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说,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其实,没有乡愁和梦想的生活,更不容易。都说,佛像不开光就没有灵性,就是一滩泥。唯有开了光,有了灵性才是佛。人类也是一样,没有了乡愁和梦想,就是行尸走肉。有了乡愁和梦想,人类才会有灵性。常君的中篇小说《枫丹白露》(发表于《宁远文学》2017年第5期)整篇作品泛着浓浓郁郁的乡愁,唯独到结尾部分消逝了乡愁和梦想,使作品尽失灵性,令人心生遗憾。
小说《枫丹白露》计五万余字,分八个章节,第八章较短,八百余字。小说以主人公德昌和杏果父女二人的经历为线索,真实地再现了新时期中国农民所面临的困窘的生活现实。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将以怎样的形式生活。农民工子女失去了受教育的权利,将会给社会带来什么样的灾难。这些问题,叫人不敢想象。
农民的土地就像一只单薄的泥碗,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普通铁路,污染严重的工厂,养殖场,度假村,就像一群魔兽疯狂地冲撞着割据着这只残破的泥碗。德昌像守着恋人一样地坚守土地,不被那些补偿金诱惑,反而被村里人视为怪物,惹得邻里憎恨。因为他的据守,有一些人就得不到土地赔偿金。大多数人,都像美玉的爷爷一样,认为苦吧苦累地种一年地,实在收不了几个钱,乐得把地征出去,图个清闲。反正孩子们都在外打工。有几个闲钱花花,也是享受。还能把孩子安排在那里上班,何乐而不为。度假村建成后,将小村唯一生命血脉的亮马河改道,把农民生命乳汁一样的河水引进度假村的荷塘。德昌据理力争,得不到村书记邹二林的支持,就连同样受到伤害的王老四也任凭度假村胡作非为,丝毫没有正义或是怜悯的支持。得了补偿金的那些人,甚至把德昌看做是乞丐疯子或是无赖了。
看看那些出门在外的农民吧!大壮在工地当力工,一年多一点,从高处摔下来,腿断了。无奈地回到小村,种植西瓜。度假村来了,就连这样一个小小的诉求都不能够实现。没有了亮马河水,大壮就像逃难的女人一样,东挖一个坑,西挖一个坑,积蓄着可怜的奶水一样的残水。那西瓜比断奶的孩子还可怜,奄奄待毙。大壮又无奈地背井离乡,走上了艰难的逃生路。度假村来了,吞噬了大壮与杏果的美好的恋情。如果不出意外,也许大壮和杏果能在年底把婚事办了。杏果在城市里呆的久一些,眼睁睁看着一姐妹被人包养后,来到家里等待无期的转正。杏果自己呢,若不是留了个心眼,也会被老板玩弄。进了度假村上班,不也同样被老板杨土豪玩弄吗?因为不愿意堕胎,还被杨土豪痛打流产。杨土豪不顾杏果的死活,夺路而走。如果不是父亲德昌及时赶到,杏果就果真不幸了。
德昌曾经是民办教师,这一点很像李铭的剧本《白杨树下》的马老师。德昌一面坚守瘠薄的土地,一面肩负着对留守儿童教育的重任,义务为小村里的几个孩子上课。村里人先是狐疑,后来非议,图个啥?再后来,竟然有人拿这个来要挟德昌。一片德昌曾经是民办教师,这一点很像李铭的剧本《白杨树下》的马老师。德昌一面坚守瘠薄的土地,一面肩负着对留守儿童教育的重任,义务为小村里的几个孩子上课。村里人先是狐疑,后来非议,图个啥?再后来,竟然有人拿这个来要挟德昌。一片痴心有谁知啊!
德昌曾经是民办教师,这一点很像李铭的剧本《白杨树下》的马老师。德昌一面坚守瘠薄的土地,一面肩负着对留守儿童教育的重任,义务为小村里的几个孩子上课。村里人先是狐疑,后来非议,图个啥?再后来,竟然有人拿这个来要挟德昌。一片痴心有谁知啊!
德昌曾经是民办教师,这一点很像李铭的剧本《白杨树下》的马老师。德昌一面坚守瘠薄的土地,一面肩负着对留守儿童教育的重任,义务为小村里的几个孩子上课。村里人先是狐疑,后来非议,图个啥?再后来,竟然有人拿这个来要挟德昌。一片痴心有谁知啊!
德昌曾经是民办教师,这一点很像李铭的剧本《白杨树下》的马老师。德昌一面坚守瘠薄的土地,一面肩负着对留守儿童教育的重任,义务为小村里的几个孩子上课。村里人先是狐疑,后来非议,图个啥?再后来,竟然有人拿这个来要挟德昌。一片痴心有谁知啊!
德昌曾经是民办教师,这一点很像李铭的剧本《白杨树下》的马老师。德昌一面坚守瘠薄的土地,一面肩负着对留守儿童教育的重任,义务为小村里的几个孩子上课。村里人先是狐疑,后来非议,图个啥?再后来,竟然有人拿这个来要挟德昌。一片痴心有谁知啊!
村里的人得了赔偿金后又怎样?美玉的爷爷一样的人很多,拿了补偿金,就直接进了邹二林家的地下赌博场,玩起了黑六合彩。结果都和德昌的连襟一样,输得家徒四壁。美玉奶奶想不开喝了农药,连看病的钱都没了。美玉的爸爸拿回钱来还德昌,德昌本想让美玉爷爷缓解缓解,没有急着把钱拿回去。美玉的爷爷竟然又把这仅有的一点钱拿去赌输了,他简直是一个十足的赌鬼了。
没有土地,农民将怎样生活?没有梦想,他们还能生活下去吗?小说的结尾,毁灭了乡愁和梦想。
小说第七章结尾,杏果大壮无奈地进城去了,他们要寻找新的出路。德昌义务辅导的三个孩子也都辍学了,将随父母进城。最后一个离开的是美玉,爸爸下个星期要接她进城去拾荒。今天,是美玉最后一次来上课,或者说惜别。美玉从早上忙到下午,也没有吃饭,扫院子,收拾屋,擦玻璃,忙个不停。德昌看着美玉的影子,眼睛花了,就好像杏果在耐心地收拾这个家。到这里结尾就很不错。也许是怕撞车吧,又加了一个结尾,八百字的结尾,显得很力不从心。就这八百字,把所有的乡愁和梦想都抹杀了。德昌为了留住杏果,竟然以猥亵杏果的方式把她留下来,这实在叫人想象不出来。德昌割腕自杀,联系不上杏果,大壮回来收埋了德昌。这将是怎样的一个世界?
生活不能没有乡愁和梦想,这是生活的根。人类也从来不能没有乡愁和梦想,文学和艺术更不能没有乡愁和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