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的一次机会,我读初中时的老同学司桂琴把我拉进了学友群,以后的日子,我经常和他们在群里沟通,听到那熟悉的声音,我想起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们的学校生活。
1979年9月,我升入初中一年级,1981年7月我初中毕业,那时候的我,个头瘦小,性格内向,不善言谈,老师上课提问我时,总是脸红脖子粗,紧张得要命,用“胆小如鼠”一词来形容那时候的我绝对不为过,为此,我非常自卑,这种“病症”,直到毕业,也没能“痊愈”,但在一些事情上,总是能得到同学和老师无私的帮助,我在心里很感激他们,遗憾的是,我当时并没有说出来,也没有表达出来。
我在读初二那年春季里的一天,我们班上山栽树,我挑着两桶水,摇摇晃晃地往山上走,水桶几乎要挨着地。邹吉兰抱着树苗走过来,笑着说:“男子汉,真完蛋!你抱树苗,我来挑水。”,说完,她就把树苗放到地上,同时夺过我的水扁担,她挑起水来,一脸的轻松,我觉得脸颊发烫,不自然地抱起地上的树苗……
班级冬季生炉子需要引火柴禾,我利用星期日,在生产队割过高粱的地里刨了一挑筐茬子,第二天上学时,背到学校。下课后,劳动委员刘平给我估斤秤,他用手提了提,说:“25斤!”说完,就记到了本子上,他再给别人估茬子时,我就回到了教室。那天放学后,刘平找到我:“今早上给你估茬子,没把握好尺度,给你估低了,我又添上5斤,你的任务完成了。”我看了他一眼,心里很激动。
升入初三年级后,班级来了几个复习生,班级学生人数增多,但他们对老实巴交的我还是没有另眼看待。
那年秋天,我班学生去校田地收苞米,我们把带着苞米棒的苞米秸割倒,然后往回扛,回来后,再往下掰苞米棒。我们一趟又一趟地往回扛着。开始几趟,我觉得还可以,后来再扛就有些吃不消了,看到我很吃力的样子,有几个高个同学就帮我分担一些,我由于体力不支,没再推让。
学校后栋房是大礼堂,主要用于节日、新年演节目用,平时就闲置起来。那是发生在那年冬季里的事,下课后,学生们习惯地去大礼堂玩耍。当时,大礼堂里放着几只破旧的大四轮拖拉机轮胎,直径接近两米,学生们下课后,就用手推着大轮胎,然后骑上去,随着轮胎的转动,人跟着“悬空”,再随着轮胎下来。看着别人在玩,我也很想试一试,可是由于胆小,再加上身体瘦弱,没敢尝试。
一天中午,快上课的时候,我看大礼堂里没有人,就大着胆子用力掫起轮胎,试着向前推,然后又放下,再掫起……终于,骑上了轮胎,可是,当我“悬空”的时候,轮胎不往前转了,而是向一旁倒下,这下我可惨了,虽然没被砸着,但是,由于头部先着地,额头上“长”出鸡蛋黄大的包,脸上也挂了彩……我吓得大声哭起来,哭声把老师和学生们叫来了,见此情景,老师解下庞景良的花围脖,给我简单包扎后,大个子付文利背着我,老师和在场的学生跟在后边,一同去了学校后面的公社医院……
后来,班级和学校的一些活动,同学们都推荐我参加,老师更是一如既往地给予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同学们自发地组织一些活动,也都带上我,我从心底里感激他们。
初三下学期开学两个月之后,学校进行了升学预选考试,按百分比确定参加初中升高中考试的人员。所有被选上的学生全部住校,我有幸“中标”,就和“中标学子”一同住进学校。我们的复习很紧张,但也有一些“轶事” 发生。夏景学从家里带来煤油炉,还拿来一些黄米,他利用下课时间,跑回宿舍,把黄米放进锅里,添上水,点着了煤油炉……当时,正赶上第二节课考试,交卷后,他赶忙跑回宿舍,闻到了黏粥有糊味,就及时关了火。那天中午,夏景学把糊黏粥分给了我们同宿舍的学生,你别说,吃着也挺香的。
有一天,晚自习下课后 ,吕明国跟我一同走出教室,到教室外,他拉着我的手,很认真地跟我说:“考不上学,我就不娶媳妇,你也要这样啊!”,我愣住了,想不到,他能跟我说出这样的话。那年中考,他果然考上了高中。多年后,我还在想,吕明国这小子真有远大理想呀。
记忆中,司桂琴很文静,她坐在椅子上,总是挺直腰板,回答老师的提问,非常认真,很严肃的样子,她说话的声音让人感到很亲切,有磁性;杜景英,天真活泼,不拘小节,大大咧咧的性格;王朝霞,天生一副好嗓子,表演节目惟妙惟肖;田素青,虽然出生在农村,但是从走路和说话来看,绝不像农村孩子;陈玉玲,性格外向,见谁都敢说话;宋桂梅、王瑞芬,面带微笑,文文静静……好像也有和我一样胆小的,刘彩华、付文华、柴建华、王彩霞就不怎么爱说话……男生王文彩在班上朗诵《周总理,你在哪里?》这首诗时,感情充沛,铿锵有力,把全班同学都震住了,他一表人才,是班级女生心中的“男神”;庞晓林,下课后,习惯和同学们调侃,妙语连珠,口如悬河;庞景良,一副书生气,冬天来临,他总是把一条花围巾围在脖子上……
交流中还得知,我们班40多名同学中,后来有三对组成了家庭,他们都生活得很幸福。现在想来,如果我当时不那么胆小,试着给心仪的女生多说几句的话,兴许组成家庭的就是四对了呢!(当然,这句话,也只是现在才敢说而已。)
岁月匆匆,我和我的老同学分别已经36年了,自从那天我们在群里见面以后,我们都有说不完的话题。
如今,我们都 已年过半百,这时候的我们,脸上的稚气不在,额头上倒是增添了或深或浅的皱纹。这些年来,我们每个人都历经了岁月的洗礼,可能还有或悲或喜和大起大落的经历,对生活都有太多的感慨,更觉得人生之短暂。不管怎么说,我们成熟了,我们知道了感恩,更懂得了珍惜。
因为当年没有向老师和同学说一句感谢的话,所以我非常迫切地想见到他们,好在我们群里已经约定,在适当的时候,适当的地点,也来个同学聚会,并邀请我们的老师一同参加。到时候,我要亲自跟他们说:“王朝霞,你演的节目特别精彩;杜景英,你那泼辣的性格,我非常羡慕;夏景学,你做的糊黏粥真的很好吃;邹吉兰,谢谢你帮我挑水;司桂琴,你的声音有迷人的魅力,我们都愿意听你说话;刘平,还记得我吗?谢谢你……”,我还要告诉老师和全班同学:“你们当年对我的帮助和包容,我当时就知道,现在,我要说一声谢谢你们!让我们的友谊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