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拖拉机站旧事(三)
2024-01-13 14:14:08 

拖拉机站旧事(三)


鲍国庆
                                                                   难忘的拉沙经历
        站里进了两台新车,分配给李学富和于景全一台,另一台分给了我和魏国相。我们原来开的“两半年子”和“笨笨球子”两台车都到了报废年限,有了新的,这两台旧的便带着意犹未尽的心绪,不情愿地退役休息,入库沉眠。
        磨合期的新车不能满负荷工作,站里安排我们车组去转转经村,为新修的大寨田(粘土地)拉沙子改良土壤,每次只拉半拖车。装沙地点在村东树林旁边的河滩地,那里没有砂砾,全是细沙,把沙子拉到梯田里再撒散。当时,和村民一起装卸车的有一位下乡女知青,爱说爱笑,朴实能干,我印象深刻,恢复高考我们考入同一学校,她和恩旭学中文,我学数学,才知道她叫宫秋华,毕业分配到一所市直中学,工作岀色,荣获省级优秀教师。
        有一次,装完车我准备把车开岀来(装车时,会把车停在相对较低的地方)挂挡、加油、松离合,车不但没起动,还憋灭了火。我觉得这热车肯定容易发动,便突发奇想,将右脚从油门、刹车部位移到左侧,踩下离合器,挂了空挡,把减压阀打开,再将左脚从驾驶室左侧前挡的空隙伸岀去,蹬住马达把柄,待马达带动发动机转动后,用手动油门加油,同时关闭减压阀,发动机竞然嘭、嘭、嘭地启动着火了。这时,将蹬在马达把柄上的左脚松开收回。
        平时,都是在车下用摇把儿摇车,这次在驾驶室里像汽车一样踩马达启动发动机,算是一次创新尝试,我自己都难以置信,只是一闪念,试一下还真成功了。现在想起来,仍感觉很奇妙。
         在转转经村修大寨田和拉沙子时,吃住在村部,为我们做饭的是恩旭同学的父亲。老人家早年丧妻,含辛茹苦将几个儿女养大,孩子们都很有出息。恩旭我俩是恢复高考第一年一起考学岀来的,到城里工作生活后,恩旭将老父亲接到身边,一起生活,安度晚年。老人家慈祥善良,勤劳朴实,做的饭菜特别好吃,尤其是热汤面条和羊杂汤。寒冷的冬天,工作归来,吃上一碗热乎乎的面条或羊杂汤,浑身冒热,寒气顿消。吃完饭,睡在热乎的火炕上,打呼噜,做美梦,舒服,解乏。第二天早上起来,神清气爽,精力充沛。





朝阳作家网简介 | 管理人员名单 | 投稿须知 | 联系方式 |
主办单位:朝阳市作家协会 版权所有 Copy right by www.chaoyangzjw.com
地址:朝阳市文化路三段4号 联系电话:0421-3605066 | 辽ICP备16005362号-1
朝阳市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