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去乡下走走,尤其是吴琼任职第一书记的牛营子村。
我和吴琼是相识多年的朋友,三年前,得知吴琼被凌源市委组织部派往牛营子镇牛营子村,任第一书记,还真有点好奇。知道他是学林出身,在凌源市林业局林业和草原野保站站长的职位多年,而且干的风生水起,到偏僻农村能行吗?想起他曾玩笑与我“你在社区工作这么多年给居民办了多少实事”的话,暗想,现在他成了第一书记,找个机会以此言回而敬之。
光阴荏苒,一晃三年时间过去了,当我踏上牛营子这片土地时,已是庚子年的金秋十月了。
牛营子村坐落在瓦牛线公路边上,崭新的村部,“党群服务中心”的钢筋悬空门特别显眼,国旗高高飘扬,彩旗飞舞,院落整洁,村部房檐下钢筋框架的红色大字“只争朝夕,不忘初心”悬浮左右两边,大红灯笼对应相衬,村部门口建有党建专栏。使人产生“红色圣地,到此一游”的幻觉。牛营子村与我心里勾勒的画面大相径庭。
漫步牛营子,享受自然风光的抚慰,辽西色彩斑斓的秋天让我目不暇接。当大片绿色映入眼帘的时候,我已经来到坐落在牛营子村三、四小组的扶贫苗圃。半米高的侧柏、松苗,一米多高的杏树苗随风摇曳,煞是喜人。“我从垄上走过,垄上一片绿色……”十月的村庄有些亢奋。
说到苗圃,得从牛营子村荣胜明凯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说起。
吴琼驻村后,把发展产业作为方向,依托自身优势,从林业着手。他认为,习总书记“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包含以绿造生态,以绿造产业的含义,也就是发林业产业。吴琼的心里默默为牛营子村描绘了林业产业的发展路径———种树苗,干苗圃。2019年初,牛营子村成立了荣胜明凯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
俗话说,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苗圃规划土地流转时遇到了难题。特别是几户靠种玉米维持生活的贫困户不愿流转土地。为此,吴琼和村干部一起到农户家里做工作,召开村民会议。通过算账,把种玉米与种树苗的收入算得明明白白,从而得到村民认可,并以每年每亩800元达成流转协议。
2019年先期流转36亩,主要种植山杏苗、山杏杯苗、侧柏杯苗。20万资金由吴琼牵头投资,部分村干部资金入股。当年种植山杏核23亩,出苗55万株,种山杏苗2亩6万株,种植侧柏杯苗11亩,2020年村里收入27万元。
2020年,按照省市委和镇党委“一手抓防控,一手抓复产”的总体要求,吴琼积极与省林草局和省财政厅协调,争取培育树苗项目补贴资金50万元。苗圃新增加流转土地15亩,扩大后的苗圃由村荣胜明凯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接管,四月份栽植松苗100万株,柏树苗55万株,油松杯苗20万株,五角枫7.54万株,金叶榆0.5万株。出土苗木将由凌源市林业局、赤峰、锦州等地收购,预计2021年可纯收入50万元。
现在,苗圃流转土地有贫困户土地5亩,带动就业40多人人均增加收入4000元以上,并吸纳建档立卡贫困5户。村集体经济收入的40%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60%用于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确保牛营子村到2020年与全市一道步入小康社会。
今年,牛营子村大田作物几乎绝收,而苗圃50亩土地流转户收入稳定,村民说扶贫苗圃给他们带来好运。
远望苗圃,秋风中,一人多高的五角枫杏树,没膝的金叶榆侧柏矮,绿油油的松苗。树苗从中,一块“牛营子村壮大村集体经济扶贫苗圃项目”钢筋框架的大牌子并有详细的项目简介。另一块竖立在侧柏树苗中间,白云蓝天为衬,“就业一人,脱贫一户”几个大红字特别醒目。
我想,这也是吴琼对精准扶贫的希望所在吧。
扶贫苗圃已经让我对吴琼刮目相看,村里光伏发电项目更让我耳目一新。
牛营子村光伏项目建设于2019年5月,设在村部房顶,装机容量为14.52KW。光伏电站由44块光伏组件组成,每块组件峰值功率为330W,由一台15KW逆变器接入380V/50HZ电网,并网方式为自发自用,余电上网。2019年6月1日建设完成,年发电量2.1万KWH,收益1万元。
我恍然大悟。怪不得刚进村时看到村部房顶亮晶晶黑乎乎的,还以为铺的是什么新型瓦片呢。
当然,项目总投资的10万元,是吴琼协调天津明赫建筑工程安装有限公司捐赠的,而老板张晓明与吴琼是小学同学。
之后,吴琼又协调张晓明捐助10万元,用于加强村党支部阵地建设。为村部铺设电地热,对村党员活动室升级改造,架设专题党建宣传栏。
不仅如此,牛营子村以合作社为依托成立荣胜明凯劳务工程队,专门从事扶贫产业项目劳务,带动村里40多人到张晓明的公司打工,十几个建档立卡户打每人增收2000元以上。
2019年末,全村61户126人建档立卡户,有15户39人实现脱贫,2020年末实现全部脱贫。
在村子里走一圈,道路平坦,房舍整齐,山坡上的牛羊,树上的果实,让人实实在在感受到脱贫攻坚、决胜小康的轰轰烈烈,感受到基层干部的辛苦甘甜。
前段时间央视播出的电视剧《花繁叶茂》,剧中枫香镇乡党委书记的一句台词一直径萦绕在我的脑海:“基层干部的辛苦指数,决定着乡亲们的幸福指数!”
是啊,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第一书记、乡村干部,都在第一线辛苦地付出着。
吴琼从2018年 3月任牛营子驻村第一书记以来,始终与村里的班子成员精诚团结,与老百姓密切联系,多次走访慰问建档立卡户、贫困户、低保户、五保户,村里不论小孩子还是上了岁数的人都认识他。也许是太熟了,农户养的狗都能分辨出他的脚步声,见了摇尾巴撒欢,从不乱咬乱叫。不知谁最先开玩笑称吴琼“狗不咬书记”,竟然流传起来,现在,牛营子村的人都晓得。
不难看出,40岁的吴琼对牛营子村的情感厚重且深沉。
打开吴琼朋友圈,只要与牛营子村有关的,都写“牛村的XXX”“我们牛村XXX”……
就连村部门脸正中央,钢筋框架悬浮的“牛村”俩字,也是吴琼挂上去的。
吴琼说:“我喜欢这样称呼我们的村子,叫着叫着,牛营子就会真的牛起来!”
好吧,“牛村”就这样“牛”吧!
那么,在牛营子村与吴琼有关的事,理所当然都是“牛村”轶事了!
吴琼在走访时发现一组通往南山地的木板桥年久失修,农民春种秋收过桥很危险。那时,吴琼还不好意思张口找上级要钱,从自己工资卡支出一万元,在2019年秋收前将木板桥面改为水泥枕木桥面;
协调凌源市林业和草原局争取帮扶资金10万元,用于乡村环境治理,改善了村容村貌。
多次邀请凌钢钢城中心医院眼科专家为村民免费义诊,筛查白内障,青光眼等。为60多户村民检查了眼底疾病。朱彩云等3人查出重症眼疾,到医院免费做了手术,恢复了视力;
多次看望患肺癌患的三组村民韩志宝。特别是韩志宝病逝后,女儿韩金月尽管是牛营子中学八年级年组第一名,却因家庭困难一度想退学出去打工。吴琼通过朋友在沈阳找到捐资助学企业,沈阳协达技术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任东,承诺每月资助韩金月2000元学习及生活费用,直到大学毕业,还要为韩金月安排工作;
协调凌源火狐狸服装批发城出资5000元,请凌源市龙凤皮影艺术团进村演出,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2019年除夕,放弃与家人团聚,按上级发布的宣传标语认真梳理复印,一天时间印制长条幅50个、小条幅150份,印制宣传画80份、袖标40个。大年初一早6点驱车30多公里回到村里,为村里捐赠口罩2000个,八个暖瓶八套杯子送到八个卡点,元宵节为卡点送元宵120斤。
今年,与天津的同学张晓明达成投资20万元在牛营子村建养牛基地的意向,此项目用于带动贫困户增收,筑固脱贫成效。
几进省城,争取省财政厅乡村振兴计划项目支持,目前,牛营子村的发展思路得到认可,有望获得200万元支持资金。
“干啥就得像啥,绝不糊弄”。作为第一书记,凭借个人关系为村里争取资金发展产业项目,个人掏腰包为村里办实事,应该为数不多,而吴琼却做到了。
看来,本想回敬的那句话无法说出口了。
吴琼村里的办公室有党旗国旗、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桌牌,也有几个荣誉证书。
2019年凌源市先进党务工作者;
2020年凌源市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
凌源市第一书记助推乡村振兴“十佳项目”;
新冠疫情防控“特殊贡献奖”;
2020年牛营子村授予“荣誉村民”。
至此,我的大脑飞快运转,检索优秀、敬佩、骄傲之词,但觉苍白。我想,这时候最该做的,为吴琼点赞才是!
(朝阳市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征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