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漫话桃花
2019-07-05 13:21:32 

漫话桃花


徐广才

春风掠过辽西这片土地,爱花的人就开始忙碌了起来。

辽西的春短,昨天还是春寒料峭,今天就有可能是春暖花开,也许在转眼间就可能和花朵来一场邂逅。连翘、迎春花、看桃、杏花、梨花、桃花、丁香、海棠、文冠果等等,还有许多不知的花朵,她们依次第开,竟相绽放,顿时让朝阳打的花枝招展、靓丽起来,让这片古老文明的土地焕发青春,生机勃勃。

辽西花开,让蛰伏了一冬的人们心动了起来,腿动了起来,手也动了起来,灰霭的心情拨云见日,迈开了脚步踏青赏花,长枪短炮和花来个亲密接触,留住了花的靓丽,也留住了春。

辽西朝阳人喜欢春,喜欢花,尤喜桃花。

其实,喜欢桃花是自古以来人们的一种传承,桃花一直就是被人们大众所喜爱,尤为文人墨客歌咏赞美,不仅留下了不朽的诗篇和让人感叹的典故,也留下了许多的千古绝句,诸如“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如今更不疑”等等。对于桃花,在文人的眼中是千姿百态的,有人说它是晨风中摇曳绽放的春色,是书香里翰墨不干的沉吟;有人说它是古津边千年不老的传说,是西窗前缠绵不绝的情思;也有人说它是一个风姿绰约的少女,是一片娇羞烂漫的红霞。“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诗人苏轼以此来描绘春天里盛开的桃花、竹子、蒌蒿等自然景色的静穆,又有鸭子戏水、河豚欲上的活泼动态,动静和谐,一幅鸭豚戏水的春光画图便宛然呈现眼前。由此,心里便对桃花多出一些温润的情思。

桃花在古人的笔下不仅以多姿多彩的生态形态让人思绪万千,还以桃花喻社会存在的形态和某种思想境界联系在一起。记得上高中学古文的时候就学过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那时候只知道去死记背诵原文和注解,对其深刻的含义知之甚少,现在看来陶渊明是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有序的社会状态。后来在学习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时候才知道《桃花源记》有更深刻的寓意,其实他就是一种对“乌托邦”式的空想社会主义的描写,不管他被后人怎样去称呼他,但我觉得叫他一声思想家总是不为过的,正是他有了这样的思想,所以后来他弃官不做,归隐田园,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

大家可能都看过周星驰《唐伯虎点秋香》的电影,故事虽然有点荒诞幽默滑稽搞笑,也未必是史实,但是里面的台词有一些却不乏为经典,特别是引用了唐寅《桃花庵歌》的片段,更是让人感叹。后来找到《桃花庵歌》的全文:“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钱,车尘马足显者事,酒盏花枝隐士缘,若将显者必隐士,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花酒比车马,彼何碌碌我何闲,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她人看不传,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虽然作者有点玩世不恭,缺少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但是也展现了唐伯虎看破红尘的一种超然物外的精神世界,世俗之事统统与他无关,不得不令人敬佩。

桃花温馨多情,却无关风月。看看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特别是诗词歌赋以及戏曲等涉及桃花的极多。桃花,被注入了丰富多姿的文化内涵,有人把这种现象称为桃花文化。桃花以其艳丽的色彩,使人很自然地联想到女性的娇柔美丽,也许从《诗经》里的里的《桃夭》开始,桃花便与女性结下了不解之缘,后来 “桃花” 几乎成了描写和赞美女性以及由此代表的一切美好事物的代名词。但在不同的文人笔下, 桃花的象征意象也是千差万别的。有的把桃花作为春色的代表, 有的把桃花作为青春美女的比喻, 有的把桃花作为泛化的女性比喻, 有的把桃花作为情色欲望的象征, 更有人把桃花作为对青春红颜的叹惋乃至文人身世之感慨。

和桃花有关的词句还真的不少,诸如:桃花运、桃花劫、桃花债、桃花色,桃花石、桃花眼,命犯桃花等等,有时候真的搞不明白这和桃花有关的词汇到底是褒义还是贬义,总觉得把一些和风月相关的东西和桃花纠结在一起,真的是亵渎和委屈桃花了。有人可能看过明末作家孔尚任的名著《桃花扇》,也许有人认为这是一个才子和妓女的故事,因为李香君确实是秦淮河上的名妓,故事总会和风月无边及暧昧情欲有关,其实并不然,作者是借儿女离合之情,抒家国兴亡之慨。那朵朵由鲜血染成的扇中桃花,早已没有了暧昧情欲,没有了风花雪月和苟苟且且,只有对封建黑恶势力血的控诉和不屈的反抗精神。还有人总把男女的情感纠葛多了比喻成命犯桃花,总会有一种暧昧的感觉,总有红杏出墙的味道,其实不然,她仅仅是一种情感的表现,是一种精神范畴,实在是和桃花没有关系。现在也有一些影视作品为了给作品增加一点朦胧的感觉,增加一点暧昧的幻想,把名字和桃花联系在一起,比如说前一阵子很火的电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我只是听说没有看,凭感觉就觉得太虚幻,不接地气,后来听别人说那个三生三世和十里桃花没啥关系,只是约会恰逢是在桃树底下罢了,我赞同的这样的说法。

我也喜欢桃花,爱桃花。每年的春天来临之际,也和那些憋了一冬的躁动人们一样,出去踏青寻趣,追风逐蝶,和自然来个亲密接触,以期释放自己的情怀。对于摄影爱好者的我,总免不了拍一拍那些盛开的花卉。其他的花可能拍过一两次也就够了,而桃花却拍了很多年了,除了总觉得没有拍出桃花的神韵意外,我想更多的还是对桃花的喜爱。

今春在朝阳市作家协会组织的参加南双庙下杖子村第一届桃花节并征文的活动的时,在闲话的时候,我说了一句“爱国爱家爱师姐”戏言,其实从上学开始算起来,可能师姐也有很多,不过在现实的生活中经常打交道的师姐有四个,三个是我文学界的师姐,尽管她们都比我小,但大师姐掌管大师姐的权威,就说我们是华山派的,不以年龄大小论辈分,只以入门先后排大小,我入门晚,只能当老师弟了。嘻嘻,不过有小师姐的感觉还是不错的,要是你没有,我只能说你要遗憾了。一个是同窗的老婆师姐,那啥咱都不说了,嘿嘿。基于此,大师姐格格就说你的征文题目有了,就叫“一个男人和四个女人”,哈哈,单看这个题目要是发个朋友圈、微博啥的一定很火,点击率一个很高,没准还兴许弄点粉丝啥的。想想还是罢了,这,这有点太暧昧了吧?

我爱桃花,我爱师姐,但这无关风月。

             (此篇荣获“春风十里桃花红征文”三等奖)


上一篇:朵朵桃花开
下一篇:人生重见胜初见



朝阳作家网简介 | 管理人员名单 | 投稿须知 | 联系方式 |
主办单位:朝阳市作家协会 版权所有 Copy right by www.chaoyangzjw.com
地址:朝阳市文化路三段4号 联系电话:0421-3605066 | 辽ICP备16005362号-1
朝阳市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