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精品转载 > 散文 > 那路 那月 那乡愁
2019-08-21 15:05:13 

那路 那月 那乡愁


黄宝钧

有一条路,这头是朝阳县,另一头是阿鲁科尔沁旗;有一条路,这头是父亲,另一头是二姑;有一条路,这头是高悬的明月,另一头是无尽的乡愁……几十年中,路的长度没变,走路的时间却越来越短,月越来越明,乡愁也越来越酽。

听父亲说,在我还没有出生的时候,二姑父穿着半旧的布鞋,徒步去了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走了整整十五天,去那里开荒种地。到了那里的时候,鞋早就磨没了,脚也磨出了许多的大血泡。第二年中秋节的前一天,二姑父将二姑一家人接走了。走的时候,是坐那种木制车轮的牛车去的,整整走了一个星期。当时皓月当空,月光如水,父亲和二姑抱头痛哭,不知道何时再相见。从此,对于父亲而言,不但“每逢佳节倍思亲”,而且患上“惧怕明月症”,月亮越明,父亲越怕,只要看见明月,脑海里立即浮现与二姑相别的情景。

我听完二姑的故事,问父亲,我们距离二姑家究竟有多远?父亲眨眨隐隐有泪水的眼,望着二姑走的方向说,很远很远……于是,我想,很远是多远?我啥时候能去一次二姑的家呢?

在我上小学的时候,二姐搭伴去了二姑家。去二姑家之前,父亲又一次讲起关于二姑家的故事。现在回忆起来,我仿佛看到在父亲的语气里都充满了悲凉,心里更是充满了辛酸和无奈。可是当时的我,却听不出父亲那已浓得化不开的思念。于是,二姐踏上通往二姑家的路上。从家里坐车到朝阳市内,然后乘火车到大阪,入住一夜,第二天乘车到阿鲁科尔沁旗,再倒车去了二姑家。

好多天后,二姐回来了,向我们描述了去二姑家的情景。那里的土地非常平整,没有高山,只有土丘,家家粮食都能够吃。二姑全家对二姐百般地热情招待,二姐十分高兴,验证了父亲的判断。母亲问二姐,你二姑父没给你在那里介绍对象呀。二姐说,二姑父确有将二姐留在那里的意思,二姑不让。二姑说:“我一辈子都没回娘家,可不能让我侄女重蹈覆辙。哎,交通不便,耽误了多少事呀。”

日子一天一天地向前推进,生活越来越好。可是,二姑和父亲年纪也越来越老了,每年只是在信中或电话里共诉思念。每每在二老的话语里,在夜空那轮明月下,我读懂了父亲,体味到了“山一程,水一程,月是故乡明”。一直到二老去世,父亲和二姑再也没有相见,留下了写不尽的遗憾和无尽的乡愁。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五十之年,忽焉而至。2012年,在表哥的多次邀请下,我踏上了通往表哥家的路。早晨从朝阳市内出发,上高速公路,沿着丹锡线向西北方向行驶到赤峰,再向北经翁牛特旗(奈曼)到达巴林右旗(大阪)。下高速公路,向东经巴林左旗,一共用五个小时到达了表哥家。

我们的到来,受到表哥全家和表姐全家热烈地欢迎。他们问路上情况,我说,路非常好走,除了高速公路就是国道,而且,全部是柏油路。从表哥家回来的路上,天空飘来了小雨,在内蒙古整个路段下了起来,但是,丝毫没有影响行程。回来后,我对二姐说,你没在内蒙古站下,绝对是个错误。二姐说,还不是因为交通不便呀,如果是现在,那还说啥呀。

前年中秋节前,表哥来了,他是搭乘一位亲属的轿车来的。他说,无论是内蒙古地界路况,还是辽宁省地界路况,都非常不错,四个多小时就到了。我对表哥说,要是二姑能看到现在的交通多好啊,再也不用思念家乡来感叹“明月何时照我还”了。

现在,朝阳到赤峰的高速列车即将开通,我去表哥家的路越来越好走,运行时间会越来越短。

路还是那条路,月还是那轮月,乡愁更浓,亲情更浓。这条路,连接的对象由父亲和二姑,变成了我和表哥,端点依旧是朝阳和阿鲁科尔沁旗。但是,这条路在几十年里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走一次,由半个月缩短到四个多小时。这条路见证了伟大的祖国由弱到强,见证了人民生活由温饱到富裕,是一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本文刊发时有删减)

 原载《朝阳日报》2019年8月21日(华彩70年征文特别稿)


上一篇:妖娆山村
下一篇:一生有了当兵的经历



朝阳作家网简介 | 管理人员名单 | 投稿须知 | 联系方式 |
主办单位:朝阳市作家协会 版权所有 Copy right by www.chaoyangzjw.com
地址:朝阳市文化路三段4号 联系电话:0421-3605066 | 辽ICP备16005362号-1
朝阳市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