结束。因为九点之后气温开始上升,桃花的香气会随之挥发,进而影响花卉品质。”

瞧瞧,想以桃花为食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花开有时,采摘有令。倘必为友,心先相知。

《红楼梦》第七回中,薛宝钗说用四种花的花蕊做成冷香丸治病,那里面没有粉色的桃花花蕊。如果有,那一定是采谷雨前后的,她若用之,必能很快如愿。但时光匆匆,稍纵即逝。岁月荏苒,花不待君。符合时令是最佳之必须。因此,倘若你到了西藏,吃到林芝的桃花饼,你可一定要珍惜,要凝神细品,要用心玩味。因为那可是以西藏特有的高原野生桃花入料的酥饼,是具有西藏特色的西藏糕点代表。

不去西藏吧,到附近的桃花山去,到身边的桃花节去。那满山满坡的桃树会让你恍入仙境,那满树满枝的桃花会让你心醉神迷。不摘花,就拍照吧!树畔花间,或嗅或倚,心喜微醉,视花而笑,不用刻意,不需弄姿,照出来的照片张张美丽。或者你喜欢闲静,就找一偏僻处,备一画夹,铺一张纸,碳笔一挥,粉彩一抹,便把那桃花引入故事,去追念夸父逐日时那灼灼的“邓林”。

我不想择花瓣入茶、煮粥、成饼了,我想拾一瓣瓣粉笺入掌,去会那薛涛,看每一个花瓣上能承载多少情思?粉笺飘飘,能从唐朝飘到现在么?

我想像着桃儿满园的样子:油桃、五月鲜、早丰王、白凤、九宝、秋水蜜、秋毛桃、艳红桃,从六月末到十月二十几日,只要你有时间,有兴致,有胃口,有口福,你就可以到桃园来。自选自摘,自取自尝。想着桃花吃桃子,或者吃着桃子想桃花,都随你。

也许你会产生错觉,莫非我在仙桃园?莫非身在蟠桃会?不,你仔细看看周围的伙伴,他们在给你讲现实的故事。万斤鲜桃小康路,千亩基地幸福园。这里的居民都把自己自诩为美桃仙子了。

行进在桃花园,闻着淡淡的桃花香,我陶醉在日啖桃花的梦幻里。我知道,我并不一定迷醉于那些有关桃花的食品,我是倾情于这桃花的绽放,桃花的梦想。有桃花不就有春天吗?有春风不就有桃花吗?现在看来,“去年今日此门中”的感叹未必是对人,对情,而更多的是对春天,对春光流逝的无奈与感叹。

苏轼“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今日,我们春风十里看桃花,意啖桃花留住春。

耳边突然传来王观的《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我忽然想,既然山山水水如此灵动,那不就是“只要根植沃土,年年必有温馨。”

明年我还来会桃花!

                                                                           也写苦菜

    其实我小时候不喜欢苦菜,春日来了,我满山满坡地去找蒲公英、羊犄角、小白蒿,也不愿把苦菜挖回家。它苦苦的,挖回去,奶奶便把它当成晚饭的一部分:熬了热热的苞米糊,用来泡苦菜吃。爸爸、妈妈、奶奶都吃得很香,弟弟妹妹们也在一边尝试,只有我,宁愿吃几棵苦菜喝一口稀粥,也不要泡在一起经饿。

    妈妈说:“这样吃香,苦菜的口味淡了,粥的香味浓了。”我试一下,却怎么也咽不下去。以后,奶奶便用菜刀把苦菜切了,直接熬到粥里。我只有捏着鼻子强迫自己吃了,但只觉得第二天早晨起床时,嘴里还是苦的。

我一再抗议,要不就找理由不吃晚饭。后来奶奶就用苦菜贴饼子,大量的苦菜,少量的苞米面,我依然很难接受。挖菜时因为两个妹妹总是喜欢挖苦菜,我常常在回家的路上故意让她俩落得很远。

如果偶尔奶奶烙点儿单饼,或摊上几张煎饼,卷上些苦菜,我还是很喜欢吃的。可惜,小时候我家人口多口粮少,是很少舍得这样吃的。

蒲公英和苣荬菜都是能接受的。它们不那么苦,也不像苦菜那么难吃。

但苦菜花我还是不讨厌的,因为苦菜一开花,就老得没法吃了,我就可以不吃苦菜了。

真正品尝苦菜,是最近十年的事。我的孩子长大了,需要品味生活。于是我和朋友们在城郊天南地北地找苦菜。选择嫩嫩的挖回来,认认真真地择干净了,泡了又泡,洗了又洗。还把精挑细选的豆瓣酱用鸡蛋炒了,用精致的菜盘把苦菜装了,再搭配上其它的菜品和主食。然后,一棵一棵地蘸了酱细品。哪有原来的苦味儿?怎么越吃越甜了呢?倘若买了新摊好的煎饼,再加少许的香葱叶儿卷起来,那简直就是美味。

女儿说:“吃苦菜的日子也不苦啊!”尽管我把煎饼里放的全是苦菜,让女儿咬一大口,她还是说:“妈妈,不苦啊!有点甜。”

我不知怎么说好,下次就熬了苞米面糊糊,加上切碎的苦菜。女儿说:“妈妈,有股清香味,好喝!”我只能承认自己的教育尝试失败。

我和爱人也不只一次地尝试,是啊,怎么没有小时候的菜苦了呢?

“小时候那是充饥的食物,现在是打牙祭的美餐。性质不同,味道不同,心理不同,苦甜不一。”爱人说。我只能点头赞同了。

近几年,智能手机的像素越来越高,拍照成为时尚。我常常把苦菜拍来欣赏。我发现,苦菜生不择地,生则茁壮,生则开花,而且花开很美。学校教学楼与地面的缝隙里,甬路的台阶旁,大面积的草坪上,狭窄的彩砖间,阴凉的假山侧,丛丛的小树下,到处都有它们的身影。有的叶宽些,有的叶窄些,有的叶长些,有的叶短些。但当它们的根都扎得很深,开花的时候,都是那样的灿烂,那样的努力,也那样美丽。

花瓣虽薄,但有质有量;花朵虽小,但熠熠生辉;花蕊虽细,但纤而有致。你细看,放大了看,那花瓣的纹理、颜色、花晕,有着各种各样的排列,而且每朵不同,每株不同,有的同株而花、色俱不同。它们在轻风里摇曳着,微笑着,一丛丛,一朵朵,一片片。黄色的,白色的,黄白相间的,如绿色信笺上的美丽的点缀一般。

我惊异于大自然的神奇,我也惊异于苦菜的生命力与魅力。

记得小时候看电影《苦菜花》,似懂非懂的。只是被情节打动一回回地哭。大人们说:“《苦菜花》太苦了!”我也跟着使劲儿地点头。现在才知道那苦菜花是坚毅执着不屈不挠生命绚烂的象征。

昨天,爱人挖回了苦菜。择完后,有一些粗壮的根和老的茎叶被我埋到了一个闲置的花盆里。清早起来,花盆里竟然开出一朵小花。我惊奇之余忽然明白,那是苦菜茎上的苦菜花!我真的开始赞叹苦菜了。超强的生命力,绽放的姿态,不引人注目的身躯,这才是苦菜的本真!

我拿起手机,给花盆里那一朵苦菜花拍了一个特写。用不了几天,我的花盆里将是一片苦菜的世界!

苦菜从始至终都是生活中强者,吾得友之,师之。

 

 





朝阳作家网简介 | 管理人员名单 | 投稿须知 | 联系方式 |
主办单位:朝阳市作家协会 版权所有 Copy right by www.chaoyangzjw.com
地址:朝阳市文化路三段4号 联系电话:0421-3605066 | 辽ICP备16005362号-1
朝阳市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