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无缘拜读李学英老师的长篇大作。有幸读了她的《山村漫记》。不仅让人大开眼界,受益匪浅。《山村漫记》包括三篇文章。每个标题都十分新颖别致。“一片片”“一本本”“一块块”叠字使用得巧妙,恰到好处,各有千秋,给人一立体的感觉,十分引人入胜。
《一片片石立起的村庄》,写的是朝阳县柳城镇石灰窑子村。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幅古老的画卷。古老的建筑,淳朴的民风,人文的景观,让人叹为观止。“石灰窑子村有三百年的历史,这是一个老年人的村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享受着一份安宁安详安康,并守护着小山村的这块净土”。
他们就地取材,利用漫山遍野的石灰石建了窑,烧起了石灰。这里沟深,陡峭。老柳树,野鸡,潺水,温情,大红灯笼等更是一道风景线。尤其是古老的村庄都会有古老的传说。“牛”的故事更增加了神话色彩,让人深思,启发人们的想象力。古老村庄,一部人文历史。
《一本本书摞起来的村庄》说的是朝阳县西五家子乡三道沟村。顾名思义,既然是一本本书摞起的村庄,显然文化底蕴及其深厚。许氏兄弟,分别是晚清的举人和秀才。清代道光皇帝曾经嘉奖过他们。村庄的人,更是秉承先人的遗风,勤奋好学。“忠孝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特别是具有根祖文化的牡丹花---“状元红”更是遐迩闻名。这尊贵的牡丹从京城远行一个多月,传至今日,有170多年的历史。皇帝御赐,传承八代。各种各样的牡丹更是争奇斗艳,芳香富贵。为了增加文章的亮点,李老师又引用了古代诗人描绘牡丹的诗句。可谓是信手拈来,恰到好处。足以说明李老师的知识面广渊博。
“牡丹是许氏兄弟和村民的精神花朵。盛开在凡是眼神能触及到的各个角落。繁衍成村民生活高贵雍容的品质。”可见李老师理念新,独具慧眼,另辟蹊径。把牡丹精神上升到一定高度,达到一定水准。“压得住场子,经得住流年。”它代表的是一种人文精神。
《一块块土叠起的村庄》说的是朝阳县北四家子乡村八盘沟。象征着大地丰碑的曲振生。50年代的生产队长,带领村民能改天换地,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使贫瘠山地变良田。山山皆梯田,坊坊能蓄水。为朝阳打出了自己的名片。斗转星移曲老尽管逝去,但他仍然长眠梯田边,守候家乡的一草一木。后人继承遗志,继续奋发图强。水蜜桃人人皆知,创建桃花节现任的年轻的村支书,自费办春晚,打造村庄的文化品牌。八盘沟山水也有灵气。作者在这里运用“插说”,老子曾在这里讲过学,增加了文章的神秘色彩。这里的山山水水,草草木木,都在认真的记录着历史,融入到文化。留给后代的是永久永久的财富。古老的村庄,一部人文史。
总之,从三篇上乘的文章看,李老师的写作态度朴素,谦虚,认真。写出的文章大气,在笔者的眼里,李老师够上一个杂家。又是一个集大成者。“德艺双馨”艺术家。可她十分谦虚。“我的写作是另类的,尽管我的作品通俗易读,写的也都与地方文化息息相关,但还像是个不合群的作者。这对一个以写字为生的人来说是孤单的,有着孤军奋战的悲凉况味。”
李老师的文章不仅读后让人有所思,有所感,有所得,更让人体会到这几篇文章犹如历史长廊中优美的画卷。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艺术特色都闪烁着文化灵光。的确是不可多得的好文章。《古老村庄》一部真真正正的人文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