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自然浩渺而壮阔的画卷中,山与水是其中最为诗意而唯美的笔墨。群山挺拔高耸,于千年的光阴中保留着一份厚重和沧桑;河流蜿蜒而至,在水势的急缓中别有一番生命的悦动。
朝阳,是一个被山水环绕的城市,从辽宁朝阳高铁站下车不到半小时的车程,便可以来到朝阳市凤凰山景区。这里紧邻中心城区,总占地达67.84平方公里,景区植被资源极为繁多。其中植物种类多达790种,核桃楸、黄菠罗、紫椴、黄麻草、黄芪、山茴香等遍布山中,在绿意盎然的植被包围中,登山的游客可以轻嗅花的芬芳,犹如置身世外桃源。山势巍峨起伏,远远望去好似鬼斧神工,意境浑然天成。除却壮美的自然环境,凤凰山景区还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山上龙翔佛寺始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景区现存的瘗(yì)窟,俗称摩崖佛龛,在那时也已经开凿。摩云塔、大宝塔、天庆寺、延寿寺、云接寺等建筑为辽代、清代构建。元代书画大师赵孟頫曾写诗赞美凤凰山,称赏其“莽苍一望间,崒嵂千峰碧”。古刹林立、暮鼓晨钟,那些有关凤凰山的人文故事也回荡了千年。
在凤凰山的南部,有朝阳县的清风岭,此地层峦叠嶂、洞幽石奇,又有岩横翠柏,涧底流泉,是一处景色迤逦的度假胜地。大型电视连续剧《清风岭》曾在这里取景,李幼斌、萨日娜以精湛的演技,诠释了一段荡气回肠的爱国主义故事,清风岭这个地方也因为电视剧的热播而被更多的观众熟知。记得暑假时来清风岭旅游,一路沿着崎岖的山路向上攀登,林间清泉流水潺潺,阳光从树荫中透过洒在身上,却依旧感到阵阵清凉,不由得心旷神怡。
朝阳以山脉和丘陵为主要地形特征,谈起朝阳的山峰,北票市的大黑山一定是不能错过的一环。大黑山景区位于北票市西北方向,现为国家4A级景区。它以奇峰怪石、北国森林、杏鹃花果、冰瀑温泉、云海雾涛、红亭碑刻、野生动物和祈福佛寺为主要的特色风光。倘若春天来到大黑山,便可以看到满山的杜鹃在眼前吐蕊开花,它们身披紫红色的衣衫,密密匝匝地团簇在一起。山峦叠嶂起伏,紫红色的杜鹃在山峦之间迎风玉立,风景如诗如画。源于气候清新、氧气充裕,大黑山被称为“辽西绿岛,生命之源”,如若老人和儿童爬不动山,还可以乘坐索道直达山顶,一路俯瞰树木苍翠,群峰竞秀,在山顶望远处山峰犹如墨黛,天空湛蓝如洗,不禁会生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慨。
同样是国家4A级景区,位于喀左县尤杖子乡的龙凤山景区也有峻拔幽胜,雄伟壮丽的景致。这里总区域达120平方公里,自然风光优美,具有无峰不奇、无石不峭、无柏不怪、无处不幽的特点。同时,龙凤山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它是红山文化的重要发现地,中国发现的最早、最完整的“龙图腾文化”就是距今5000-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龙凤山景区也被誉为中华龙文化起源地、中国祈福朝拜文化发祥地。这里曾发现新石器时代的石斧、石刀以及古部落遗址,在景区登山赏景、观看原始部落演出,仿佛可以穿越回五千年前的古人类村落,去感受那时的人文风情。
距离龙凤山景区约40公里处,为喀左县的凌河第一湾。磅礴的大凌河水围绕金蚌山蜿蜒而下,以半圆形的水岸为依托而回旋出急转的S弯,由此两山夹一河相互辉映,凌河第一湾由此命名。这里可以赏荷品茗、泛舟访古,也可以和周围的珍稀鸟类一起,做一场沉浸于自然山水的梦境。这里是天鹅、灰鹤、赤麻鸭、长尾山雀、苍鹭、白鹭等鸟类的乐园,如果幸运的话,还可以看到黑鹳、白鹳等珍贵的国家级保护物种的足迹。
春江水暖鸭先知,能够感觉到河水温度的,不仅有凌河第一湾的赤麻鸭,还有北票天鹅湾的天鹅。北票的春天是天鹅用洁白的羽翅驮来的,南八家子乡的红村天鹅湾因为越冬的天鹅而游人如织。冬季清晨雾凇朦胧,熹微的晨光映照着天鹅剪影。微风徐徐,送来绿水粼粼,水波乘风,带着一池春意,水荡漾着,轻轻地吻着岸沿,卷成一轮轮模糊的泥晕,湿地的贵客天鹅,远远地蜷在湖心一角,似乎不愿被打扰。偶尔有几只振翅欲飞,修长的脖颈、快乐的鸣叫,天宇间,白蓝相衬,真是大自然绘就的一幅自由自在的美景。
从北票向南行至建平县,便可以来到天秀山森林公园,此地森林覆盖率达到81%。漫步于天秀山森林公园,可见林木蓊郁、怪石嶙峋。漫山的山杏花、百合花竞相开放,给山坡披满锦绣。选一日假期,来天秀山听鸟语啁啾,观花木丛生,在原始古朴的幽谷中小憩,感受着陌上花开的恬淡安闲。
同样令人赏心悦目的,还有凌源西南部的老虎沟生态旅游区,此地被群山环抱,又有万亩石梗梯田等壮观景象点缀其中,这里肆意生长着森林菌类、中草药、野菜,另有30余种灵动的动物穿梭其中。徜徉在老虎沟生态旅游区,路上空气清新,两旁树木郁郁葱葱,偶尔还可以看到灰黑色的小松鼠在树间跳跃,仿佛是在搜寻果腹的松塔,又好似故意地和行人捉迷藏,待到刚刚发现它的身影,便迅速地消失在那片绿色的汪洋之中。
山水相得益彰。山与水,交织为一曲浪漫的声乐,共谱一段芳菲似锦的流年。在城市待得久了,看倦都市的市井烟火和夜晚霓虹,不妨从快节奏的工作生活中抽身而出,在山水间寻得心灵的闲适,轻盈地赴一场山水的邀约吧。
原载《今日辽宁》2025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