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资讯 > 脱贫攻坚专题 > 他为大山披铠甲
2020-10-22 18:12:27 

他为大山披铠甲

——朝阳市决战扶贫攻坚先进典型陶涛


张福艳

 

 

光伏,一个新兴的产业,它唤醒了一座座沉睡的山岭,打造了一个又一个阳光银行。满山的太阳能光板鳞次栉比,蔚然壮观,这是光伏人的杰作。地处低山丘陵的朝阳县,日照时间长,光伏发电作为资产收益扶贫的重要抓手,在脱贫攻坚中实现完美担当。当一座座大山披上铠甲,荒山就变成了太阳能山,原本没有利用价值的山,从此有了稳定收入,变成了银色的饭碗。结合贫困人口分布和光伏发电建设条件,朝阳县引进重大光伏项目的同时,开始筹建了自己的村级扶贫电站,因地制宜开展多种形式的扶贫工作,打赢了脱贫攻坚战。两年间在28个乡镇的贫困村建成光伏电站82处,实现收益633万元。扶贫电站收益成为贫困户的救急资金,全县11159户23175口人从中受益。他们心上有光,身上满满的正能量,他们沐浴霞光,身披星光,无怨无悔,奋战在建设一线,展现了当代年轻人的精神风貌,实现了价值担当,光伏脱贫攻坚项目的牵头人、80后小伙陶涛就是其中优秀的代表。

 

                                                                         机遇与挑战

 

陶涛,83年生人,2016年毕业于辽宁大学国际经济贸易专业,现任朝阳县发展和改革局新能源办副主任,朝阳县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踏实肯干的他,被委以重任,勇挑重担,不负韶华,只争朝夕。作为绿色能源项目,光伏发电减少了煤的用量,减排了二氧化碳,碳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是名符其实的绿色新能源。作为光热资源大县,朝阳县积极推进光伏产业项目,将光伏扶贫作为资产收益扶贫的重要抓手,建立多种形式相结合的资金筹措机制,推进光伏发电扶贫工作,稳定增加了建档立卡贫困户收入。2018年4月18日是个难忘的日子,朝阳鸿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由朝阳县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出资。鸿顺公司应运而生,为扶贫而建,成为朝阳县光伏扶贫的推手,按着建设资金财政筹集,电站产权和收益归村集体所有的方式,实现了贫困村光伏扶贫电站全覆盖。以贫困村村级光伏电站建设为重点,有序推进光伏扶贫。陶涛紧紧抓住国家光伏扶贫政策的良好时机,深入贯彻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充分利用和发挥朝阳县日照时间长的自然优势、低山、丘陵多的地理优势,积极推进我县光伏产业项目建设。他站在全县的高度,起草制定了2018年、2019年和2020年的《朝阳县发改局行业扶贫实施方案》《朝阳鸿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光伏扶贫项目收益资金拨付管理制度》《光伏扶贫资金管理使用实施细则》等文件,明确了朝阳县光伏扶贫的建设方向,为政府决策提供支持。

扶贫电站在朝阳县是新生事物,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只能摸索着干。鸿顺公司是虽然是县筹建的,但县级财政紧张,项目实施举步维艰。陶涛竭诚为落地朝阳县的光伏企业提供一条龙服务,帮助光伏企业选地、核地、落实土地,及时协助补充建设用地,促进项目落地,保证项目如期开工。付出总有回报,陶涛协调解决建设中诸多问题,得到了企业的认可、信赖和支持。在他的协调下,光伏企业给纷伸出援手,截至2020年8月,累计9家光伏企业为朝阳县捐助扶贫款4000万元,捐助款已全部上缴县财政。晶澳企业预计扶贫捐助2700万元,目前已经到位353万元。扶贫捐助资金争取到位,极大地保障了朝阳县光伏扶贫项目顺利建设、运行和投产,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脱贫提供强有力保障。2018-2019年,朝阳鸿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建成村级光伏扶贫电站82个,年发电量1162万度,光伏发电项目年收益633万元,可带动全县3165户贫困户,成为朝阳县扶贫攻坚的强有力支撑。

 

                                                                       速度与激情

 

一与光电结缘,陶涛的工作与生活节奏突然加快,时间一下子变得不够用了。从扶贫电站筹建之日起,陶涛就做好了思想准备,从此没有休息日、没有节假日,没有固定的上下班时间,甚至不分白天与黑夜,随时待命,随时应对突发的事情。挥洒了青春与汗水,陶涛为脱贫攻坚交第一份满意的答卷。

光伏电站事关全县扶贫大局,是乡镇的扶贫产业支撑,项目涉及到全县31个贫困村,17个销号贫困村,必须争取每个贫困村都有一个扶贫电站。2018和2019年,他带领公司员工对村级扶贫电站进行初步选址,累计选址180多处,最终确定82处符合建设条件的筹建建电站。每到一处,他们都用设备测量经纬度及可用面积,观察周围有无遮挡物,经过与林业局和国土资源局沟通,确定是否为建设用地。四周地形如何,地势是否平缓,有无遮挡,光伏板的受热面积,安装的辐射角、朝向等,每个环节都认真核查,每个细节都认真把关。勘查同时还要查土地地类、林地性质,避开相关生态红线。因为各个现场的基础条件不一样,他们为每个电站设计一套方案,有的贫困村实在不具备建站条件,就把项目地址设计在邻村,在邻村建设了14个联村电站。

电站多在荒山野岭上选址,道路崎岖或根本无路要走。选址工作费时费力,大大消耗体力。为了争取补贴,他们抢工期,在最短时间内完成选址工作。每天加班加点,基本上天亮就出发,天黑才回来,节假日也是在选址中度过。为了节省时间,他们自带食物及水。选址过程中遇到风雪天,很多地方车辆上不去,就先平整道路,搬运障碍物,如果还上不去,只能步行几公里去勘测地点。在去七道岭镇小二十家子村庙西选址的时候,遭遇暴雪天气,车辆根本无法正常行驶,当时距离勘测地点还有几公里而且没有路,只能步行到勘测地点去,北风刺骨,道路又湿又滑,勘测的时候手都冻麻木了。在二十家子镇北沟村荒山上选址时,道路被雨水冲刷的凹凸不平,车辆在上山的时候被卡住,从几公里外的农户家里借来工具,用了几个小时也没能把车辆弄出来,最后雇佣当地钩机把车拖出来。选址完成后,施工过程中也是困难重重,有的房基地大石头比较多,有的地方灌木和树根过多,有的地方根本没有路,有的现场需要平整夯实,有的地方没有水,有的地方农户不理解多方阻拦,经过他多方协调以及现场处理,及时解决了所有的问题。

陶涛和员工们翻山越岭,迎难而上,保证项目如期施工,从筹建到运行仅用半年时间。2018年鸿顺公司投资2720万元,在朝阳县28个乡镇共建设29座光伏扶贫电站,6月份开始筹建,12月底建成并网发电,2019年1月中旬完成检测验收并全部合格,装机总容量4.16兆瓦,2019年8月末光伏电站和发电收益已全部移交给各乡镇。2019年光伏扶贫项目建设规模4.8兆瓦,总投资2872万元,2019年6月初开始施工,建设网电站53处,2019年11月末全部竣工,涉及到全县25个乡镇(农场),并于当年12月中旬完成检测验收并全部合格。2020年8月中旬光伏电站和发电收益已全部移交给各乡镇。

 

                                                                       奉献与担当

 

通过科学有效的运维管理,保证了已建设完成的光伏扶贫电站长期有效扶贫。为确保光伏扶贫发电项目工程质量,工程竣工后,特聘请第三方检测机构――常州华阳检验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对光伏扶贫电站的光伏组件、基础设施、配套设施全方面检验检测。为了抢进度,他们白天测发电量,晚上采集数据,不辞辛苦,昼夜奋战。按照检测要求,每天上午9点到下午3点对光伏电站进行极性测试、光伏组串电流测试等10项测试。太阳落山后,进行光伏组件红外扫描检查、站内关键元器件红外扫描检查、光伏组件EL测试。从电站回来后,整理各种检测数据,第二天及时反馈给检测公司。整个测试期间,他们开启了连轴转模式,中午没有时间休息及进餐,直到后半夜才能休息。

光伏扶贫电站建设期间,他们进行33次巡查,改造66台变压器,发现问题15处并及时解决。全县有46座光伏扶贫电站与国网电商云平台对接,完成46座光伏扶贫电站167台逆变器信息采集记录。

由于村级电站点多面广,多处在交通、通信不便利的偏远地区,运维难度很大,如果运维力量不能跟上,必然会导致电站质量和运行效率差强人意,后期的扶贫效益能否兑现令人堪忧。陶涛带领公司对所建的82座扶贫光伏电站进行运行维护管理,通过对电站日发电量、发电是否进入电网、逆变器运行等情况进行时时监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定期检查和检测光伏组件、支架的完好和污染程度、电气设备的运行情况,每月至少进行一次电站安全、运行质量检查,及时排除隐患故障。每季度组织人员对电站内外杂草、遮阴等进行清除。每月实时掌握朝阳供电分公司打款时间和金额。

在疫情期间,光伏电站出现故障需要及时维修,当时各村都在封村,公司人员去维修时受阻,陶涛就出面四处协调、沟通,开具证明并且与乡镇和村里进行沟通后,维修人员终于进站。有个电站建在羊山镇高八尺村的山上,维修人员进站维修时,要先经过养殖场。根据防疫要求,人员经过洗澡、消毒、穿上消毒服后才能上山。消毒间是四面透风的简易房,大冬天只能穿猪场提供的单薄防护衣服,检查维修的时候冻得手脚麻木,为了防止感冒发烧,他们只能靠运动抵御寒冷。7月中旬,他们对分布28个乡镇的82处扶贫光伏电站杂草进行清理,当时正处在三伏天,工作一会儿全身就被汗水湿透,在现场指导使用除草机器几个小时后,吃饭的时候筷子都把持不住,清理现场时被蜂蜇虫咬是常有的事。

 

严格的检测和良好的运维确保了发电量,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电站运行安全性,保障建成的分布式扶贫光伏电站正常运行。

 

                                                                      推进与服务

 

重大光伏企业在用工、租地、土地流转、提供就业方面定向帮扶,积极参与精准扶贫。为了确保重大光伏项目落地与投产,陶涛为项目建设提供全周期保姆式服务,重点推进国际和晶澳两大项目。中电朝阳500MW光伏发电平价上网示范项目总投资29.17亿元,是辽宁省“重强抓”“双百攻坚行动”重大招商项目,也是近年来朝阳单体投资最大、利用外资最多、建设周期最短、形成税收最快的重磅产业扶贫项目,在11个乡镇占地21933亩,用工4000多人,其中雇佣本地施工人员1910人。项目直接增加土地租赁收入1.2亿元,荒山荒坡得到补偿,贫困户有了保障,村民有了25年稳定收入。地方村民、特别是五保户、家庭困难人均收入低于水平线的百姓优先获得就业岗位。该项目已于2019年6月破土开工,目前已经全部投产。荒山坡上的连片光伏板泛起耀眼波光,加上周围的塔杆银线、升压站、变压站,把太阳馈赠的不竭清洁电能输送电网,年增加税收4500万元。晶澳300MW光伏平价上网项目,总投资18亿元,占地1.3万亩,在疫情期间,陶涛协助办理完各种手续,已于2020年7月正式开工,涉及大庙镇、波罗赤镇、杨树湾镇、东大道乡4个乡镇,部分征地补偿已经到位,租地正在进行中。

项目占地面积较大,地类限制较多且选址较为困难。项目前期,陶涛多次往返国土、林业、环保、畜牧等部门,帮助企业选地、核地、落实土地,缩短了选地时间,使项目快速落地并如期开工。在项目施工推进过程中发现如高质量果园、周围军事设施、扶贫果园、压覆矿产等难以征用土地,为保障项目建设容量,及时协调各部门,补充建设用地4500亩。光伏项目占地面积大,区域广,地上附着物种类繁多,他积极为项目进行对接、沟通,协助、催促乡镇政府,协调解决各类实际问题,为项目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重服务,强管理,严格进行属地化管理,兼顾疫情防控和光伏企业全面复产复工。疫情防控严峻期间,中电项目计划用工人数4275人左右,其中外省返回人员计划772人,省内外市返回人员计划488人。他首先摸清了返工人员数量,提前报送县开复工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疫情防控指挥部,人员分7批次返岗复工。中电国际2月13日申请复工,2月21日首批110人复工,4月21日全面复工。县级定点隔离地点原来2处,隔离房间少,满足不了企业返工人员隔离要求,他多次沟通调度隔离点和房间问题,建议政府增加了1处县级隔离点、8处乡镇隔离点和2处项目工地现场搭建的隔离点。人员返岗后,协助企业建立开复工后防疫保障机制、企业制定健全复产复工考核机制,制定防控预案,落实日常管控。中电朝阳光伏工程的建设单位、8家EPC单位、4家监理单位及运维单位共计顺利返岗、上岗2800余人次,全体人员身体均为健康状态,为中电朝阳光伏工程如期完成提供了有力保障。

山披铠甲,威武绝伦,人披铠甲,无惧挑战。不辱使命的新能源建设者,不惧艰难,无私奉献,陶涛身体力行,见证了光与电的变奏,见证了村级光伏电站的从无到有,见证了重大光伏项目在朝阳县落地开花结果,可谓大山披铠甲,财源滚来。

 

(朝阳市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征文作品)





朝阳作家网简介 | 管理人员名单 | 投稿须知 | 联系方式 |
主办单位:朝阳市作家协会 版权所有 Copy right by www.chaoyangzjw.com
地址:朝阳市文化路三段4号 联系电话:0421-3605066 | 辽ICP备16005362号-1
朝阳市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