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原创作品 > 散文 > 清明思语
2017-04-17 00:00:00 

清明思语


莹 雪
编者按:莹雪,本名:王春晖,是我市著名残疾人作家、诗人。多年来,她凭借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用嘴叼着一根筷子敲击键盘,硬是敲出了6本诗集和一本散文集。她的坚持、她的勤奋、她的积极进取让我们每个人都肃然起敬!大赛组委会将一份特别奖颁给莹雪,既是对她作品的肯定与奖励,也是对她创作精神的一种嘉奖。 

 

又是一季春色正艳,也将是春归在即。清明在此刻不仅仅是节气的分属,也是从春走向夏的代名词。或许唯有花草的盛衰,才最易触动多思而敏感的诗心。故而,处境生情引发出历代墨客之名句。最著名的当属唐杜牧之曾在千余年前吟哦“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首妇孺皆知的诗,也是我每每在清明节时沉醉的两句。频频为清明频添了许多清幽。花草盛衰如人的一生,谁都不会预知几时到来,也不知何日离开,更不晓得生时会遇到怎样的遭遇,或是悲欢交错,或是平淡如水,或是五位杂陈难以述说。既然是不可知的,就会蕴含许多的心思,有了这诸多心思,才会借景引发出情怀。

每年的清明,即便不去外出采风,寻觅花影草踪。我也愿意一人独自凭窗,凝视那空中移动的流云。因我生长并且居住在北方,然而北方清明时节雨水不那么应景。即便是应景也只是略微滴几滴,或是有阴云随风移动,这便是那句俗语“清明难得晴”的缘故吧?

因此遥想江南霏霏细雨的因由。江南细雨柔婉呢喃低吟,这细雨似乎在诗词里,为了呼应人的感情,缠绵飘落便是不变的主题。是天会人意吗?还是纯属巧合?我不想细究是否符合自然科学,只想追寻那份诗意的优雅。雨丝闲抛,思绪随诗中的雨丝飘向远方,跨越时空隧道的阻隔,有诗词做伴的时光,即便是少年,也会使心灵少些急躁,多一份宁静与恬淡。恬淡的心境品味千载未改清明之思。是诗句把我带到那千余年前,亦是清明雨意缠绵的景象,在凄美的诗行中,无论是景与情,都使人潸然泪下。这是唯美诗意的动容,也是经历了许多世事变迁后,此时诗意的倾吐。此刻,无需琼浆玉液的觥筹交错,我亦会因那些幽婉地诗句而沉醉。

杜牧之的这两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从小读到如今,我虽已是成年之人,每每再次赏读,仍会有许多的感悟与回顾。回顾那曾走过的岁月,想着在那过往岁月中相继离世的亲人,在这个回顾已逝亲人的节日里道一声;没有你们的时光里,好想你们在时的美好。好想给你们寄去思念,却又不知寄送何方,是啊!难以寄出思念的话语。如果可以的话,我可以把思念寄予花草吗?或许当花草在随风摇曳入土,在另一个世界会遇见已逝的亲人,可她们不知我的优雅,怎会懂得我寄的婉转花语?即便懂得,又怎么能让我知道已收到了呢?或许离世的亲人,会在未知的那边护佑着我,欣慰地看着我今昔成绩。明知道这只是我一厢情愿的思念罢了!可是我仍然想象有一个那样的世界,离我的亲人会可以在那边重聚。

谁都明白离逝之人早已无知无觉,没了世间的爱恨纠葛等诸多烦恼。只有生者依旧执着的追寻不再回归的往昔,回忆那当时未觉,如今已不在的美好。幻想已逝者该在未知的另一世界会如何,眷恋不舍也已是天壤之隔,尽管时间永不停歇,可是永无再次相聚之时。即便知道如何又怎样?泪水婆娑亦难追回肉身,声声哀切也再难回应一声。

今昔我凭窗目送流云,重读经典和岁月的经历,给予我无限思念的情怀,凝聚文字以作清明思语。这只是生者无尽的哀思,无论怎样悲戚都不会有任何回馈。唯有诗句中清明的细雨,还有千余年前,杜牧之那两句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才能略抒我对已逝亲人的思念。这思念只因清明而引发,不会因清明时节过去而渐淡。

(此篇荣获朝阳广播电视台、朝阳作协“塞上松杯”清明节征文特别奖)





朝阳作家网简介 | 管理人员名单 | 投稿须知 | 联系方式 |
主办单位:朝阳市作家协会 版权所有 Copy right by www.chaoyangzjw.com
地址:朝阳市文化路三段4号 联系电话:0421-3605066 | 辽ICP备16005362号-1
朝阳市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