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精品转载 > 散文 > 一匹马的草原
2024-02-04 16:29:04 

一匹马的草原


袁海胜
        在草原上遇到一匹马,就像是在宽阔的广场只看到一个人,让人意外。马像失恋者,独自在草原上游荡。   
        周遭凋敝,无其他牲畜。草原地广人稀,甚至没有人。看到的只有无边无垠的草和野花,这时候应该有牛羊出现,它们才是这方天地的主人。牛羊出现,衬托出草原的隐意、动态和美感。人就不行,即便出现在浩瀚无边沙漠,也不会带来什么,只有更多的孤独和惆怅。眼前这片草原像是长生天匠心独创,凸显广阔和精美。像专门为这匹马设计的。
        这匹马——因角度分不清性别——悠闲踱步,长腿高挑、腰脊浑圆。饱满的臀和微翘的尾巴随着步伐起伏有致,踱出舞蹈里的美。它好像并不急着去找同伴,这片草原成了它自己的T台。
        一匹马在草原上踱步,突兀且悬疑,一种旷古的寂寞四周袭来,让观望者有了淡淡的担忧。担忧什么呢?当然是这匹马的命运。它为什么独自在草野行走?其中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它的组织呢?它的家人或者情人(马)呢?
        草原上的游人越来越多,对马来说不算是一件好事情。马也不会寂寞。寂寞是人心里生出的感觉。茫茫草原上,花草簇拥,马怎么会寂寞?若能精通马的语言,讲给它听,马首先要愣一下,然后大笑。可惜我不懂马语,无法与它交流,没有机会看到马的笑是什么样子。我满脑子里都是人放肆地笑。草原上能看到草和花的笑,前仰后合,开心极了。
       草原上,空旷有空旷的饱满和丰富:风声、水声、虫声、鸟声……互相谦让、包容、独立、尖锐。草原上的马是快乐的,只不过人类不屑(懂)它的快乐。人类敷衍其他物种的事情多了。
        这匹马好看,枣红色。好看是人的观点。没有办法去问这匹马,人好不好看。马眼里,人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这真是一个悬念。我猜想,在马的心里,人好不到哪去。直立行走,颠覆动物界常态,像在搞怪。两条腿闲着(马眼里的双臂可不就是腿嘛)多浪费?马不知道,人闲出的两肢故事和是非最多,好事坏事都是它们干的。人擅长抢占马的地盘,譬如草原,用铁丝网圈地。人把马当作私有品。我看到一些马的屁股上烙上人类的姓氏。人的所作所为,哪一点能让马看上眼呢?
        见到人,马慌乱一下是对的。在一些突发的带有危险气氛的事情面前,人也要慌张一下。
        马想过自己的生活,渴望独立的空间。因为有人的掺和,即便是在草原,这个愿望也变得那么遥远和渺茫。在人统治的世界里,马的愿望永远是一种假想。
        如果我们不靠近,这匹马已经接近自己的活法了。天圆地阔,独自旅行,没有聒噪纠葛,也没有铁丝网和桨绳的困扰。马天真地以为生活在自个的草原上,而不是人类染指的草原。
       人间的八月,这匹马游走在西乌珠穆沁旗广袤的草原上。一捺多高的青草正好吃,野花开得恰到好处,野百合像烧红的铁条弯腰,野罂粟黄得耀眼……数不清的、不相识的花朵突然露出脸来,给马带来意外的惊喜。水也不远,巴拉嘎尔河把晶亮的腰扭到极致,草原被切割成果盘,像是给谁发出的暗号。大兴安岭一哨人马悄悄潜入草原,白桦树和云杉簇拥,森林就在不远的边际。马出逃正是时候,游人暂时还没深入到这个地方(我们只是个偶然),一切真相是为这匹马准备的,它像是在度假。
        马逃离群体后——也不能说是逃离,人类习惯用人的规矩去追查一切事物,出现离群索居者,人类当然不习惯。这匹马离开大部队肯定有它的理由,就像有的人喜欢独行,没什么大不了。我的朋友辉辞掉工作远行他乡,日子过得清苦,但他喜欢,没别的理由。《唐吉诃德》是米盖尔·塞万提斯(西班牙作家)描述西方当代流行的独行(骑士)潮流,也妥当。马可·波罗虽不是独行,仍游足中国疆域经商。中国旅游行业先祖徐霞客,“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写出了六十万字的《徐霞客游记》也是实事……这匹马没有离开故土,不想闯荡江湖,不想看他乡风景,也不想写游记,更不想到外域经商或参政,只不过是想在自己的地盘上走一走。这本属它的自由。怎能说是逃呢?
        马的群体生活是什么样子,人不可能知道。人的社会是什么样子马更不感兴趣。马生活在草原上已经抵近天堂。这里水草丰沛,有野花也有异性,当然也有情敌。最关键的是这里地广人稀。在人少的地方生活,是马最大的幸福指数。马会把心里话说给草听,青草频频点头;说给野花听,花瓣唇一样张合赞成;说给河听,河水翻出浪花拍巴掌……唯独不想告诉给人类。马的世界,永远不想让人类擅入。
        这匹马偶尔伫立、抬头。皮毛光洁、傲慢地闪着亮光,脖颈结实,鬃毛泼洒。顶鬃垂下半遮着眼睛,妩媚。透过鬃毛,马的眼波烁烁。可惜我只能观察到一侧,此马从没正面看人一下。
        驻足易让人思索,马估计也在凝思。它在想什么?远方的草场?开满野花的河岸?还是想起一匹异性的马?我一愣神功夫想起的内容多而杂。
一匹马,让我试图接近一个陌生的世界。
        马的世界草原是脚本,与人类无关。现在,越来越少有人去思考其他物种,更别说是接近。假如我具有马的思维,是不是更轻易地融入草原,把生命介入到另一种生命里,与之生息相关?这是一种精神层面上的推演。可惜我做不到,只配当旁观者。
        来到草原,我突然意识到这是一种冒犯,对自然界众生灵的冒犯。这里是牛、羊、马及一切植物的天下,人的到来显得唐突。谁又会觉察到这一点呢?人们优哉游哉,把所观的一切当成风景,像主人一样走在众生灵的领地上。
        这匹马不懂人类的想法,也不想懂。它自个出来,也许想散散心。一匹马独行的机会很难得,虽然这里是草原。一匹马从群体里“逃”出来,也需要计谋。草原上的马群虽然看着自由散漫,却有隐形的羁障——缰绳或铁丝栅栏。这是人的拙劣行径。马不会把自己关在栅栏里。走出栅栏的马重获自由,当然不会急着回去,就像逃出学校的孩子。马一边吃着草,一边想着事情。马弛缓有致的步伐上看出它也是思考者。马有马的故事和情感经历。马的事情不比人类少。马在吃草的过程中,也会盯着一株花草看,少顷眨动眼皮。它在欣赏花的色彩或是对花朵上的蜜蜂倾情。这都不是意外。世上比人情感丰富的动物多了去了。当马俯首嗅——是嗅而不是吃一朵花时,你能体会出它心里的美好的波动吗?马的行为透露出的心理活动,人猜不透。也许它真的在想另一匹异性马。人类把这种事情说成爱情。
        对来自丘陵地带的辽西人来说,草原是神秘的。草原是一种挥不去的诱惑,让我日夜向往。而且每来过一次后,就会进一步地加深这种向往。一次次的往来,草原却变得愈加陌生。草原的神性在于我寻不到其辽阔的源头。来到草原我会觉察到自己的渺小,像一粒沙或一棵草,因而保持谦逊、收敛。这是件好事,我很久就在寻找能改变自己的力量。我谨小慎微地接近这种辽阔的神秘感,兴奋且激动。我想,如果在草原生活一段时间,估计自己变得更善良,不再会耍心眼儿和撒谎。这样我就更接近好人的标准。而八月草原中午之酷热,夜之清冷,蚊蝇之凶猛算是大自然行囊里的尘屑而已,何以令人贬褒?草原不屑人类挑三拣四的毛病,取舍自如间,胸怀坦荡。
        这匹马傲慢地踱上公路,像检查公路质量的领导。马的傲慢让我瞬间明白草原一些含义。
        横穿草原的公路上,马蹄声声响起,旷古寂静。马饱满的臀部洒上阳光,更枣红。马再次走进草莽深处,像是进一步说明它的自由。沸腾的草莽中涌出一群羊,像碧绿的天空飘过一片雪白的云。几头牛出现在一侧的白桦林中,裹着黄底白团花锦缎,像早就埋伏在那里。一队骆驼缓慢地走进视线,驼铃声遥远而宁静。草场一瞬间热闹起来。
       游人陆续出现,再也找不到那匹枣红马了,它消失在这片苏醒过来的草原里。
                                          原载《回族文学》2024年第1期
 


上一篇:味道指认的时光
下一篇:错过青衣



朝阳作家网简介 | 管理人员名单 | 投稿须知 | 联系方式 |
主办单位:朝阳市作家协会 版权所有 Copy right by www.chaoyangzjw.com
地址:朝阳市文化路三段4号 联系电话:0421-3605066 | 辽ICP备16005362号-1
朝阳市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