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的春,总是很短。从顶着料峭的春寒去寻觅春天的蛛丝马迹,到春满人间,也不过是数日的光景。
山间树知了春意,一棵棵,绿得葱茏。和煦的风,内心有着火一样的热情。它一吹,满山的树就不一样了,吐绿的吐绿、纳翠的纳翠、长叶的长叶、开花的开花,蓊蓊郁郁,蒸腾着青春的气息。蛰伏一冬的它们,冲破封印般,释放出洪荒之力。它们知道自己无力改变一岁一枯荣的宿命,故而,枯,就枯得彻彻底底;荣,就荣得肆无忌惮。
老家住在一座松树梁下,一抬头,便是连绵起伏的山峦。山顶上生着一棵不老松。从我记事起,它就立在那里,一动不动,成了村庄的符号。居住在城市里的人也许不知,松树也是会落叶的。只不过,它的叶像极了绣花针,总会在你不经意间落下。秋风起,松针已在林间铺了厚厚一层。儿时,家里的柴草总是不够烧,捡枯枝、割荆条、搂松针,成了我放学之后必做的、也是最乐意做的事。
松针,长在枝头是一丛绿;落在山坡是一片棕;燃在灶间是一簇烈焰、万般暖。因此在我看来,四季常青的松树,亦懂草木的悲欢。不论经历了什么,只要一开春,即便顶着融融的雪花,它也会重新萌芽。看到春天的松树,听到春天的松涛,就隐隐闻到了雨后松蘑的味道。
陌上花懂了春心,一簇簇,香得浓烈。娇俏的蕊,颤颤巍巍,摇曳着春光的妩媚。桃花的巧笑嫣然,李花的洒脱俊逸,菜花的明艳动人,还有许多不知名的贴着地皮盛放的野花,清新淡雅。它们与北归的春燕、与婀娜的垂柳、与连天的芳草,一起营造了春天。
我愿做,那万花丛中的一朵。遇见勤劳的蜜蜂,就和它一起忙碌。遇见斑斓的蝴蝶,就和它一起舞蹈。最妙的是一场及时雨后,如果运气好的话,还会遇见打着哈欠、伸着懒腰的蜗牛。这个时候,我会看着它背着螺旋形、富有光泽的壳,一步一步爬上草尖,在风中和自己招手。我也会看着自己和小草合力撑开的一张巨大的蛛网,变成专门为它擎起的一面镂空的屏障。在那上面,还点缀着细密的水珠,暖阳下,闪着炫目的光。我想,土黄色的蜘蛛,一定会很高兴遇见这位新朋友。我想,行人也会放慢脚步、低下头,陶醉其中吧。这世上,大概没有人不会心甘情愿为美好的事物低头。
虽然节令的更迭总是令人猝不及防,但只要用心,便能与一切美好相遇。因为,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能到来!
原载《今日辽宁》2020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