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原创作品 > 评论 > 为草木作传——邵永权散文集《朝阳古树会唱歌》序
2016-10-19 00:00:00 

为草木作传——邵永权散文集《朝阳古树会唱歌》序


邸玉超


一年前,在一次与邵永权老先生聊天中,我建议老同志写作应该更注重文章的史料性、文献性,用丰富的人生经历记录一方水土,用珍贵的记忆还原一段历史,努力用文学的笔墨为后人留下文化的碎片与史实的线索。这是老同志的责任,也是老作者的优势所在。同时我建议他出一部图文并茂的有关古树的散文集。

丙申年初夏,邵老先生将他的书稿《朝阳古树会唱歌》交到我手上,着实让我吃惊不小,古稀之年的邵老先生竟然在这么短的时间,就写作、整理出一部颇具史料价值的著作,其精神令人感动。

邵老先生学的是林业专业,在林业部门工作了几十个年头。从事林业一线工作需要经常下乡,每到一处,或村庄房舍,或野外荒岭,都是和树木打交道。日久天长,邵老先生接触树木多了,便对树木生出了感情,而且他发现朝阳大地上生长着一些稀缺名贵古树,缘于一个林业工作者的使命与责任感,他开始关注古树。大自然造化神奇,古松凌空,涛鸣萧萧;老枫擎伞,遮天蔽日;古槐参天,青翠欲滴;古杨不失气度,虽有秃顶枯枝,威仪宛如蟠龙鹿角;寿柏沧桑,盘根错节、奇形怪状,却不见老态;婷婷玉立的老榆,婀娜多姿的翠柳,看似年轻,其实它们都已经挑战了人类的生存极限。千姿百态地从时光里走出来的斑驳古树,给予不可阻挡的力与美的视觉冲击,也激发了邵老先生的创作灵感。古树接触越多,心越靠近,以至于和它们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寻访古树的过程中,邵老先生大开眼界,也积累了第一手资料。于是拿起笔来,将目光对准树木,再辅以史料的佐证,从林业工作者的视角,通过不同侧面,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勾勒出每株古树的前生今世。之前有《朝阳古树与名胜古迹》《古树的故事》相继出版,填补了朝阳乃至辽宁省古树史迹的空白,今又有《朝阳古树会唱歌》一书即将付印,实在可喜可贺。

古树是风土人情和地域文化的载体,是悠久历史文化的象征,是城市发展见证的活化石,是自然界留给我们的绿色文物,有着重要的科研、历史和文化价值。为草木作传,是一种担当,是对一方土地的挚爱。

名园易建,古木难求。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市百年以上古树名木有一百多株。《朝阳古树会唱歌》从中选出60株古树,为每株树撰文一篇并配上照片和说明。此书图文并茂,语言流畅,通俗易懂,集知识性、艺术性、趣味性于一体,可读可赏,异彩纷呈。

    从《朝阳古树会唱歌》一书中不难看出,林业工作者是与绿色最亲的人,作家是离大地最近的人。古树的长成需要机缘,能够逃脱斧斤、雷霆之祸,才能遗世独立。遇见古树并为之作传更是一种缘分。古树延伸了邵老先生的文字,文字尽现了古树的风采与传奇。邵老先生的生活注定因绿色而精彩,他的年轮注定因古树而长寿




朝阳作家网简介 | 管理人员名单 | 投稿须知 | 联系方式 |
主办单位:朝阳市作家协会 版权所有 Copy right by www.chaoyangzjw.com
地址:朝阳市文化路三段4号 联系电话:0421-3605066 | 辽ICP备16005362号-1
朝阳市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