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逢岁末。曾握紧的时光,像纷落的雪花,瞬间消失。那些曾经发生的事,隔着除夕之夜,留在旧历成为历史。
而这个除夕,雪匆匆赶来,在天地间书写着万里雪飘的诗篇。清晨开始,大朵大朵洁白无瑕的雪花洋洋洒洒,如同天女散花。少顷,为大地盖上一层薄纱,大地因此而变得朦胧性感。雪,像一位满含深情的女子,指如柔荑,肤如凝脂。她含情脉脉地望着火红的灯笼美目盼兮;她柔情似水地轻抚门庭的新桃巧笑倩兮。雪似乎晓得今日是传统节日,游子回归,万家团圆,它们禁不住翩然起舞来助兴。此时,千家万户的中国红与纷纷飘落的洁白雪,红白相间,相映成趣。
伫立窗前,极目远望,已是一片琉璃世界,山川树木藏在银装素裹里,似乎正在静静思索着。屋外雪花飞舞,卧房温暖如春,触动了内心的幸福感。忽然想起明人吴从先《赏心乐事》所云,读史宜映雪,以莹玄鉴;读子宜伴月,以寄远神。窗外飘雪,室内暖炉,捧一本史书,走进远古时代。而这个除夕,以生动的画面描绘着妙不可言的读史场景。静坐桌前,宠爱的目光落到书橱里刚迎入不久的二十四史,整整齐齐安放在书橱最醒目的几个格次。尽管托人情花打折费用,还是即将用了大半月的薪酬请书入室,也圆了自己多年的一个梦想。迎进当日,它们端坐四大重箱而来,共六十三本。虽是寒冬,分批次把它们迎上四楼,已是汗流浃背。接着,又小声嘀咕了许多抱歉的话将原来书橱里受宠的书搬移它室,极有仪式感的按序请这些史书入橱。仿佛这些史书里珍藏着满满的千年宝藏,拥有它们,可为凯崇斗富多一份胜算似的。
索性换上新衣,洗净双手,轻轻从书橱里抽出第一本《史记》,淡蓝色的封皮像远古的群山,顿时亮丽了整个视野,慢慢翻开,一股淡淡的墨香即刻充盈了整个味觉。雪白的纸张像极了一片洁白的雪地,纷纷降落了密密麻麻的古典汉字。望着它们,忽然心中唱起一句歌“床头月望古人,我举杯饮尽了风雪,是谁打翻前世杯惹了情怀”……隔着时空,恍然一位位鲜活的先祖或白发长髯、或高髻如云,随着心音由远及近,翩然而至。这场景让我忆起东北老家除夕的传统习俗,每逢过年,都要以家族为单位请祖、拜祖。想必在这个大雪纷飞的日子里,各家族的子孙后代们正顶风冒雪到祖宗家堂前拜祭。于是,我怀着虔诚的心以一种特别的方式敬拜着来自数千年前的先祖。最先拜见了古人司马迁,几千年前,这位太史公,就是这部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经典作品的撰写者。早有耳闻,他在书写这部作品时遭受了腐刑,独居陋室,血和泪在心里汇合着奔腾,五脏六腑霎时被淹没,除了痛,他没有了其他感觉。而当他望着窗外飘洒的白雪,虽然时光短暂,但依然尽情舞动自己的精彩瞬间,自如地回归大地。他的心渐渐平静下来,他看到了圣洁,想到了圣人,为了此生写一部天下之史文的心中大愿,他忍辱负重,终于完成了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留下千古经典。了解司马迁,了解司马迁撰写史记的境遇,满怀朝拜者的心走进史书,沿着源远流长的时光之河,追溯远古文明。
轻轻推开卷首之门,只见几位远古的帝王按序端坐其中。最上位的黄帝,慈爱的目光像缕缕阳光,柔和的洒向大地。大地呈现出一片土德之瑞,因此他被尊称为黄帝。他用德行养育了沉静渊深富有智谋,通达睿智而明事理的颛顼;熏陶了广施恩泽,利及万物的帝喾;哺育了仁德如天,智慧如神的唐尧。尧帝观察天体运行,制定历法;研究发现日夜更替、四季轮回的规律;重视农事,深解民意。他在位七十载,为履践位,观舜德行,许二女娥皇女英于舜,以观其变。而舜,盲者之子,父盲,母嚣,弟傲,曾遭到父亲与同父异母的弟弟象多次设计迫害。而舜顺从父母不失子道,待兄弟友善不失大义。孔子曾将舜的举动定义为大孝,古文曰,“舜尽事亲之道而瞽叟底豫(高兴),瞽叟底豫而天下化,瞽叟底豫而天下之为父子者定,此之谓大孝”。据传,舜为了教化喜爱拼杀对打的弟弟象,画出一幅游戏图,让他不动真刀真枪,通过游戏图的二人对弈,拼杀疆场,象从此潜心学习游戏技法,不再害民。这就是象棋的由来和雏形。人生如棋,棋如人生。象应该慢慢理解到了舜哥哥的良苦用心,沿着正轨走在人生之棋上。后人为了纪念他,建成象祠。明代王守仁写下《象祠记》。告诫世人,经过舜的教化和感化,即使同象一样凶暴的人也会存善念、行善举。孟子说:“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即仁的实质是侍奉双亲;义的实质是顺从兄长;智的实质是懂得这两者并且不放弃;礼的实质是调节、修饰这两者。数千年前,先祖们早已开辟了人类文明之源,汇入历史长河,滋养千秋万代。
雪,越下越大,似有“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的气势。轩辕,始于远古的黄帝,他居住在轩辕,因此,后人为纪念他,建高台,名为轩辕台。雪,或许带着上天的使命,同世代后人一起,将敬拜变成了永恒。
这个版本的史书没有白话文翻译,有些晦涩难懂,尚且古今字意存在着巨大差异,如,黄帝北逐荤粥的荤粥,字音字意与今大不相同,读熏育的音,是匈奴之意。但是,反复读,大量查阅资料,仔细思索,每一个字,都如一座宝库,都像一座神圣的碑塔,透露着古典美、散发着原始的文化芳香。因为,她们就是祖先的言和事。如史记中记载,言为尚书,事为春秋,春秋时置左右史,因此称其为《史记》。历史有时候成为一种哲思与争议,合理的推理加上想象,然而,那些先祖们鲜活的人物形象,不可置疑的成为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鼻祖,成为文明古国的活水源头,源远流长,哺育子子孙孙,训诂世世代代。
冬夜兮陶陶,雨雪兮冥冥。走进三皇五帝,走进遥远的时光,拜见古圣先贤,不觉涌上诗情,纵然昔日已成青史/心中灯火不灭/邀白雪让回忆皎洁/我用万分感动/刻写永世拜您的碑文……有名家言,读史书贵在精,节奏要慢,需细细咀嚼。如同外面的飘雪,落地无声。抬头看时,室内的长寿菊正尽情绽放,却未觉芳香馥郁。清淡如菊,沉静如雪。千年历史在文字中缓缓回放,让这个除夕增添了几许神秘和厚重。
不觉万家灯火。节日的喜庆覆盖着这座古老的城市,白雪装点了不同寻常的节日,灯光闪烁,雪花点点,喜庆而浪漫,温情而诗意。充满温暖的中国红,此时愈加绚丽多姿。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吹落春风香。此时,春晚舞台上,宋代的一幅千里江山图正铺展开来,一场精彩的《只此青绿》引起观众掌声如雷。只此一瞬,追溯悠久历史,不老万古江山。古、今之间看似相隔千年,其实,翻开它,似在眼前。
原载《百柳》2022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