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精品转载 > 散文 > 不愿辞的旧,就要来的新
2021-04-29 12:33:00 

不愿辞的旧,就要来的新


李 娜
        每至岁末,家家户户都要进行一场彻彻底底的扫除。从腊月二十三起至除夕止的这段日子叫“迎春日”,也叫“扫尘日”。“尘”与“陈”谐音,也就是除陈、除旧的意思。腊月二十三是北方的小年,每逢此时,我总是醒得比院子里的大公鸡早,同爷爷奶奶一起大扫除。
        我们的大扫除,从翻箱倒柜开始。家里箱箱柜柜里的东西,常被我翻个底儿朝天。我会先在地上铺一大块塑料布,然后将箱柜里的所有东西都掏出来,用抹布擦去箱柜里的灰尘,晾一会儿。接下来,便是将不用的物件和不合身的衣物挑出来,剩下的一一往回装:常用的,放在最上面,触手可及;不常用的,则被整齐地安置在最底层或是角落里。说是往外挑,实际上,连碎布头儿都没挑出几块。奶奶手巧,能用它们做各种好玩意:坐垫、龙尾小老虎、零钱包……
        印象中,我还会翻出自己得到的各种奖状和证书向二老炫耀。虽然有些地方被“银鱼儿”蛀了小窟窿,但我还是将它们视若珍宝。爷爷奶奶看到了,脸上的皱纹笑得更深了。当然,有时候也会有“惊喜”。我清楚地记得,自己曾在一个大木箱里摸到了一团软乎乎的东西,起初以为是线团,可这线团怎么还是温热的?定睛一看才发现,是一窝没长毛的小老鼠。在乡下,招猫逗狗恶作剧并不是男孩子的专利,所以摸到这些小家伙儿的我并未大惊失色。
        我动作敏捷,踩着小板凳“噌”就能蹿上柜顶。居高临下,俨然成了身怀绝技游走于江湖的女侠,挥舞着爷爷亲手打造的“利刃”——一根长木杆,绑上一把旧笤帚,一路“拼杀”,除掉屋顶的灰尘和墙角的蛛丝。
       民以食为天,厨房干净,做出来的菜品才更美味。窗台、灶台、锅盖,甚至是锅底,每一个犄角旮旯都不放过。经过一年,锅底灰积了厚厚一层,通常我会将整口大锅端起来,扣在院子里,用铲子往下铲,再用笤帚往下扫,碰一鼻子灰也无所谓。
       冬天的小院,没有一畦春韭绿,也没有满院槐花香,更没有缀满梢头的红肖梨和缠绕在老梨树上的牵牛花。但,有雪呀!冬天的北方,不会日日飘雪,但山村的雪似乎永远也化不完。院子里背阴的地方,常常是雪人最好的归宿。这雪人,是我无论如何也舍不得打扫的。当然,屋檐下的燕子窝也要留着。燕子是春天的使者,是吉祥之鸟,老人们都很喜欢让燕子来安家,孩子们也乐得每天和它们一起叽叽喳喳,所以任谁都不忍去破坏第二年的希望。
       又到岁末,同我一起大扫除的爷爷奶奶早已离世多年,我同二老曾居住的那间屋子也早已成了存放杂物的仓库。而我,依然有大扫除的习惯,最爱打扫的,也还是那间屋子。我还是会翻箱倒柜,还是会踩小板凳上柜顶,就像二老还在身边一样。
                                                        原载《成都商报》2021年2月7日


上一篇:绿水裁冰天鹅舞
下一篇: 胜日芳寻



朝阳作家网简介 | 管理人员名单 | 投稿须知 | 联系方式 |
主办单位:朝阳市作家协会 版权所有 Copy right by www.chaoyangzjw.com
地址:朝阳市文化路三段4号 联系电话:0421-3605066 | 辽ICP备16005362号-1
朝阳市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