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精品转载 > 散文 > 凌河,赋予我半世情缘
2019-07-22 10:44:14 

凌河,赋予我半世情缘


石玉梅

我与小凌河是有着不解之缘的。小凌河水的涓涓细流滋养了我的童年和少年,又在我青春的花季里播种、施肥、灌溉,我才得以茁壮成长。

我出生在上世纪70年代。在那个年代,小村村民的生计,主要是靠农业生产,从春季播种到秋收,除了靠老天降雨外,主要是依靠小凌河的地上水和地下水供给。七十年代,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村民依靠节俭过日子,才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八十年代,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等等一系列惠民政策开始实施,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绿了小凌河两岸,也吹进了小村。“要致富,先修路。”我家乡的小村也铺上了油漆板路。村民沿着这条路,在小凌河岸边栽上了大片大片的白杨树、柳树;在土层较薄的山坡、丘陵,栽种、嫁接了枣树;村民开始大批的养鸡、在凌河边养鸭、养大鹅发展家禽业;开始养羊、养牛等发展畜牧业;开始实施因地制宜,实行科技种田;开始搞活个体经济;开始走出小村出外打工、学手艺……九十年代初,我村盖起了第一座二层小楼,家家户户的小日子开始蒸蒸日上,过得红红火火。

我与小凌河的情缘还远不如此。医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了小凌河岸边的一个小镇工作。我刚到小镇的时候,清楚地记得,小镇只有南北和东西两条油漆板路,也只有几辆大客车连接附近的城市。各个小村主要是沙石路,偏僻一点的小村还是羊肠小道。虽说我所在的小镇,当时是朝阳县东南部最大的一个镇,又有着方圆几十里地最大的贸易市场,但整体居民的物质生活还不算太富裕。小镇的居民多半儿以农业为主,种植小麦和玉米,好在居民的生活已有了明显提高,玉米换大米,加上自种的小麦,大多数人家一年中能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吃上细粮。有一小部分人也依靠市场经商开始富了起来,商品经济在快速、稳步发展之中。

如今,我在小镇已经工作了二十多年。小镇和所属的各个小村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小镇已成为崛起的一枝独秀,在小凌河畔熠熠生辉。

小镇的交通现已经非常发达。丹锡高速和锦赤铁路货运专线穿镇而过。国道通武线和省道锦赤线,在小镇交会。襟渤海而衍内陆,望京津而牵沈抚。全镇主干路网总长67公里,镇区内道路硬化已覆盖。已建客运中心和三条公交线,投入运营车辆10台,运营里程280公里。北山坡上的京沈高速公路已开通。由于交通发展迅速。农副产品大枣、小凌河鸭蛋早已集结成箱运往全国各地。由于小凌河水清甜可口,做出的大豆腐细腻滑嫩,干豆腐筋道味醇,过往旅客或就餐或捎带,赞不绝口。现在小镇豆腐作坊已有上百个,成为小凌河畔一道靓丽的风景。由于小镇所辖各村油漆板路相连交通便利。旅游业也发展起来。沟门村的云培山,曲径通幽,景色宜人;南三家村的清凉山,洞内空气清新,冬暖夏凉;距小镇东大桥南200米的娘娘庙,是一座孤山顶峰,这里有风景秀丽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文化底蕴。这三处景区,慕名而来的参观者络绎不绝,成为小凌河边又一道靓丽的风景。2015年,依照“五个一工程”建设要求,在小镇东部成立了朝阳县经济技术开发区。2016年,又晋升为省级经济开发区。现已注册50多家企业。开发区的建立,推动了小镇各项经济的发展,如今小镇已成为“新经济,新农村、新城镇”的典范。

2017年,我包村下乡到全镇最贫困的小村防火。车子刚从鞍羊线右拐向西北行驶二里多地,打开车窗望去,我的心一下子生出几分欣喜,面目一新的山村景色扑面而来,几棵高大的白杨树像刚强的卫士守护在小村口,一座别致的石拱小桥,美美地倾听着桥下哗啦啦的流水歌声,放眼环望,一座座镶嵌各色瓷砖的楼座子依山而建,紧拥着小村的几座小山植被繁茂,翠绿的松树,花开正艳的桃树、杏树,孕育花期的枣树……这简直就是陶渊明笔下的一座世外桃源啊!中午,在小村的中心户长家用餐,一大锅小笨鸡炖蘑菇香气扑鼻,一大盆绿色的小葱、小白菜、小生菜、家苣荬菜,一大摞用玉米面摊的大煎饼,一盘自制的特味农家大酱……听中心户长介绍着:“你们随便吃啊!这小鸡是自家养的,现在每家都养一群小笨鸡,肉蛋兼用,蘑菇是去年秋天在前面的松山上采的,这些青菜都是我们园子里用塑料薄膜扣大棚生产的,没有农药,纯绿色食品。现在不比以前了,我们这山沟里也不稀罕大米白面了!我们现在都学会了粗粮细做,家家户户都变着法地做各种口味的小食品,现在的生活讲究的是精致了!”

小凌河水夜以继日地流淌着,安详地聆听着两岸居民欢快的笑声。夜晚以小镇为中心的两岸居民,在各自小村新建的娱乐场地扭大秧歌、跳广场舞,音乐声、欢笑声连成一片,到处呈现一派安康祥和的局面。

  原载《朝阳日报》2019年7月20日(华彩70周年征文特别稿)

 

上一篇:山路弯弯
下一篇:花布美人



朝阳作家网简介 | 管理人员名单 | 投稿须知 | 联系方式 |
主办单位:朝阳市作家协会 版权所有 Copy right by www.chaoyangzjw.com
地址:朝阳市文化路三段4号 联系电话:0421-3605066 | 辽ICP备16005362号-1
朝阳市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