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资讯 > 脱贫攻坚专题 > 皖北赤子朝阳梦
2020-11-04 20:09:18 

皖北赤子朝阳梦

——记朝阳县清风岭镇后西地村和哈拉贵村第一书记吴兴飞


梁广龙

 

  

吴兴飞是安徽省萧县人。萧县是全国著名的“书画艺术之乡”,出过许多闻名中外的大书法家和画家。也许是那里温婉的山水塑造了他儒雅的气质,也许是那里的文化沃土给予了他深厚的学养,吴兴飞和东北汉子不一样,他具有南方男子那种白暂、谦逊和如玉的温润。但,就是这个满脸书卷气,柔弱书生一样的青年,响应朝阳市委、市政府号召,和他的队友们一起察民情、听民意、解民忧,通过五年多的不懈努力和辛勤付出,使朝阳县清风岭镇两个村183户贫困户327人实现了脱贫奔小康的梦想。

2005年,在沈阳读大学的吴兴飞爱上了一位朝阳姑娘,毕业后,他追随着他的爱情来到了朝阳这片神奇的土地。从此,他把朝阳当作了自己的第二个故乡,在这片土地上奉献青春热血,挥洒汗水,捧出了一个又一个丰厚的硕果。毕业之初,吴兴飞在朝阳工程技术学校当教师,后因为工作突出调到朝阳市教育局,又因为素质过硬被调到中共朝阳市委宣传部。2014年9月,他被任命为朝阳县清风岭镇后西地村(省级贫困村)第一书记,市委宣传部驻村工作队队长。因为扶贫业绩突出,2017年11月又被任命为哈拉贵村(市级贫困村)第一书记。刚过而立之年之年的他肩负起两个贫困村脱贫攻坚的重任。

初到后西地村和哈拉贵村,吴兴飞和队友们一起进行了深入调研。他们走遍了两个村1459户人家,190户贫困户,在田间炕头与老乡倾心交谈。山路难走,双脚磨出血泡;午间晚间吃饭时间不固定,患上了慢性胃炎。这些都没有阻挡他前进的道路。经过两个多月的调研,他找到了两个村致贫的原因,那就是除因病因残致贫外,观念守旧,土地是山坡地,靠天吃饭,种植单一,养殖业空白等也是重要的致贫因素。吴兴飞和他的队友以及两个村的“两委班子”成员昼夜谋划,寻找到了改变两个村落后面貌的新路径。

 1.党建引领脱贫攻坚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使党支部更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成为带领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心骨。吴兴飞和队友们意识到党建工作对脱贫攻坚的重要性。说干就干,他们迅速开展工作,先后帮助村里建立健全了党务、村务公开等20多项工作制度,重新布置了标准的党员活动室,定期召集党员召开“三会一课”,把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以及重要的文件、会议精神原汁原味地传达给村里每一个党员。五年多来,持续在两个村的党支部组织中开展了“党建引领脱贫攻坚”、“比干劲奔小康”、“党员结对帮扶”等活动。这些活动既增强了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又增强了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经过努力,后西地村和哈拉贵村的党建工作和文明创建工作获得了上级肯定,并获得“市级优秀党支部”、“省级文明村镇”和“省级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示范点”等荣誉。

2.要想富先修路

清风岭景区坐落在后西地村,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因为电视剧《中国地》在央视的热播,清风岭闻名遐迩,来自全国各地尤其是周边城市的游客络绎不绝。后因热播余温退去,加上通往清风岭景区的道路狭窄且崎岖难行,令游人望而却步。后西地村的农副产品也因运输不便,致使销路不好,村民收益不高,影响到村民种植、养殖的积极性。吴兴飞和工作队员们入驻后,就从促进村经济发展的角度认识到这条路是致富路,是发展路,一定要修好。在市委宣传部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吴兴飞和队员们多次与市、县两级交通部门沟通协调后,修建了一条贯穿后西地村通往清风岭景区的9米宽,5.5公里长,沿途三座桥的高标准柏油路。路修好以后,后西地村的蔬菜、水果、小杂粮、家禽等农副产品源源不断地从这条路销往赤峰、阜新、沈阳以及朝阳市区等地……来清风岭景区游玩的游客也在逐年增加,村民们还把纯绿色无公害的有机蔬菜、水果、原生态的小杂粮,自己编织的手工艺品带到景区售卖,受到众多游人的欢迎,村民也因此增加了收入。

哈拉贵村藏身在六条山沟沟里,村民往来行走就在沟底。行路艰难,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发大水后泥泞的土路就更难走了,牛犊子一样的石头横亘在路上,到处都是。很多孩子因为路不好,初中毕业后,不再念书,外出打工。哈拉贵村的经济发展,民生改善被这样的路拦腰斩断,停步不前。吴兴飞和队友们及时把情况向市委宣传部领导进行了汇报,部领导高度重视,召集交通、水利等部门负责人在哈拉贵村召开现场办公会,研究路基改造、修护岸坝等事宜。与会部门负责人为哈拉贵村的现状忧心,纷纷慷慨解囊,交通部门拔付路基改造资金18万,水利部门拔付护岸坝资金5万……市委宣传部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出资20万元用于护岸坝修建。哈拉贵村的道路修建工程终于动工了。 

五年多来,在市委宣传部的正确领导下,在吴兴飞和队友们的多次有效沟通协调下,共为两个村修筑了9条路,共23公里,协调资金达到1930万元。

修路过程中的艰辛难以描述,除了多方筹集资金,遇到有小农意识的老百姓还要苦口婆心地做解释工作。在后西地村修路时,有一户农民因为要砍伐几棵树,坚决不同意。村干部去做工作都吃了闭门羹。吴兴飞和村干部一起再次去了这户人家,摆事实,讲道理,直到半夜才把工作做通。去时霞光满天,归时星光熠熠。

3.壮大集体经济

集体经济是乡村振兴的基石,是脱贫攻坚的强力保障。吴兴飞和队友们初到两个村,两个村的集体经济几乎为零。恰在此时,吴兴飞获悉市农业农村局有恢复大棚的政策,并给每个大棚扶持资金3000到5000元。后西地村原有大棚39栋,已经废弃多年。吴兴飞和村干部商议后果断决定恢复大棚生产,促进种植业发展的多样性。吴兴飞去市农业农村局争取资金,重新修缮了39栋大棚。他又找到朝阳工程技术学校的同事来亲自传授种植技术。经过五年多的发展,现在后西地村已经建成了140栋大棚,形成了角瓜、黄瓜、豆角、尖椒的绿色蔬菜基地。尤其是角瓜,因其量大质好,已经成为朝阳县最大的角瓜产业基地。

哈拉贵村的老百姓之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家趁万贯,带毛的不算。所以哈拉贵村除了个别村民零星搞养殖外,没有成规模的养殖业。2017年,吴兴飞协调民政部门争取资金70万元,在哈拉贵村修建了700平方米的牛舍,养殖肉牛53头。近年来,养牛行情好,牛价飙升,养牛利润大。2020年年初,在部领导的支持下,吴兴飞又沟通市县两级财政部门争取到壮大村集体经济资金50万元,购买了29头肉牛,进行育肥。

后西地村的大石坝小米米质细腻,入口甘香,营养丰富,远近闻名。但因其种植规模小,产量少,虽然价格很贵(行情最好时15元每斤),给村民带来的收入依然有限。吴兴飞发现了大石坝小米的潜力,决心扩大规模,努力打造这一品牌。他与村两委班子商讨,先后流转土地1500亩,其中600亩地种大石坝小米,900亩地种酒高粱。又与收购商签订合同,保证秋后卖粮不愁,价格稳定。现在,大石坝小米已经成为辽宁省的著名品牌,远销沈阳、北京等大城市。

五年多来,吴兴飞和队友们共成立了四个合作社,分别是后西地村的土地流转合作社和种植合作社、哈拉贵村的为民养牛合作社和土地流转合作社。

随着这一系列举措的实施,集体经济的实力大大增强了,和过去相比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迄今为止,后西地村和哈拉贵村的年集体经济收入都超过10万元。

4.支持哈拉贵村农民评剧团

吴兴飞初到后西地村和哈拉贵村时发现,虽然这里民风淳朴,邻里和谐,但偶尔也有不孝敬老人,打架斗殴的事情发生。吴兴飞遇到过几次,好言相劝,效果不明显。他琢磨着得找一个载体,寓教于乐,潜移默化地对村民进行教育。哈拉贵村的村干部向他推荐了哈拉贵村农民评剧团。吴兴飞像发现了宝藏般的兴奋。

哈拉贵村农民评剧团历史悠久,成立于1949年,与共同国同龄。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最辉煌时,有演职人员120人。随着近年来电视和网络的兴起,观看评剧的人越来越少了,眼看它即将湮没在历史的洪流中。吴兴飞决意让它重新浮出水面,再现生机。市委宣传部领导和他三上省城,与省里文化旅游部门沟通,争取到专项资金16万元,用于给村评剧团购买服装,音响,道具、化妆品等。这样,哈拉贵村农民评剧团又逬发了旺盛的生命力,再次打响了名头,把本村和邻村的男女老幼吸引到它周围。评剧团在乡村的重大节日里粉墨登场,为乡亲们奉献了一场又一场精彩的演出。剧团每年演出上百场,足迹遍布辽西、河北、内蒙古等地。在节目的编排上,除了传统剧目以外,吴兴飞又指导剧团编排了小品、相声、快板、三句半等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节目。在这些节目里,融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孝老爱亲,邻里和谐,致富方法,文明新风……现在的哈拉贵村,村民们打麻将、玩扑克、邻里之间的争吵减少了,勤劳致富、乐于助人、孝顺父母的增多了。

2018年的春节,哈拉贵村农民评剧团迎来了它历史上最伟大的时刻——小剧团登上了大舞台。2018年的春节戏曲晚会就在哈拉贵村进行了录制,演出的节目全部是剧团自编自演的。在全国14亿观众面前,平时在田里撸锄杆的农民放声歌唱。

5.帮重点户脱贫

后西地村和哈拉贵村共有贫困户190户,在吴兴飞和驻村队员们的精心帮扶下,五年内183户相继脱贫。比如哈拉贵村的连广轩家。连广轩今年六十五岁,老伴患癌多年,无劳动能力,长年瘫痪在床,儿子在外地打工,孙子孙女跟随连广轩生活。他家里极端贫困,靠吃低保维持生活。儿媳在多年前就因为不能忍受贫困,离家出走了。2018年,吴兴飞去连广轩家走访,在交谈中得知他养过猪,会养猪。吴兴飞协调资金1.6万元,给连广轩家修建了猪舍,买了几头带崽的母猪。截止到今年,连广轩的养猪事业初具规模,已经有了43头猪。今年猪价持续冲高,连广轩家一下子就脱贫致富了,不但还清了过去给老伴治病欠下的外债,还存了2万多元。今年五月份,吴兴飞又去他家,隔老远,连广轩老人就奔出来,紧紧握着吴兴飞的手,眼里闪着泪花,直说党的政策好,驻村工作队好。连广轩老伴瘫痪多年,竟然奇迹般的能够拄拐下地挪动了。她把一捧山杏塞到吴兴飞手中,像抚摸自己孩子似的摩挲着吴兴飞的头发。吴兴飞这一刻是幸福的,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哈拉贵村的王永珍家也是重点贫困户,她的丈夫几年前患癌去世,治病遗留下大笔欠款。她的大儿子读中专,小儿子上小学。生活的重担压垮了王永珍,五十五岁的人看起来竟像七十岁。2018年年末,吴兴飞协调中航安盟保险公司出资1.58万元,为王永珍买来4头母猪。经过王永珍精心喂养,现在已经到了21头。王永珍家也成功实现脱贫致富。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村民们看到连广轩和王永珍养猪致富,纷纷效仿。目前,又带动40多户贫困户通过养猪、养鸡实现脱贫致富。

6.未来展望

吴兴飞的扶贫路永不止步,永远在向着更高的目标攀登。关于未来,他自信满满。经过与村镇两委班子沟通,他制订了下一步的扶贫计划。2020年年初,他向朝阳市农业农村局协调资金200万元,在后西地村筹建11栋暖棚,准备种植草莓。还将建成47栋冷棚,准备种植葡萄。将来,会形成乡村旅游和绿色采摘结合在一起的新兴产业,预估年产值100万元。现在,这项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

吴兴飞是农民的儿子,从小生长在农村,深知农村之苦,农民之苦。他五年来撇家舍业,费尽心血的扶贫,就是要让父老乡亲们甩掉穷帽子,过上好日子。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克服了数不清的艰难险阻。2016年3月,他的小儿子出生后还不满月,他就奔赴后西地村,商讨合作社成立事宜;2018年9月,他本人患了腰肌劳损,医生让他卧床修养,他顾不了那么多,坐车直奔后西地村,因为那里正在筹建光伏项目,有许多事情等着他去处理……任职第一书记以来,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有些事情,他自己都忘了,队友们,村干部们,乡亲们却牢牢地记在心里。

天道酬勤。五年多的努力有了沉甸甸的收获,后西地村和哈拉贵村现在今非昔比,从过去的落后村,成为了全县闻名的先进村。两个村183户贫困户327人实现脱贫。他和他的队友摘得2018年“朝阳市脱贫攻坚优秀驻村工作队”殊荣,他个人先后获得2017年“朝阳市脱贫攻坚优秀驻村干部”、2019年“朝阳市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

这个来自皖北的好青年,把自己的热忱和聪明才智全部抛洒在朝阳这片热土上。他谨记党中央和习总书记的嘱托,为了“如期脱贫奔小康目标必须实现”、“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为了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按照朝阳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坚定地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用他的不懈努力与艰辛负出,带领村民们奔向后西地村和哈拉贵村更加美好的明天!

 

(朝阳市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征文作品)


上一篇:“傻哥”的扶贫路
下一篇:扶贫新大陆



朝阳作家网简介 | 管理人员名单 | 投稿须知 | 联系方式 |
主办单位:朝阳市作家协会 版权所有 Copy right by www.chaoyangzjw.com
地址:朝阳市文化路三段4号 联系电话:0421-3605066 | 辽ICP备16005362号-1
朝阳市网站建设