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小雅·伐木》有言:“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后以“乔迁”称人迁居或升职。而我想说的,是关于书的“乔迁”。
与书的缘分,始于一面墙。儿时,生活在山村,老屋的墙壁是用红土泥抹的,为防掉渣儿,上面糊满了报纸。每天一睁眼,大大小小的铅字便在面前跳舞。因此,自幼便喜阅读,心心念念的,都是拥有一间独立的书房,一个从地面一直延伸到屋顶的大书柜,上面摆上自己心爱的书籍。
生命中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书架,是由塑料板拼接而成。那个时候,我大学刚毕业,住女生宿舍,分上下铺,空间狭小。即便如此,我还是在窗台一隅,安置了一个塑料书架。这个书架很小,只能放十多本书。我这个人是从来不睡懒觉的,每天晨曦微露,就已临窗而坐,读《诗经》,读《楚辞》,也读《意林》《读者》《小故事大道理》。喜欢,便好。
待到还完因为交学费而欠下的外债,我便转到了三居室的合租屋。有了独立的写字台,又添置了两个同和之前一样的塑料书架。我将书籍按着类别、色调,有序的排列在那里,还寻来文竹、多肉和仙人球给它们作伴。
后来,我喜欢上了胡桃木,就亲手为我的爱书建造了新居。那天,我将切割好的胡桃木板铺了一地,按照设计好的图纸进行组装。半个多小时后,爱书的实木新居大功告成。我想,这才应该是它们真正的家,古色古香、返璞归真,多年来,花哨的塑料居所着实委屈了它们。我又重新给它们排了座位,还摆上了自己珍藏多年的小物件儿。看着它们的新居所和新摆设,心情格外惬意。
奶奶说,人这一辈子,至少会买一套房子,不是为子女,便是为自己。我想说,为书可好?
原载《辽宁青年》2021年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