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发表作品后,我有了十几本样刊。
一次,爱人的一个朋友来家里做客。他对我的书特别感兴趣,认真翻看着每本书,最后挑选了几本书,说要带回去看。我是不愿意借书给他的,可他把书抱在怀里不放手,一再表示,一本也不会弄丢,如数奉还,我也就不好意思再与他抢夺。那晚,我像丢了什么东西,好久才入睡。
一月有余,我让爱人去取书,爱人很晚才回来,而且摩托车上捆绑的塑料袋里,只有一本不熟悉的杂志。爱人喜酒,已经醉的东倒西歪,倒头就睡,在我焦急的询问声中打起了呼噜。我在他手机上找到他朋友的电话,问了才知,书都拿回来了,我脑海里浮现出这样的画面:崎岖不平的山路上,摩托车颠簸着,书一本一本地窜出塑料袋,掉进草丛里。
七十多岁的二姨婆婆,住我家附近的村子。她年轻时在村里当了几年妇女主任,颇喜我的书。每次来家里,都挑选几本书回去看,看完了再来换几本接着看。
有一年,家里来了两个不速之客。一位五十多岁的男人用摩托车带着一个二十多岁的俊俏姑娘。原来是读大学的女儿,暑假听父亲说了我写作的事,跟随父亲来借书看的。
我和大学生合影留念,让她挑了几本书带走,还互加了好友。女孩说,看完就给我送回来,等了好久,书也没送回来。微信询问,她说,带到学校去了,放寒假回来给我,再等再问,说同学们传着看,丢了。自然又是一番疼惜,难过,垂泪,无可奈何!
公公老年得了股骨头坏死,拄双拐多年了,哪也去不了。他拄拐能来我家,找自己喜欢的书看。有一本散文集《每天幸福一点点》,是著名作家李铭老师送我的,被公公拿去看,过去数日,不见送还,去婆婆那屋找过几次,也无果。
初夏,婆婆养的老母鸡孵小鸡,每个刚出壳的鸡仔身上,都包着一页书,我仔细一看,竟然是我丢失的那本散文集。虽然我气得七窍生烟,可看婆婆躲闪着我喷火的目光,低垂着头不吭声,也只能作罢。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发表的作品越来越多,书也越来越多,大约有一百多本。
书分四类:一部分是文友们赠送的,一部分是我自己发表的样刊,还有一部分是征文比赛获奖的奖品,最喜欢的一部分书是名著,是我每年过生日时,女儿送我的生日礼物。
初始,书放在几个纸箱内。后来,家里搞装修的时候,我求木匠师傅,给我打了一个书柜。
我去村里要回一些报纸,仔细给每本书穿了衣服。按散文、小说、诗歌分好类后,摆在书柜里。
忙忙碌碌的日子里,我认识了承包我家二十亩地的三口之家,她们的儿子十三岁,白净的脸,安静的性格,像个小女孩。他站在书柜前看呀看,好像总也看不够。后来他对我说,阿姨,这些书,能借我一本看看吗?我问他看哪本书,他竟然说看姜戎老师的小说《狼图腾》。我颇为吃惊。
小男孩说,他听老师讲过这本书,是特别有影响力的书。为了培养孩子爱看书的习惯,我又选了朝阳儿童作家周莲珊老师的两本童话书一起借给了他。
那天,我们一老一少,坐在阳光下看书的样子,至今想起,都特别温馨美好!
原载《沈阳日报》2021年8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