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闻
机构
公告
会员
原创作品
精品转载
朝阳文学奖
朝阳文学志
朝阳文学馆
联系方式
当前位置:
首页
>
其他作品
>
传记报告
> 振翮领航富新村
2017-05-18 05:26:28
振翮领航富新村
肖瑞雪
——记四官营子镇老杖子村党支部书记刘振平
肖瑞雪
五月,时值春末夏初。阳光退却羞涩,热烈地拥抱换了新装的大地。山川河流历经花事妆点,渐入红瘦绿肥的韵致,绿荫如海生机盎然。在这个温和而不疏淡,热烈却不失沉稳的五月,应好友相邀来到四官营子镇老杖子村,有幸结识了老杖子村党支部书记刘振平。刘书记身材挺拔气宇轩昂,出言吐语尽显干练精明。
四官营子镇老杖子村位于镇政府西南部,距镇政府10公里。驱车行驶在绿树掩映的公路上,如同闯入诗意画卷。平坦的公路依山势河滩延伸。进入老杖子村,满眼的翠绿令人心旷神怡。碧蓝的天空,清新的空气,观远山近景好不惬意。民居错落有致,红砖砌筑的院墙绘有精美图案,或是历史典故或是立志标语。行走其间让人感受到整个村庄的蓬勃朝气,不自觉间已是心潮澎湃。听刘书记介绍,以前的老杖子村可不是眼前的模样。以前的村庄没有一条像样的路。到雨季坑坑洼洼、泥泞不堪、无法通行,即使是在晴天,摩托车骑行都困难,人民群众出门靠双脚,运输靠人背牛驮,山到处是荒秃秃的,起风时尘土飞扬黄沙漫天。受交通闭塞、自然禀赋较差等客观不利因素制约,老杖子村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严重滞后,一直是全镇的贫困村落后村。直到2013年新的村“两委”班子换届,刘振平担任了村党支部书记。
刘振平有胆有识。受过高等教育的他深知道路畅通对发展的重要性。上任之初他便带领两委班子,经过积极筹措,争取上级项目和社会各界力量支持,全村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质的飞跃,几年间,整修硬化村级主干路3.12公里,整修硬化村屯路1.4公里。路是乡村的血脉,路通了,乡村便活了。
做为老杖子村的当家人,刘振平有思想有担当,他时时刻刻心系村民,注重体察民情,关心村中所有三无、五保、低保户的生活状况,在各种自然灾害来临时,亲临现场,排查险情。对本村矛盾纠纷及时排查、调解,及时化解,确保社会治安稳定。为了丰富村民业余文化生活,在村西建设文化广场一处1460平方米,并配套体育器材12件套;为了村民饮水安全,新打机电井6眼,铺设管道20800延长米,全村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得到了保障。受益的村民心存感动的同时更有了凝聚力,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这为刘振平带领全村脱贫致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面对“一村一品,合作经营,走好结构调整之路”的号召,刘振平与村“两委”班子经过反复研究论证后,依据有利的地理优势决定规模发展果业,带领广大群众脱贫致富。2014年6月,村党支部创办了凌源市振平果业专业合作社,创建初期社员9人,注资6万元,带领全村农民发展果树产业。
刘振平敢想敢干,有务实创新的思想,坚持不懈的斗志。振平果业专业合作社运营过程中,得到了各级领导和广大村民的支持与信赖,上级给予了一定的政策扶持,广大农民也纷纷采取土地入股形式加入合作社。后来根据合作社生产经营性质和脱贫攻坚工作任务的需要,2016年更名为凌源市振平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此时注册资金达106万元,入社会员118户,入社土地420亩。振平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由村党支部创办,采取村“两委”班子成员在合作社交叉任职。同时,在合作社中建立了党支部,生产经营过程中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设立了共产党员先锋岗和责任区,共产党员责任意识和宗旨意识得到明显提升。
凌源市振平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坚持党建引领,村社合一,建立了 “党建+合作社+农业共营制+精准扶贫”的发展模式,推行了“三变三化”的产业经营模式,并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促使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离,形成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加快产业发展,促进贫困户增收,取得了良好成效。
2015年致2016年合作社发展迅速。流转农民土地达420亩,其中贫困户土地86户252亩,合作社栽植果树6.5万株,带动全村栽植果树达到1100亩10万株,发展林下经济320亩,带动全村110户387人口实现了稳定脱贫。同时,实现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5万元。合作社土地实行“五统一”经营,即统一种植品种,统一农资采购供应,统一生产技术标准,统一农技推广,统一“凌苹”品牌包装销售。合作社的收益分配方式是按照《合作社章程》约定,扣除当年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成本、10%公积金、10%公益金、10%扶贫基金,一次分配是按50%盈余额度,按土地股份比例返还给合作社成员;二次分配是将剩余50%盈余额度的60%,按照成员账户中土地及货币、物资量化的股份,分配计入到成员个人账户,成员根据自己意愿自行支配;三次分配是将二次分配后的剩余部分,由合作社成员大会表决通过按投资入股比例分配给发起人、村集体、职业经理人或用于其他使用,最大保证农民和集体资金资产安全运营,保值和增值。
通过一步步发展,一组组数字更迭,不难发现,刘振平带领的致富路是成功的,成果是喜人的。在这成功里有全体村民共同努力的成果,更有带头人积极探索勇于实践的功劳。成功固然喜人,但在这成功里饱含着多少辛酸付诸多少努力,相信老杖子村的百姓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杆秤。
为了全村经济发展,为了摘帽脱贫,为了合作社发展壮大,刘振平殚精竭虑不辞辛劳。透析国家政策、苦学技能本领。走访、取经,多少严寒酷暑风雨兼程,多少不眠之夜茶饭不思。致富能手,行业精英,都是在取得骄人成绩后的加冕。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笃定,得需要多么强大的内心执掌呢!对于生命价值的追求,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刘振平始终奉行着“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信条,而他标榜的人物正是呼吁“让农民过上好日子”的道德模范毛丰美。从毛丰美的先进事迹中不难看出,其身上所闪现出来的贯穿始终的一种精气神。正是这种精神成就了他支持信念不屈不挠、敢闯敢干、鞠躬尽瘁的壮美人生。刘振平用毛丰美的“干”字丰碑激励自己砥砺前行,为村民脱贫致富呕心沥血,绞尽脑汁。
现在,老杖子村百姓精神焕发,人心思进,干劲十足,已经完成了人均100棵果树的目标,成功注册了自己的苹果品牌“凌苹”商标。全村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年末全部越过3340元的贫困线标准。脱贫致富已取得喜人成果。
对于取得的成绩刘振平并没有满足,他谋划的蓝图依然有序的舒展着: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带建设,做大做强山地特色农业,建设精品果园,进行生态养殖种植,发展农家乐民宿乡村旅游,打造苹果小镇,建设美丽乡村。
谈到乡村旅游,刘振平书记兴致勃勃地带领我们参观了生态养殖场,百草园,百果园,古村旧居,百年老榆等景观。一路上,刘书记如数家珍般滔滔不绝地赞美着老杖子村。讲到村子的由来,还引出了一段神话传说。
老杖子村历史悠久,传说上古年间一条蛟龙路过,只一抓便扒出了这条山涧,因此得名龙扒沟。沟里土肥水美,山林葱茏,老杖子村的祖先便在这片有神龙护佑的土地上繁衍生息。随着时间的推移龙扒沟的名字叫成了爬龙沟、八龙沟。老杖子村的由来传的五花八门精彩纷呈,但始终没有离开上古神龙。据说离村子不远的涡龙圈是困蛟龙的地方。龙被困住水脉不通。偶有一日蛟龙脱困山洪爆发,由于事发突然,村民没有防备,一刘姓少女被洪水冲走,小姑娘在洪水中拼命挣扎呼救,经麦子沟村一位林姓少年听到姑娘的呼救声,英勇地跳入水中救人。后来姑娘嫁给了小伙子。从此老杖子村与麦子沟村世代交好。
刘书记讲述的故事把老杖子村照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有龙生活过的地方定是一处钟灵毓秀地灵人杰所在。
刘书记讲述有关老杖村的古今轶事,满脸春风,不难看出他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已深深篆刻在骨子里。
参观完怡人的美景刘书记请我们一行人去他家里做客。整洁的院落舒适温馨,进到屋里,奖状、锦旗、荣誉证书、获奖照片,挂满了墙壁。
荣誉是对一个人的肯定,更是激励人奋进的动力。
刘振平书记在谈到老杖子村以后的发展思路时满怀信心。刘书记坦言,坚持把打造苹果小镇、建设美丽乡村做为主基调。始终把抓“三农”、抓稳定、抓民生作为最重要的责任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到2018年末实现集体经济收入20万元,逐步做到全村免费用水、免合作医疗和养老保险,真正把老杖子村打造成辽西苹果标准化生产基地、无公害小杂粮基地、特色经济作物基地、乡村休闲旅游示范点,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面旗帜。
志存高远德才并重。相信在刘振平书记的带领下,老杖子村的美好愿景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展现在人们面前。
上一篇:
侯门骄子(选载)
下一篇:
朝阳市作家协会小作家会员创作基地落户喀左县三所学校纪实
朝阳作家网简介
|
管理人员名单
|
投稿须知
|
联系方式
|
主办单位:朝阳市作家协会 版权所有 Copy right by www.chaoyangzjw.com
地址:朝阳市文化路三段4号 联系电话:0421-3605066 |
辽ICP备16005362号-1
朝阳市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